老子之“道”的意义
2015-03-02张绪平
张绪平
(广东白云学院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450)
老子之“道”的意义
张绪平
(广东白云学院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450)
摘要:古贤今人普遍认为老子之“道”是“生万物”的“最根本的”“最先的”“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以为存在一个“在冥冥之中左右宇宙万物和人类祸福的‘道’”。其实《老子》中不存在这样一个“道”。老子之“道”的意思《老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法自然”,即万事万物不是任何神灵所造,不是任何意志的产物;万事万物是自身无目的、无意识的自发、自为、自足、自法。老子之“道”的意义是还原了人自根自本、自生自为、自足自法。他论证了人的心灵本是“白板”,应该永远保持“白板”状态,夏商周以来堆积在心灵“白板”之上的人生使命、责任、目的、目标等主观意志、意识已经成为吞噬心灵的肿瘤。
关键词:老子;道;白板;生物本性
一、老子之“道”是什么
陈鼓应说:“‘道’这个字,在《老子》书上前后出现了七十三次,这七十三个‘道’字,符号形式虽然一样,但是意义内容却不尽同。”[1]35这是因为《老子》之“道”有可道之“道”和不可道之“常道”。本文所论之“道”指“常道”。关于“常道”的性质,《老子》主要的说法有:“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1]90“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不下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1]126“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1]15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1]16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233当代学者一般认为老子之“道”是“生万物”的“最根本的”“最先的”,存在一个“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的“实存意义的‘道’”[1]23。有人总结说:“《老子》一书,讨论得最多的是‘道’。多侧面地描述了那个在冥冥之中左右宇宙万物和人类祸福的‘道’:它无所不在,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事物遵循的规律;大到充斥整个宇宙,小到存在于每粒尘埃之中,自然界的沧海桑田变化,国家的治乱兴衰,个体生命的生老病死,无一不是它起着决定作用,而这种作用不留任何痕迹,自然而然。”[2]12这是对千百年来读者关于“道”的认识的概括。
其实,根本不存在一个生天生地、“左右宇宙万物和人类祸福”的“实存意义的‘道’”。智慧的老子跟世代的读者捉了一场迷藏,在反复描述了“道”之后,又悄悄地把它抹掉了:“复归于无物”。这抹掉的机关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落脚点在“自然”上。何谓“自然”?先贤论之甚明。王弼曰:“法,谓法则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3]64意思是“自然”不是对物的指称,它代表“法则”的终极。吴澄说得更清楚一些:“‘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1]173“道”之外没有一个可以取法的“自然”。冯友兰解释这四句说:“这并不是说,于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为‘道’所取法。上文说:‘域中有四大’,即‘人’、‘地’、‘天’、‘道’,‘自然’只是形容‘道’生万物的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自然’是一个形容词,并不是另外一种东西,所以上文只说‘四大’,没有说‘五大’。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跟目的论的说法鲜明地对立起来。”[1]173“自然”作为形容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性质,“自然”并非是任何有形的实体存在;也不是“目的”“意识”“意志”等任何无形的非实体存在,它是无目的性、无意识性的程序性。这与《辞海》解释“自然”的“无意识,无目的,无为无造”[4]5364义项一致。但是,“自然”并不是形容“道”生万物的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生万物”的“道”。“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任何存在,“道”之外没有一个可以取法的“自然”。则“道法自然”意即“道”就是“法自然”,“法自然”就是“道”。“道”不是实体,“道”无体。则“道”也不是“另外一种东西”,“天法道”不是说于“天”之上,还有一个“道”为“天”所取法。所以说“自然”并不是形容“道”生万物的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道”就是“法自然”,则“天法道”意即天法自然,天是“无目的、无意识”地自发、自为、自足、自法的。天如此,地亦如此,人亦如此。则上文说的“域中有四大”,其实只有天、地、人“三大”。“道”不是类似天、地、人的“一大”。
陈鼓应说:“‘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1]22这个认识是最接近老子之“道”的意义的,但只说到“这些所体悟的道理”,尚未指出老子有一个“常道”,即根本的道理,没有去深究这个根本道理是什么道理,而陷入“道”的各种意义之中分不清本末。
老子之“道”就是 “法自然”这个终极法则,即万事万物自根自本、自生自为、自足自法。万事万物不是任何神灵所造,不是任何意志的产物;万事万物是自身无目的、无意识的自发、自为、自足、自法。这就是老子之“常道”的意义。张岱年说:“认为天为一切最高主宰的观念,为老子所打破。老子年代本先于孟子,但孟子仍承受传统观念而修正发挥之,老子却作了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老子以为天并不是最根本的,尚有为天之根本者。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最根本的乃是道,道才是最先的。”[1]169老子确实打破了“天为一切最高主宰的观念”,但老子并没有以“道”取代“天”为一切最高主宰,老子的意思是一切没有最高主宰。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是无目的、无意识地自生、自发、自为、自足、自法的;万事万物没有“祸福”,没有主宰者。
这便是老子之“道”的本义,它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得到印证,道的其他意义,如陈鼓应说的“规律性的‘道’”[1]28“生活准则的‘道’”[1]33都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二、老子之“道”还原了人的“清白”
万事万物不是任何神灵所造,不是任何意志的产物,不受任何意志或神灵支配,万物无从获得任何意志,万物没有意志。这是老子之道能够推出的结论,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是“无心”“无为”。这对商周以降千余年来弥漫于各个思想领域的鬼神观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与两千余年后的科学进化论遥相呼应。但这不是老子的本意,老子是要用它来解剖人,还原人的清白;解剖社会,还原社会的清洁。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原本“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心灵是怎样得到那些观念的呢?它是从哪里获得由人的忙碌而不受约束的幻想以几乎无限多的花样描绘在它上面的那许多东西的呢?它是从哪里得到理性和知识的全部材料的呢?我用一句话来答复这个问题,是经验得来的”[5]56。这个为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所证实的结论,其产生两千余年前老子的理论已从哲学的层面预先论证了为什么人的心灵是“清白”的。
老子的“常道”证明:人作为万物之一,当然是自根自本、自生自为、自足自法的。人不是任何神灵所造,不是任何意志的产物,人不受任何意志或神灵支配,没有任何存在或力量赋予人主观意志、意识,人也不能从任何存在或力量中获得任何主观意志、意识,因此人没有任何主观意志、意识,人生没有使命,没有责任,没有特定的目的、目标,因此人的心灵没有任何主观意志、意识、责任、特定的目的、目标等观念,所以人的心灵是“白板”,《老子》谓之“无心”。同理,老子的道还论证了人的心灵只能是“无心”,应该永远保持“无心”。何也?因为人不具备拥有任何主观意志、意识的前提和条件,不具备接受“经验得来”的“理性和知识”的前提和条件。既然人是自根自本、自生自为、自足自法的,不是任何神灵所造,不是任何意志的产物,没有任何存在或力量赋予人主观意志、意识,因此人不具备吸收、消化“经验得来”的“理性和知识”的“基因”,那些从“经验得来”的“理性和知识”不能被消化、吸收,只能堆积在“白板”之上发霉、变质,成为吞噬心灵的肿瘤,应该彻底清除。
老子的“常道”从理论上横扫了夏商周以来早已堆积在中国人心灵“白板”之上的鬼神观、三不朽观、仁义礼智信、富贵穷达、得失等一切“理性和知识”, 也预扫了以后的孟子所谓的“本心”。老子的“常道”论证了人本无心,从逻辑上卸载并销毁了人的心灵上的一切意识,从理论上还原人一颗清白的心,进而从理论上横扫了人由心灵的“白板”之上这些堆积物驱使的在名利场中厮杀、争夺、争抢、挣扎的一切“有为”[1]330。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102水,能流则流,且不择地,不择方向,不设目标,不带目的;不能流则止。所以水没有任何主观意志、意识、责任、特定的目的、目标。老子之意并非要人以水为榜样,学习水;老子之意是“上善若人”,人亦水也,水亦人也,能为则为,没有特定的目标、目的;不能为则止,是谓“无为”。《老子》描述了曾经那些永保“白板”“无欲”“无事”“无为”的洁净心灵的圣人人格:“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1]129他们拒绝心灵的堆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147,能“去甚,去奢,去泰”[1]188,能异于众人,“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怀抱“愚人之心”[1]150,能“复归于婴儿”[1]183,他们“常无心”,“比于赤子”[1]274。老子以之为“圣人”,“圣人”治天下是“不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1]80,“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1]86,“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如此则“民不为盗”“民心不乱”“民无知无欲”[1]86,则“其民淳淳”[1]284。人们因为“无心”,反而有心;因为“无为”,反而有为,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345这就是圣经中所谓的伊甸园。
三、老子之“常道”与当时现实的对抗性和对后世的意义
远在老子时代之前,中国人的心灵早已不再是“白板”,至老子时代,人们的心因为堆积了海量的鬼神观、三不朽观、仁义礼智信、富贵穷达、得失等垃圾而不“灵”了。人们的胸中塞满了功名心、利禄心、成见心、目的心、目标心、是非心、美丑心、好歹心、好胜心、求知心、喜怒心、畏惧心……。因为有太多的“心”,反而无心了:“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1]121在胆战心惊中“心”几死矣,人成了地球上唯一一种没有健康心的动物了。
因为有心,所以有为:“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驰骋畋猎”“食税之多”“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有为也;因为有为,反而“无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是无为也。这是一个“有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1]145的时代,是一个“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1]268的时代,是一个不理解老子的“道”、闻道而“大笑之”[1]229的时代,于老子之“道”“莫能知,莫能行”[1]318的时代。功名、利禄、得失、成见、目的、目标、是非、美丑、好歹……种种观念已成为人们心灵的肿瘤。
老子生活在人类的青春期时代,目睹了人类和人生的血雨腥风,充满了对人类和人生天真无忌的童年时代的回忆,但人类和人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童年时代,失去的乐园无法回归。但老子仍然给读者一个美好的结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349明代道士王一清曾总结说:“五千文之道,在乎尚柔弱,务慈俭,去泰奢,戒盈满,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致虚笃静,不逞聪察,不衔智能,无欲无求,抱一无离,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欲人之所欲,不学人之所学,不敢以取强,不敢以取胜,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主而为客……绝学无忧,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6]466-467这些静心、净心的谆谆教诲,说它“有碍于事物的向前推展”[1]66也罢,说它“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的趋途”[1]67也罢,都是对的。但是它的消极作用远远小于它起的积极作用,它是后人难以践行却永远珍视的智慧。它的意义在于破除了堆积在人心灵上的一切神灵观和神圣观,还原了人的生物本质,揭示了人类和人生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和执着期盼回归童年的永恒情结,表现了人类以顺从的方式抗争必然的灭亡和死亡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王晓毅.国学举要·道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4]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李汉松.西方心理学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中国老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韩大强)
·哲学研究·
作者简介:张绪平(1962-),男,湖北大冶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与文化。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项目(2013WYXM0127)
收稿日期:2015-01-10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5)04-0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