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节和画面凸显文体特征
—— 一篇记叙文的升格启示
2015-03-02刘艳燕
◎刘艳燕
以细节和画面凸显文体特征
—— 一篇记叙文的升格启示
◎刘艳燕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早上,一学生在早餐店喝豆浆,因为赶时间,很快就喝完了。第二天,他还是在这家早餐店喝豆浆,他一勺一勺慢慢地喝,觉得滋味真好。他问店主,这两天豆浆的味道怎么不一样。店主说:“我这里豆浆的配料和制作过程完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会给你真滋味。”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生活类材料,材料关键句是店主的最后一句话,而学生的感受正好验证了店主的话,所以我们一般采取抓关键句的方法审题立意。根据关键句的内涵,结合学生的感受,我们会发现,时间联系着“你”和味蕾,“你”给味蕾时间,味蕾回报“你”真滋味,反之,味蕾给不了“你”真滋味——我们可以理解为,用心程度不同或者心境不同,获得的感受不同;一个人在完成一件事情上所花的时间不同,结果也不一样。这可以有两个分支,一是“用心”“心境”与“感受”的逻辑关联,二是“时间”与“结果”的逻辑关联。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有以下立意:
1.心境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保持良好心态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2.爱心或真情需要用心感受;给心灵时间,方能获得人生意趣;
3.幸福是慢慢咀嚼出来的;品味生活需要时间;
4.充足的时间是做好一件事的保障;
5.专注方能获得成功;
……
从文体选择角度说,选择议论文体当然容易切题,但选择记叙类文体,只要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抒写真情实感,也许更能彰显个性,也更易出彩。
【原作】
我对时间有耐心
余馨瑶
咀嚼过十七年的时光,虽仍是年少,却不再轻狂。因为我对时间有耐心,慢慢等,细细品,时光总会让事情变成它该有的模样。(为了扣题,显得入题太慢。既然选择记叙文体,开头最好直接切入具体事件,不要故意兜圈子。)
依稀记得很小的时候,外婆会打糍粑给我吃,软软的,吃不完的外婆会晒满一个院子。但是那个遥远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直到现在才拿出来翻新。
妈妈怀念起她喜爱的糍粑,不去买,偏要自己做,在那间外婆堆满杂物的房间里翻出蒙尘许久的几个木锤和一个木圆槽。母亲把它们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干。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兴奋地拉我起床,五点,天都还没亮,我和妈妈去拿昨天晚上泡在桶里的糯米,每颗米都被泡得软乎乎的。妈妈把米倒进那个蒸饭的大木桶里,再把木桶放进一口大锅里,然后开始生火,我说妈妈放着好好的天然气不用,偏用这麻烦的旧物件,妈妈只是笑。火终于生好,接下来就是等着急死人的柴火把一大桶糯米全部蒸熟。
等啊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都快坐在灶边睡着了,但米还没有要熟的迹象。我不停地抱怨妈妈:“干吗不去买?方便快捷。”妈妈说要有耐心。又快一个小时过去,那桶米终于全部熟了。爸爸和外公把米转移到前一天晚上找到的圆槽里,妈妈拽着我用那根很重的木杵打那一坨米饭,我们四个人一起打,我还是觉得十分地累。打了快半个小时,我瘫在椅子上继续抱怨他们为什么不去买。妈妈仍是笑着说要有耐心。(打糍粑的过程没有具体写出来,该出彩的地方没有凸显出来,这是文章的缺憾,也是修改的重心。实际上,打糍粑的过程是凸显耐心的重要环节,是要刻画的重点,要花大气力用较多的笔墨摹写细节与画面场景,并紧扣“要想吃糍粑,得有耐心”来写,以切题。)
等到糍粑成形,一共三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把打好的糍粑裹好蜂蜜和糖递给我,我咬下去,是那种软软糯糯的感觉,还带有木头的清香,确实比学校卖的好吃很多。我满意地享受这长时间等待后的成果。
想起妈妈说,要有耐心。
我想不仅打糍粑如此,做其他的事同样如此。生活在纷繁忙碌的世界,每天脚步匆匆,追求各种方便快捷,殊不知这世界需要你慢慢去品味。都说光阴似箭,但我现在明白,是因为没有细细品,慢慢嚼。我们应该慢一点,再慢一点,对时间充满耐心,你会嗅到生活的芬芳。(记叙文靠细节与画面彰显文体特征,凸显主题,议论性文字应点到即止,过多则会冲淡文体特征,有凑字数之嫌。)
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其实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等待与耐心中让果实成熟。即使我现在长相平平,成绩平平,但我对时间有耐心,我总会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虽是议论拓展,但“我对时间有耐心”的启示和个人成长宣言并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联;而且记叙文并不需要过多的议论升华。)
点评:这篇文章能够选择记叙文体,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诠释自己对命题意图的把握,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不过有两点值得改进:一是没有凸显主旨的细节和情景,文章叙述打糍粑的过程过于平淡,缺乏出彩之笔;二是议论性文字过多,有冲淡文体特征之弊。
【升格】
打糍粑
余馨瑶
腊月里,妈妈怀念起她喜爱的糍粑,不去街上买现成的,偏要自己做。在外婆那间堆满杂物的房间里,妈妈翻出蒙尘许久的几个木杵和一个圆木槽,细心地把它们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干。(文章标题改换之后,有利于开头直接切入事件,避免浪费笔墨。)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兴奋地拉我起床。六点多,天都还没亮,我和妈妈去看昨天晚上泡在桶里的糯米,每粒糯米都被泡得肿胀饱满,银白如玉。妈妈把泡好的糯米倒进那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大木蒸桶,然后再把木蒸桶放到也少用到的一口大锅上,在柴灶里架起柴火。我问妈妈为什么放着方便的天然气不用,偏用这麻烦的旧物件,妈妈只是笑。柴火终于生好,接下来就是等着急死人的柴火把半蒸桶糯米全部蒸熟。(关于糯米的描写观察更细致,更加注重细节,也更有生活气息。)
等啊等,近一个小时过去,但糯米还没有要熟的迹象,我不停抱怨妈妈:“干吗不去买?想吃就吃,多方便。”妈妈则说,想吃好东西得有耐心。
又快半个小时过去,那半蒸桶糯米终于全部蒸熟,膨胀成大半蒸桶糯米饭。爸爸和外公把蒸熟的糯米倒入那个圆木槽里,外公、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抡着木杵轮流夯打。打糍粑,就是要趁糯米热着的时候用力打,有点儿“趁热打铁”的意思。圆木槽里的糯米热气腾腾,弥漫着糯米特有的香味,也让眼睛几乎看不清目标,但他们三个人总能准确地将木杵砸向糯米团。妈妈还一边唱起歌谣:“腊月腊,打糍粑。打个糍粑月亮大,妈妈让我送家家(音ɡā),家家看到笑嘻哒……”惹得一旁观战的我笑得直不起腰。但看到外公和妈妈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歌谣也是对逝去的外婆的一种怀想,只得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儿,我也想学一学打糍粑。我抡起木杵,顺着大人的节奏加入。打糍粑,是个技术活。打的时候,手里的木杵还得有一个旋转的动作,提起木杵时,拉得糯米团“吱吱”作响。人的身体,前倾、后仰,再前倾、后仰,很有节奏感。如果围着糯米团一边走一边夯打,那简直就是一种舞蹈。这样,动作自然就快不起来——所以要想吃糍粑,得有耐心。(关于打糍粑的过程描述,有情景,有歌谣,有动作,注重细节描摹,绘形绘声,情趣盎然。不仅如此,修改之后,既懂得用“要想吃糍粑,得有耐心”来扣题,又写出了主旨之外的人情——家人的和睦团聚和对逝者的怀念,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厚。)
一开始,我还感到兴味十足,但夯打了十几下就觉得累了。一阵忙乱过后,渐渐把节奏放缓,因为糯米已经被“打”得柔软如泥,具有很强的黏性。我退出,瘫坐在椅子上歇息,继续抱怨他们为什么不去街上买来现成的。妈妈仍是笑着说,吃好东西要有耐心。
等到糯米团被捣得均匀瓷实,就可以动手做糍粑了。手里抹了麻油,用力拍打捏成圆形,一个糍粑成品就算大功告成。相比之下,我捏的糍粑厚薄不均,也不成形;而外公总能把糍粑拍打得圆圆如月,厚薄均匀。
三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把糍粑裹好蜂蜜递给我,我咬下去,软软糯糯的,糯米的清香、麻油的醇香、蜂蜜的甜香,甚至还有木杵的香味,混在一起,别提有多爽。这种味道是外边小吃店卖的油炸糍粑所不能比的。我满意地享受这长时间等待后的美味,一边咀嚼着妈妈的话——吃好东西要有耐心。(多处强调“有耐心”,始终不忘切题,比原文更有扣题意识。)
我想,不仅打糍粑如此,世上许多事,也是这个理。你对时间有耐心,你才会嗅到生活的芬芳。
(结尾点到即止,并不作过多的议论,让事件过程说话,特别是让细节情景说话——这才是记叙文的本色。)
【升格点评】
升格文在继承原文优点的基础上,凸显细节与画面,描写鲜活朴实,富于生活气息,特别是打糍粑的歌谣和动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悉心观察,非常出彩;而且文中多处强调“吃好东西要有耐心”,借以表现主题——“你对时间有耐心,你才会嗅到生活的芬芳”,体现了作者对记叙文的驾驭功底。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443200)
诗意人生
写作的幸福
◇王贞虎
我的好朋友是一位知名作家的得意门生,那么,那位知名作家是怎样带领学生走写作之路的呢?
首先是非经典不读。把书桌上不是经典的书,全都丢到垃圾桶去。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读了一本坏书,也就少读了一本好书,坏了眼界,损失更大。至于书的好坏如何拣选?经典是一个参考的标准。通过岁月的淘洗,留下来的就属经典,如《红楼梦》《百年孤独》等等。
其次,可不是教你如何写,而是教你如何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文章中,就如同人的呼吸,务求自然顺畅,文章才可以行云流水。这一点,许多大作家都极为重视,甚至讲究长句和短句要如何搭配,读起来才不会过于急促或太舒缓沉闷。
至于写,关系着个人的才情和努力。老师只要鼓励或略加指点就可以了。
如果你问:那,那位知名作家教出多少个作家来?唉呀,作家哪里是“教”得出来的?我根本认为那是上天的命定。
不过,如今我的好朋友倒是个声名显著的作家。以前,他不是那么认真写,精研紫微斗数的他,以为一生中该写多少字是定数,如果这样,就不急,慢慢写就好。
有一年某一日,他前往邮局寄稿,不料前方出了车祸,有个大胖子被撞到弹起,竟摔落到他身上,那胖子无事,他则脑震荡送医住院,每天头疼欲裂,过了好久才略见改善。他原以为自己会死去,担心稿子来不及写完,日日在电脑前认真工作,那一年的写作成绩非凡,出了很多书,散文、小说,还包括长篇小说,备受文坛称誉。
我们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你想得到吗?竟连写作也是如此。
女中豪杰秋瑾有《对酒》一诗: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大意是,不惜以千金去买宝刀,用貂裘去换酒喝,这样的行为也称得上是豪雄了。满腔的热血要勤加珍重,一朝喷洒出去,还能翻卷起壮观的碧涛呢!
文字工作者有笔如刀,也足以横扫千军;一腔热诚,也只为了理想……
只是,写作太辛苦,可是,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所思所想,那也是一种幸福,一种更为深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