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独特的情景中才会有真正的『真情』

2015-03-02◎文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直觉真情祖母

◎文 武

在独特的情景中才会有真正的『真情』

◎文 武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总是要求学生写作文时写真实的事,还有真实的情感,似乎那才是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把握了写作的真谛。学生一篇又一篇地写,我也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的老话,有些悟性高的学生也写出了一些饱含真情实意的文章,但更多的学生却在不断的写作中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那种看似真,实则空的“伪真实”。这些现象,虽经过多次反思,还是无法确定症结所在。

今年的仲春季节,在湖南省永州市京华中学的报告厅中,我听了一节吴春来老师的课,他上课的主题是“在情景中描写人物细节”。上课伊始,他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些老师让你写作,先让你观察,观察来观察去,观察太多,反而不会写了。”“比如要你写一个人,会先写一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先做各种肖像描写,比如“这个人眉毛长得怎么样,鼻子怎么样,头发怎么样,眼睛怎么样,说话时嘴巴怎么样”。吴老师又问:“结果是?”得出的结论是“不怎么样”!这些问题和我的学生在平时写作时出现的问题是何其相似,学生看似在认真地描写,甚至还写得相当细致,但读起来却是不那么得劲,总显得空落落的,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我决定听一听吴老师的想法。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范文《故乡》谈谈《故乡》的人物细节描写。看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这堂课又落入俗套之中了,听这堂课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紧接着,学生的分析之后,吴老师进入到了“听作者谈《故乡》的创作”这一环节之中,原来这篇文章是吴老师自己写的一篇散文。吴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介绍了自己与奶奶的深厚感情,介绍了自己与故乡的情感联系,还介绍了创作这篇文章的情形,说到动情处,让人为之动容。在介绍了这些之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变得更深入了。在说到学生投入之时,吴老师引用了余秋雨在《晨语初听・写作的个人感受》中的一段话:“文学的基元是耳目直觉。但是耳目直觉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是汇拢的,只有在汇拢了的耳目直觉中才能让读者产生全身心的震撼。耳目直觉的汇拢地,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情景是一个场面,这个场面切切实实,可触可摸,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学生懂得,真实的情感必须是在特定的情景之中的,没有情景的设置,一切活动、一切言行都将是空洞的、不真实的。在剩下的教学环节中,吴老师继续教学生更深入地去分析在特定情景中的人物形象,将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理解在特定情景中那些独一无二的动作、行为、语言。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了称谓上的矛盾,一声“宝贝”,将祖孙之情流露无遗;找到了曾孙的“自然怕她,忙把身子缩回来”“害怕得大哭大嚷”与“祖母拉着孩子的小手亲个不停”“乐呵呵的”“我见后忍不住笑起来”这一系列的矛盾,将祖母的慈祥、疼爱小孩还有“我”对祖母的爱、小孩子的认生都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出来。学生们在这一学习环节中的表现更加突出,朗读文段时比之第一遍读要更带情感。相信学生们在下次写文章时一定会注意情景设置的重要性。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要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出演自己。而我们教学生写人叙事,就是要将这个人生的大舞台在文章中重新搭建。这个大舞台就是属于特定人物的特定情景,因为只有在独特的情景中进一步做细节的刻画,才会有真正的“真情”,离开了情景,一切的人物都是那么不真实。

(湖南省永州市京华中学;425000)

猜你喜欢

直觉真情祖母
我用真情守护你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祖母家的夏天
祖母
以心换心见真情
祖母家的夏天
真情扶贫见实效
祖母尚能倚门望(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