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沉甸甸"谈ABB叠词的发音

2015-03-02陈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8期
关键词:音变阴平叠词

陈娟

(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江苏 扬州 225001)

从"沉甸甸"谈ABB叠词的发音

陈娟

(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江苏 扬州 225001)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类ABB叠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教师在讲授读音时,常常遇到该不该变音的难题,因为这在语言学界争议颇多。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从俗"、"简化"、"科学"的原则重新确定正音规范。理由是:绝大多数人读本音,按变音读的人很少;ABB词格音变增加语言学习难度,不利于小学儿童学习;从语音美学的角度,没有证据证明音变后的读音比读本调好听。

ABB叠词音变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中出现“沉甸甸”一词,因为没有注音,学生对它的读音一时拿不准。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查完字典后,得出结论“甸”读第四声。但是“沉甸甸”是ABB式的词语,按普通话标准读音,ABB式叠词的后两个字一般变作一声,即读成“chén diān diān”。

关于ABB式重叠形容词的音变规律,语言学界争议颇多。大多辞书、教材等都这样描述:“ABB式重叠形容词,一般BB读阴平。”那究竟这个“一般”该如何把握呢?什么情况下要“特殊”呢?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在谈到ABB式重叠形容词的读法时说:“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为阴平调……如果念得缓慢些,念清楚它的原调,显得读字清楚,不变也可以。”(1)北京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普通话语音常识》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种两可的说法似乎也让人们难以把握。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魏丹老师著文说,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叠字形容词没有必要读变调,而人教社编写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叠字形容词一般都按《现代汉语词典》的注意读作变调,但也有与《现代汉语词典》处理不一致的地方。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蓝本——《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注也有一些出入。

由此我想到普通话中ABB词格的非阴平叠词真的需要音变吗?能不能对原有的读音规则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该取消原来的音变规则,重新确定正音规范。理由如下:

一、从语言的实际应用看,绝大多数人读的是本调,按音变读的人很少

语言的规范,必然要涉及到学理与俗实的关系。普通话的正音问题是汉语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之一,因此,必须遵从语言文字变革中的语音发展规律,要有学理上的根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语音也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一旦被广泛使用或接受,形成大众化的世俗现实,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就应当根据“从众从俗”的原则来处理。普通话ABB词格的情况就属于这一类。

二、ABB词格音变增加了语言学习难度,不利于小学儿童学习

学习实践证明,学习对象越简单明了,学习者就越容易掌握。语言学习也不例外。本来,诸如“灰蒙蒙”、“火辣辣”、“金煌煌”、“空落落”、“绿茸茸”、“乱腾腾”、“闹嚷嚷”、“清凌凌”、“软绵绵”、“湿淋淋”、“湿漉漉”、“喜洋洋”、“香馥馥”、“笑吟吟”等,其声调原本是非常明确的,人们在学习时就是严格按照它的本调或规范多音规律学习和记忆的,现在却在ABB词格中读成阴平调,这无异于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和记忆的负担。

三、从语音美学的角度看,没有证据证明音变后的读音就比读本调好听

从语音美学的角度讲,汉语不仅具有气象万千的语调变化之美,同时也有声调的高低起伏、抑扬升降等种种组合变化之美,这既是汉语的一个特点所在,也是汉语语音美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ABB词格在现行读音规范中却几乎把所有的阳平、上升和去声音节都变成了阴平调,使原本错落有致、抑扬有节的读音变成了单调、呆板的读音。事实上,音变后的ABB词格除了极少数人们已经习惯的读音外,绝大多数音变读音都显得生硬、别扭,更没有证据证明音变后的读音就比不音变好听。

ABB词格的词汇在汉语词汇总量中所占比重虽然很小,但它的使用频率却很高,因此,应给予应有的关注。笔者以为,ABB词格的读音还是读本音为好,现行的ABB词格音变规范应该根据“从俗”、“简化”、“科学”的原则进行调整,以便更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

[1]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90年版

猜你喜欢

音变阴平叠词
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流音变的注音与编排研究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云南蒙自方言的连续变调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的”字叠词招聘会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让叠词走进句子
汉语单数人称代词音变式的功能演变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