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贮藏期病害的预防
2015-03-02朱春华
乡村科技 2015年13期
葡萄贮藏期病害的预防
一、合理的栽培管理
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有利于提高葡萄浆果含糖量,这是增强果实耐贮性的前提。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后期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采前半个月停止灌水,要求合理负载,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此外,采前喷施钙肥可以增加果实中的钙含量,提高果实硬度,增强果实耐贮性和抗腐能力。葡萄浆果的含钙水平是决定其耐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适期采收,避免碰伤
葡萄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采后碳水化合物含量因呼吸作用而降低,并直接影响其贮藏品质和贮藏期。葡萄果实采收适期的生化指标为:含糖量18%左右,糖酸比为(20~35)∶1,总果胶与可溶性果胶之比为(2.7~2.8)∶1.0。适当晚采可以提高果实含糖量,降低水分含量,改善品质,并使果梗和果皮的保护组织完整、韧性增强。
三、贮藏前的消毒杀菌处理和贮藏期的抑菌处理
贮藏库常用消毒杀菌药剂为二氧化硫,使用时应注意掌握好浓度。不同果品对二氧化硫的忍受能力各不相同,必须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使用浓度。一般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硫黄粉20克进行熏硫处理。除此之外,也可用仲丁胺、过氧乙酸等进行处理。贮藏期间,采取低温、气体调节、辐射杀菌和药剂杀菌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葡萄耐贮性,延长贮藏期。
四、经常检查制冷系统
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制冷系统是否有氨气泄漏。如有氨气泄漏,要尽快打开库房换气,同时喷水洗涤空气;也可引入二氧化硫中和氨气,但二氧化硫浓度不可高于1%。●
朱春华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 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