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业产业化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5-03-01刘长华马淑梅
刘长华,王 洋,马淑梅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业产业化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刘长华,王 洋,马淑梅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针对种业产业化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实践证明,教与学能有机结合,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业产业化;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开设的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于2002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是培养种子学人才的本科专业[1],是根据当前种子公司和种子行业发展要求成立的新专业。目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双创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是适应种子行业和种子公司发展的需求[2]。种业产业化与技术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具综合性的、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对象类型复杂和信息量大等重要特点,旨在培养学生在种子产业链上各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求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性环节的相关训练,可以基本胜任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经营和管理等职业岗位的工作。黑龙江大学在深入分析新形式下我国种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提出的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针,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种业产业化与技术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进行了系列改革,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式下的种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卓越人才。
1 教学内容组织与改革
1.1 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增加教学实践环节种业产业化与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特殊专业课,其涵盖的专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体会。然而该课程大纲设置总学时为48学时,全部为理论课,教师按照授课大纲精心编制的教学材料,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只是理论本身,而没有领会到理论的实际意义,无法有效地对理论进行特定情境下的应用与迁移[3-4],更体现不出该课程的特色,反映在课堂上就是学生上课缺少热情,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为帮助该门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消化理解,在保证课程内容设置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下,将理论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变为课程实习,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实习主要在学校内的学生实习基地呼兰校区(图1),或者是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如黑龙江省丰乐种业有限公司、北方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等(图2)。
图1 学生在呼兰校区进行课程实习
图2 学生在哈尔滨市农科院进行实习
课程实习内容主要包括植物新品种保护及品种审定信息了解,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情况,种子生产及加工过程,种子贮藏管理技术,种子检验,种子销售及后续服务等环节。通过课程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在新品种培育、品种审定以及品种权保护方面是如何实施的;了解到种业在种子生产基地设定及建设方面的情况,了解并掌握种子的清选、精选、包衣等加工过程和技术,了解及掌握种子贮藏方式及贮藏管理技术,掌握种子检验项目及具体检验方法等。总之,通过课程实习,使学生对种业产业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同时提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卓越农业人才的目标。
1.2 优化理论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该课程自2010年开设以来,一直没有统编教材,教师教学主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材料,编写教案,同时参考金文林老师主编的《种业产业化教程》(200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大纲设置内容中部分内容与该专业其他课程有交叉重复,如植物新品种来源部分的引种与驯化、品种的选育过程与方法等与作物育种学相关内容重复;玉米、水稻主要作物杂交种子生产技术和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相关内容重复;种子加工内容和种子加工与贮藏相关内容重复;种子经营决策与种子经营管理学有部分内容重复等。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组织教学材料困难,另一方面体现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缺乏学习热情,听课状态懈怠,教学效果差,以致浪费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内容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该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召集内容上有交叉的相关任课教师,集体研讨确定教学内容,使得教学体系更趋合理化,如在植物新品种保护部分,略去与作物育种学重复的引种与驯化内容,增加我国及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课时比例;在种子生产部分,删除玉米、水稻杂交种的生产技术,补充西瓜和蕃茄的制种规程,同时增大种子基地建设的相关内容比重等,通过调整,使得课程内容设置更科学化、合理化。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将学科、行业及种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穿插到相关章节,如将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的精神、大会主要议题之一“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的相关内容向学生宣讲,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增强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改革教学方法
种业产业化与技术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具有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生动性以及节约讲授时间,提高教学速度,扩大新知识容量等优点[5],但仍属于“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挑战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不能满足学生渴望了解现代种业各环节实际运行状况的需求,缺乏视觉和听觉刺激,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生成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同化的积极性不高,以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探索优秀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6]。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现状及课程内容设置,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件中增加视频容量,通过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将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如种子生产视频、种子加工视频等,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聘请种业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课前通过调查,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置专题,由种业人士来校作专题讲座,解答学生对生产实践中不清楚和关心的问题。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对种业的了解,对其未来就业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2.3 学生自主完成式教学法教师长时间地讲授容易疲倦,学生一直处于听课位置,也会逐渐厌烦,在适当的时候,师生变化一下角色,使这两个教学主体都能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很必要的。当教师讲到学生容易理解的地方,由教师设置成专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心得,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由学生在课堂上讲授,其他同学和教师一起评价,最后由教师做补充总结,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种子质量管理部分的内容,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分别查阅、整理两个国内外著名种业的种子质量管理方法,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给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然后大家集体讨论,总结种子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方法,最后教师再对该部分知识进行补充总结以及对各组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反应很好,学生在课件的准备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觉得收获更多,知识掌握更扎实,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3 完善考核方法,科学评价学生
该课程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学习效果。不能全面、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专业能力,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7]。加之学生在考试周阶段,要同时应对几门课程的考试,压力很大,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选修课的厌烦情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针对该门课程结构调整及内容的设置以及授课形式的改革,建立适合该课程的综合评价体系,新体系分为三个方面:
3.1 理论考核方面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测验、自主完成学习效果检查和期末理论开卷考试。平时测验是将全部理论教学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阶段性的考查,最后汇总考查结果,作为平时测验成绩,这种全程考查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出现上课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该部分占总成绩的15%;自主完成学习效果检查,是根据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专题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10%;期末理论开卷考核,试题覆盖各章节,侧重教学重点及难点,尤其注重实践性题目的设计。该部分占总成绩的35%。
3.2 实践方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或者针对种业提出的技术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成立科研小组,查阅文献,设计技术路线,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或者撰写课程实习报告,并将此作为实习评价依据,该部分占最后成绩的30%。
3.3 平时成绩指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等,该部分占总成绩的10%。
总之,改革考核方式,将开卷和闭卷、笔试和口试、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更好地为卓越农业人才的培养服务。
4 结语
种业产业化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上提出了观点和建议,该教学改革成果在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受益学生200多人。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王建华,刘为民.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高等农业教育,2003,12(12):45-46.
[2] 姜振峰,刘志华,王振华.种子科学体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7(7):46-48.
[3]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4] 董韩辉,杨继平.建构主义视野下高校专业课教学模式的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8):6-8.
[5] 吴云勇.高校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38-40.
[6] 林桢.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大学生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在经济类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5):190.
[7] 董炳友,高树仁,向春阳.《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3(2):34-35.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m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Seed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of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LIU Chang-hua, WANG Yang, MA Shu-mei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ndustrialization of Seed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several reform measures were conducted from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aims, changing assessment methods. The practice proved that good teaching effects are achieved.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seed industry;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effect
黑龙江大学2013年校级教改项目(2013C30)。
刘长华(1970-),女,黑龙江庆安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种子科学与工程教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
2014-12-11
S-01
A
0517-6611(2015)04-3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