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初探
2015-03-01江苏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221700
江苏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221700) 刘 娟
对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初探
江苏丰县机关第二幼儿园(221700) 刘 娟
在实践教育中,发现幼儿的独占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十分缺乏分享意识。作为承担幼儿教育义务的教师,有必要探讨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策略,使幼儿学会分享,从中体会与人共享的快乐。
幼儿 分享 策略 快乐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住所的独门独户化,家庭结构的逐步改变,孩子没有了与兄弟姐妹共处的生活经验及互让互爱的体验。这些都直接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加之大人对孩子的溺爱以及孩子的攀比心理,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习惯。
对于幼儿在家中形成的这种理念,在幼儿园他们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好玩的玩具总是占为己有,爱吃的点心也是独自享受,从来不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好,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也会抢过来,也不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体谅别人。
种种迹象表明,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因素和幼儿自身的心理因素。因此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和共同努力。
一、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措施与途径
1.幼儿园方面
幼儿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消除自私心理,才能懂得分享。作为教师,我从扩大幼儿的交往群体入手,在他们的交往中做个有心人,适时地找到合适的教育点,让他们感受、体验人与人的相互需要,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1)抓住日常生活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萌发幼儿爱的情感。比如,我班有个小朋友叫小辉,他由于小时候生病,大脑有点问题,许多行为常常引来同学的嘲笑。经过多次细心的观察,我发现他故意在地上打滚,乱丢东西,推扯别的小朋友,目的只是想和同学玩。可班中的小朋友十分排斥他,致使他变本加厉地玩弄他的那些小花招和小把戏。看到他的表现,我十分心痛,他花费那么多心思去招惹别人,只是想让大家关注他,可换来的却是同学的嘲笑或戏弄!深深的怜悯之余,我时常制止小朋友们对他的伤害,可是每次他们都是在我的厉声呵斥下渐渐安静下来,并没有真正体会到他们的嘲笑对小辉的伤害有多深。后来,在一次游戏中,他又故伎重演,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去呵斥孩子,而是让班上最擅长交流的铖铖去拉小辉一起玩游戏。结果奇迹出现了,我们发现,小辉很乖巧地跟着铖铖去玩。在游戏结束的总结过程中,我对铖铖的表现大加赞赏,并让铖铖说说自己的体会,他说:“自己很开心,刚才和小辉共同搭建城堡,小辉还要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游玩,明天我还要同小辉一起搭建一座美丽的彩虹桥。”经过这件事后,学生渐渐容纳了小辉,而小辉再也不用出丑的方式来博得大家的关注,脸上也时常浮现了开心的笑容。我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了爱,使他们懂得了接纳别人,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更快乐的道理。
(2)通过各种感官培养幼儿进行分享的行为。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合理地给他们安排各种活动,如听故事、阅览图书、电教活动、离园谈话等,让幼儿通过听、读、看、说等各种感官途径,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自动手。教师通过活动,实施爱的教育,教育幼儿关爱身边最亲近的人,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分享的意义。比如,“六一”节,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好朋友,并为好朋友送上一句祝福的话;“三八”节,开展“感恩妈妈”的活动,让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妈妈做一件事,帮妈妈刷碗、捶背、洗脚等。特别是在汶川、玉树地震时,我同幼儿共同上网收集相关资料、看电视报道,设置“震灾无情、人间有爱”的主题展板,让他们了解地震是多么无情:许多和他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被掩埋在瓦砾堆里失去了生命;有的小朋友失去了爸爸、妈妈;有的小朋友失去了亲人。幼儿深受教育,个个看得满脸泪痕,纷纷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并且以绘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通过这种感官训练,我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使其从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
(3)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感受分享的快乐。在班级中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被别人需要和自己需要别人,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应该彼此关心、彼此爱护。比如,在每次午休时,我总是让幼儿两两结对子,你帮我解纽扣,我帮你拉袖子,互相帮助脱衣服;起床时,让他们互相帮助穿衣服。刚开始时,幼儿只是遵照我的话去做,但心里十分不情愿,有时还带一点点情绪,后来我找个别小朋友谈话才了解到,原来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老师为什么非要小朋友互相帮助呢?为了让幼儿从内心体验分享的快乐,懂得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我改变策略,让幼儿午睡时自己穿、脱衣服。一开始,孩子们听到我的话,十分开心,认为自己可以大显身手了。然而不一会儿,却出现了一阵阵喧哗,有的小朋友由于衣较合身脱不下来;有的小朋友打不开衣服背后的扣子。我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又过了一会儿,就有几位小朋友急哭了,这时我才问小朋友:“现在你们自己能很好地脱下衣服午休吗?”一下子他们都默不作声了,我接着问:“你们认为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虽然孩子们没有回答我,但是他们很自觉地两两结对子,很快就把衣服脱下来了。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知道请求别人,还十分感谢帮助自己的人,如说“请帮我拉拉袖子”“请帮我打开纽扣”,别人帮助自己后还会真心地道谢,同时也帮助别人。怕影响孩子午休,当时我没再多说什么,等到孩子们午休起来,我做总结时,一改往日的喋喋不休,而是让小朋友轮流对午休事件发表看法。小朋友用稚嫩的语言表达了其他小朋友对自己的帮助,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发现,孩子们体会到了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4)发挥榜样效应,激励幼儿分享行为的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爱模仿,在幼儿园中教师、小朋友都是被模仿的对象,教师首先应做好示范作用。比如,我买了一个新手机,然后教孩子们怎样拍照,他们互相拍照,玩得十分开心;过生日时,我会拎着蛋糕,在他们一声声的祝福中度过。在我的榜样作用下,孩子们也逐渐把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带来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对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换来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小朋友带来好玩的玩具和爱吃的食物。此外,我还开展“大带小”的活动,即大班与中班结对子,中班与小班结对子,让他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享受关注与照顾。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在幼儿园,我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分享的、关爱的、愉悦的集体环境,从而教会了幼儿掌握丰富的交往技能,让幼儿改变自己的独占行为,主动与人分享。
2.家庭方面
分享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要一致要求,共同培养。家长在家里不要太娇宠孩子,不要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给予满足,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以及让孩子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洗手、洗脸、洗脚、刷牙、穿脱衣物等,对于好吃的东西,家长不要总是让孩子吃个饱、吃个够,要让孩子学会尊老爱幼,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人分享”意识的养成不是靠教育就能立竿见影,幼儿有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可能会夹杂其他意图,比如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小朋友羡慕的眼神、自己已经厌倦的东西才愿意分享等。幼儿的分享行为还不稳定,易受种种外来因素的干扰,教师、家长需要一如既往地引导和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责编 钟伟芳)
G61
A
1007-9068(2015)0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