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高效课堂模式在小学品德课堂中的应用述谈
2015-03-01江苏省东海县石榴街道中心小学李应刚
◆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街道中心小学 李应刚
“3+2”高效课堂模式在小学品德课堂中的应用述谈
◆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街道中心小学 李应刚
“3+2”高效课堂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激、动、导”3个教学模块和“练、评”2个评价模块组成,课堂紧抓教育根源,彰显教育真谛的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根本目的,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2”高效课堂模式;品德教学;应用
“3+2”高效课堂概括起来主要有“激、动、导”3个教学模块和“练、评”2个评价模块组成,它的建构过程就是实践3种“理念”,追求4项“回归”,探索5步“教学”。
一、实践三种理念,紧抓教育根源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教育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观、学习观和实践观,教师头脑中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1.先学后教:“3+2”5步式教学主要是从学生“学”和教师“导”的维度来划定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学生主体:教育不再是仅仅把学生看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更应把他们看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3.同伴互助: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意识,也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换了观念、改变了角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追求四项回归,彰显教育真谛
1.回归生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完善人格、启迪智慧。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并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交流,合作探索,并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反思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理启智。
2.回归教材:教材是教与学的媒介。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深度挖掘教材,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要考虑这样学对学生的发展有何作用。比如: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中有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空间,等等。为此,我校改革了备课方式,利用寒暑假,组织优秀教师集体备课,统一编写参考教案,教师进行二次复备。这样的备课改革,既能帮助教师深度理解教材和恰当处理教材,又能节省时间,让老师们集中精力研究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回归生活:教育源于生活。课堂上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到生活中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其特有的潜能和天赋遇到适合成长的土壤。
4.回归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习行为的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学习,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合理评价可以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评价要注意“有效”、“适度”和“多元”。
三、探索五步教学,丰富课堂内涵
“3+2”五步式教学主要是“激、动、导、练、评”。其流程是“设置情境、激发兴趣——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达标测试——课堂总结、评价反馈”。具体表现为:
1.激:即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具有动力、定向和调节功能,对知识、信息的处理加工和理解掌握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实际情况,通过游戏、故事、问题等情境的创设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而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的《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在开始环节,教师播放了课前拍摄的录像:凌晨3点钟左右, 清洁工人在打扫街道,公交车的司机师傅一早行车,卖菜的叔叔阿姨去批发市场批发蔬菜等情景。通过观看录像,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人都是为了生活而辛勤劳动着。
2.动:即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同伴互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出示的导航问题,通过自主研读,自主解决,自我感悟学习教学内容,结合课本圈点画出重难点和不明白的地方,借助工具书或同伴互助尝试独立完成。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教师要同时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还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的《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为例,教师进一步设计这样的问题:除了清洁工人、公交车的司机师傅、卖菜的叔叔阿姨外,还有其他人在为我们忙碌吗?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在讨论、交流、汇报展示中,学生自然明白了:正是有了这么多人的付出和辛勤的工作,才有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3.导:教师引导、点拨提升。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帮助;对教学重难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继续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的《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为例,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填空题《假如》,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 _____。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 ______。假如 _______。以此设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么重要,可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样?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班级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懂得: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的重要性,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为大家默默付出,令人尊敬。
4.练:巩固练习、当堂检测。教师借助教材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当堂检测,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补救。在检测过程中,学生不准看课本和笔记,不准相互讨论,以确保检测的真实和有效。同时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讲评做准备。仍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的《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习题:垃圾没有倒入垃圾箱中;在超市购买东西把货架上的物品随处乱放;明知水泥未干,不顾提示,还要去踩一踩等。让学生进行辨析: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可取的?为什么?学生自由练习,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并进行纠正。
5.评:课堂总结、评价反馈。这一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理和导行,反思自己的得失,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然后小组内学生互评,组长汇报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3+2”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根本目的,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杨 民)
李应刚,中学高级教师,连云港市“333”学科带头人,曾获连云港市品德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公开教学和讲座任务,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发表。曾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园丁、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师德模范、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市优秀校长、县教育先进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课题“‘3+2’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批准号:D/2013/02/3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623.15
A
1671-0568 (2015) 31-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