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基础教育课堂中的媚俗化倾向

2015-03-01

新课程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媚俗汪曾祺名师

◆ 本刊特约评论员 庄 丽

警惕基础教育课堂中的媚俗化倾向

◆ 本刊特约评论员 庄 丽

钱梦龙先生曾说,他眼中的课堂“就像一道山间的泉水,从高处一路自由自在地流泻下来,曲曲折折,琮琮琤琤。随物赋形,无羁无碍。”钱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本应是自然、本色、清新的。但是,现实中不伦不类的课堂大量存在,课堂媚俗化倾向愈演愈烈,值得警惕。

结合教学实际和观察思考, 笔者认为,课堂媚俗化倾向的成因如下:

应试崇拜。教学离不开考试,但考试不能左右教学。一旦教学围绕考试转,教学的生命力就会被遏制,课堂便难以避免走向俗滥。在“应试就是一切”的思想主导下,某地提出“将课本变考卷,将课堂变考场”。在一次备考交流展示课上,主讲教师将汪曾祺先生的《故乡的食物》做了不同寻常的处理,整节课并没有作内容或写法上的研讨,而是将课文设计为4个阅读题,按考试答题模式一题一题过关,题目讲完了,课也结束了。事后该教师坦言,上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的就是汪曾祺的文章,加上市、区教研员都提倡将课本变考题,所以就这么设计了。好端端的一篇文章,作者丰富的内涵与情味被抽干,变成了硬邦邦的几条筋。这件事让笔者感到:唯考试是从、唯上命是从的语文课将语文扭曲得毫无自尊。

过度娱乐化。课堂不必总是板起面孔,适度的放松可以让课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景。但这种放松应该是有底线的,过度娱乐化会使课堂泡沫化。一位教师这样导入《夸父逐日》: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所追求,就像《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中的男女主人公。虽然他们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让人感叹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但只有不完美才能给我们带来完美的享受,最重要的是他们追求过。今天,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追求的。这样的导入可谓不伦不类。《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整个故事的风格就是青春校园爱情喜剧,而《夸父逐日》是流传千年的传统经典,壮而不悲,无论是从主题、性质还是品味均有天壤之别。以《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导入《夸父逐日》虽然时尚,但就像给一位长者披上一件小花袄,滑稽可笑。

模仿名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取法名师,借鉴名师提升课堂成为很多教师的自觉选择。名师的课堂之所以充满魅力,恰恰是因为其独创性和适切性。名师不是没有借鉴,而是将借鉴内化、本土化。但现在很多模仿型的课堂,有名师之形而无其实。一些课上,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名师课堂的生硬模仿,整个教学过程不看对象,不论学情,毫无创新和个性可言。余映潮大热就学“美读美品美说”,“语感教学”流行就学洪镇涛。更有甚者,甚至连提什么问、做什么动作都像极了某人。教学不是在工业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产品,拙劣模仿让课堂看起来像小丑的蹩脚表演,令人啼笑皆非。

追逐热点。理想的课堂应该对热点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亦步亦趋,不随风起舞。一言以蔽之,课堂应拒绝投机和迎合。“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眼下大热,但是“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并不能包打天下,它们也有局限性。比如,初学文言文,如果没有必要的文言文基础作铺垫,连句读的意义,之、乎、者、也的基本用法都搞不懂,纵使老师是神,课堂也是难得“高效”和“翻转”的。课堂应该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这是常识,更是铁律。

肆意包装。一些展示课上,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征服评委,制造轰动效应,不少教师从导语到课件、板书、结束语都精确化、程序化了,整堂课硬逼着学生向事先设定好的目标推进,学生成了木偶和玩具。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很美,教师驾轻就熟,一切尽在掌握中,学生闻风而动,实际上课堂已然变成了做秀场所。

课堂应该是:把倾听还给学生,把阅读还给学生,把研究还给学生,把讨论还给学生,把创造性的解答还给学生,把问题还给学生。如果一切以学生为重,一切依规律行事,抛弃杂念,课堂就会回归正途。

猜你喜欢

媚俗汪曾祺名师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主流媒体要旗帜鲜明地拒绝逐利媚俗
抑或媚俗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杨乃文 不媚俗的声音
名师简介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