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抱怨”言语行为研究述评
2015-03-01□刘焱
□刘 焱
“批评/抱怨”言语行为研究述评
□刘 焱
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批评/抱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本文对现代汉语批评/抱怨言语行为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梳理,如批评/抱怨言语行为语法、语用研究(构成条件、语言表达形式、语用策略、影响因素);批评言语行为的中外对比研究、社会学研究等,最后指出了批评言语行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批评”言语行为 表达形式 语用策略 中外对比
一、引言
言语行为研究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具体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如拒绝、请求、致谦等。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批评/抱怨”①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中,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国内汉语批评言语行为和与汉语有关的批评言语行为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批评言语行为的研究文献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批评言语行为自身研究;批评言语行为的中外对比研究;批评言语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及批评言语行为的综述研究。
二、“批评”言语行为研究
关于批评言语行为自身的研究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评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
刘惠萍(2004)、袁周敏(2006)认为,抱怨语指的是说话人对刚刚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表示的不满或不快。康林花(2010)指出,抱怨是说话人对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不如意状态实施的一种否定性评价,目的在于宣泄愤怒、不满等消极情绪。顾小丽(2012)认为汉语抱怨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根据过去发生的或现在正在发生的行为、活动等(该行为、活动给自己或和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团体、机构等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言语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不满,以求发泄负面情绪,或者获得相应补偿。
由上述定义可知,抱怨的产生机制是“不满”,属于否定性评价。这是判断抱怨言语行为的基本标准。
学界关于批评的看法主要有:“批评是批评者对受批评者进行价值观的协调过程,是批评者针对受批评者的理性缺失与情感迷惑而进行的阐明、说服、取效的过程。”(胡培安,2004)“批评言语行为是表示说话人指出受话人的言行中出现的错误并提出更改意见的言语行为。”(芦菲,2011)
相比较而言,上述学者关于批评的定义没能说明批评的产生机制,也未能给予批评以有效的定性。但一致的是:批评也是基于不满而产生的否定评价。这是把二者合而为一的原因。
(二)批评言语行为的构成条件和理解
康林花(2010)认为,抱怨言语行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存在导致抱怨言语行为发生的背景,即存在使抱怨者不能接受的行为。2.抱怨者具有否定性评价态度:对人、事或客观状态等持否定、不满等态度。3.抱怨者实施这一行为的目的是宣泄愤怒、不满等消极情绪。
侯风英(2011b)认为批评语属于表达类的以言行事行为,应该满足Searle所说的四个条件:基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预备条件和真诚条件。
顾小丽(2012)认为,从说话人的角度看,产生抱怨言语行为一般需要具备8个条件:一是预先设定的期待落空;二是说话人认为抱怨的对象实施了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对自己或其他人产生了不良后果,已经构成了冒犯行为,等等。同时指出这8个条件是对抱怨言语行为发生条件的一个细化分析,不是所有的抱怨都满足以上的8个条件。
对于抱怨言语行为的理解,有如下几种看法:
刘芳、顾小丽(2012)运用认知修辞理论阐述抱怨言语行为的建构过程,指出抱怨言语行为脚本由前端、核心段及结果段、后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段和结果段都可以用来转喻抱怨言语行为,但后段是听话人对说话人做出的反映,一般无法来转喻说话人的言语行为。侯风英(2007)认为,批评语的产出和理解与语境关系密切,可以从指示语、前提、言语行为理论及语用原则等方面对话语的批评语用含义进行语用推导,从而正确理解、推断批评语。解桂秋(2009)认为,转喻思维涉及批评类语言所在的各个阶段,批评言语行为是在行为脚本中运行并实现其预期语用功能的。
(三)批评言语行为的话语结构和语言表达形式
1.批评的话语结构
Blum-Kulka等(1989)提出了分析言语行为的三层面,即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和修饰语。国内学者一般遵从这一说法,如袁周敏(2009)、顾小丽(2012)等。刘芳、顾小丽(2012)认为,抱怨言语行为脚本由前端、核心段及结果段、后段组成。这与上述说法差别不大。徐志敏(2005)认为,批评语有两个组成部分——话头语和支持话步。其中,作为批评语的话头主要有以下形式:陈述事实;陈述责任或所期望行为;陈述说教、劝告。支持话步则具有缓冲或加重批评的作用。
2.批评的语言表达形式
批评的语言表达形式有很多种,李耸(2012)认为,汉语抱怨会话中有7种常见的触发情感话语语言手段:否定语、反问句、反讽、元语用评价语等。综合现有的研究,批评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有:
1)句类
从句类上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句类都可以用于批评。这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验证,如:朱湘燕(2004)、陈建祥(2004)、袁周敏(2009)、康林花(2010)及顾小丽(2012)等。但结论稍有不同:袁周敏(2009)认为,句群、非言语行为、祈使句、特指疑问句四种结构占了批评总数的83.15%。顾小丽(2012)指出,抱怨言语行为选择的句类主要集中在疑问句、祈使句、强调句等。而康林花(2010)则有不同看法,认为除祈使句抱怨外,陈述句抱怨、疑问句抱怨、感叹句抱怨均被大量使用,相差不大,而祈使句所占比例最小;疑问句以“无疑而问”性质的反问句所占比例最高,占疑问句的89.2%;感叹句句子表现形式多样,基本涵盖了感叹句的表达方法。曹佳(2010)的观点是:在句法结构方面,多使用祈使句、修辞性疑问句、肯定句和被动语态;在言语特征方面,常使用反问句、表示可能性的词语及调节结构等方法来缓和批评语势,或使用感叹句、情态动词、誓词和情态副词等加强批评语势。
2)句式
不同的批评策略直接影响批评表达的语言形式。朱湘燕(2004)指出,疑问句形式进行批评时,不同的策略在句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如间接警告威胁式批评常使用“吗”“看我……怎么+vp”等形式,而责备式批评一般使用反问句形式。赵三敏(2006)指出,“命令禁止式”的形式标准是“不准、不许、不能、不要”,“警告威胁式”的形式标志是“如果……就”等。康林花(2010)认为,“又字句”“什么+体词”也可以表示抱怨。
此外,直接表示批评的句式还有:“X+也是(的)”(冯媛,2012);“(你)看你v的”(李德华,2010);“看把你+A的”(谢松秀,2009);“都是+NP”(郑娟曼、邵敬敏,2008);“还NP呢”(宗守云,1995;丁力,2002;杨玉玲,2004;郑娟曼,2009等);“哪里是A,分明是B”(黄佩文,2003);“你这VP”(张洪超、尹洪波,2004;张新华,2005;蒋华,2010;严俏,2012);“早不VP,晚不VP”(管志斌,2011)等。
3)词汇
陈建祥(2004)指出,某些词语可以起到强化和弱化批评力度的作用,前者如“这么”“该”等词语,后者如“我觉得”“我说”等词语。康林花(2010)、顾小丽(2012)认为,在词汇选择上,如程度副词、感叹词、詈骂语和称呼语等可以起到加强抱怨程度的作用;面子标记、称谓词、模糊词语等可以起到缓解抱怨程度的作用。
4)话语标记
批评性语言行为研究中,虽然学者很少明确提到话语标记这一表达形式,但在实际研究中涉及到了这一范围。许多学者常把话语标记作为批评话语结构的“修饰语”来列举。如“您看您”“你看看”(顾小丽,2012)等。
此外,语调、重复等也是表达抱怨的形式之一,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四)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研究
1.实施策略
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策略也是关注的热点,但各家给出的策略种类各不相同。
陈建祥(2004)发现,发话者常用的语义策略包括“给出原因”“反语”等14种以及各种策略的合用。但使用的策略因受话者的地位而有所不同。刘惠萍(2004)把抱怨策略分成次于责怪的抱怨等五大类。朱湘燕(2004)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人批评他人时多选择私下场合,多采用点拨式、责备式和评价式三种批评策略。
徐志敏(2005)从话头和支持话步角度分别分析了批评语的实施策略:话头和支持话步所使用的策略各不相同;缓冲和加重批评语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徐志卿(2007)在实施抱怨言语行为的时候,最常用的礼貌策略是消极礼貌策略,其次是积极礼貌策略和直接策略。
袁周敏、朱跃(2007)依据抱怨强度连续统将抱怨策略分为忽略、不抱怨、直接抱怨等7种。袁周敏(2009)又给出了汉语中7种不同的抱怨策略:非责备性话语、趋向性汉语、暗示性指责等。袁周敏指出,汉语抱怨语策略主要集中于趋向性话语、暗示性指责和明确抱怨三种类型。袁陇珍、王小龙(2011)也持类似观点。
康林花(2010)从指称、核心言语行为和辅助言语行为三个层面分析了汉语抱怨的具体策略。其中,指称部分受人称的影响;核心言语行为方面共有陈述事实、否定性判断等9类策略;辅助言语行为部分共有解释原因或交代理由、指出后果等7类策略。
杜小燕(2011)、顾小丽(2012)还列举间接抱怨语的抱怨策略。杜小燕(2011)认为,间接抱怨语的抱怨策略可分为直接谴责、暗示、提出疑问、告诫或是警戒四种。顾小丽(2012)指出,间接批评行为包括暗示行为、点到为止和先扬后抑等5种策略。
2.应答策略
刘惠萍(2004)介绍了应答语的4种策略:接受抱怨、部分接受抱怨、反驳抱怨和无视抱怨。杜小燕(2011)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类似的4种策略,同意式、同情式;建议式;反驳式;零回答、话题转换。
徐志敏(2005)给出了应答语采用的礼貌策略。其中,话头和支持话步使用的策略不同,加重或缓冲应答语的支持话步所使用的策略也不相同。康林花(2010)认为,汉语直接抱怨的应答策略有“听话人道歉、退让或认错”等七种策略。对间接抱怨的应答策略主要有“听话人附和、同情、同意,甚至‘同仇敌汽’”等8种模式。
(五)影响批评言语行为的因素
赵英玲(2003)认为影响语用策略实施的情景变量有如下4个因素: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交际双方是否有契约约束以及期望值/受挫度等。这也得到了袁周敏(2009)、刘静(2012)、王旸(2013)等的支持。此外,高鹏燕(2012)指出,汉语抱怨语存在性别差异。
三、批评言语行为的中外对比研究
(一)批评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对比
赵英玲(2003),朱湘燕、周健(2004),吴淑琼(2005),简正玲(2007)等对比分析了不同民族进行抱怨时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的差异。如:朱湘燕、周健(2004)认为,人称代词使用上,中国人少用“你”;中国人较多使用设问句、反问句;中国人和日本人多使用缓和语。吴淑琼(2005)发现,英汉批评言语行为在使用修饰语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社会距离对汉语批评语中修饰语的影响较大,但对英语批评语中修饰语的影响相对较小。简正玲(2007)指出,汉英抱怨言语行为在表达模式上的相同点有4个方面,即抱怨言语行为的序列、中心言语行为实施策略、辅助言语行为策略、修饰语策略基本相同。不同点有三个:辅助语的位置不同;汉语的修饰语中的称呼语更复杂多样;在句法结构和词汇上,英语还通过使用过去时态来缓解抱怨力度,汉语则有句末语气词“嘛”“呢”“吧”“啊”等减轻说话人抱怨口气的严重。吴淑琼(2003、2005)也对比分析了中英批评言语行为中称呼语、修饰语的异同。
(二)批评语用策略对比
1.实施策略
对不同民族的抱怨的实施策略的对比研究,主要有吴格奇(2002),赖毅生(2004),张琳、王菊娥(2004),吴淑琼、樊葳葳(2004),谭小翠(2005),金宇(2005),黄颖慧(2007),简正玲(2007),袁周敏、朱跃(2007),侯永梅(2009),马晓华(2009)等。他们都指出了汉外抱怨言语行为在使用策略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朱湘燕、周健(2004)发现,中外学生在批评策略选择上存在差异。如上级对下级的批评中,英法组间接警告威胁式、指导型点拨式、提醒型点拨式占70%,日本组提醒型点拨式、命令禁止式、责备式占60%,中国组警告威胁式、提醒型点拨式、命令禁止式、责备式占72%。袁周敏、朱跃(2007)指出:对社会地位高的教授以及知己、朋友和陌生人实施抱怨时,中美大学生抱怨策略的选择都显示出巨大差异。简正玲(2007)指出,汉英抱怨言语行为在实施或退出抱怨的选择、抱怨的表达策略上存在下列差异:当面对冒犯行为或社会上不可接受行为时,汉英文化下的受试都倾向于以言语表达抱怨,但英语受试实施抱怨的频率总体高于汉语受试。同样是表达抱怨,两种文化下的受试在抱怨类型的选择和策略的实施方式上又有所区别:英语受试多选择直接抱怨,且实施策略受社会变量的影响不大;汉语受试退出的频率比较高,且受社会变量的影响很大。
2.应答策略
赵英玲(2004)列举了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公开和非公开语用策略,并对其应答模式进行了分析。简正玲(2007)总结出了汉英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的应答模式。直接抱怨语的应答模式有接受、反驳和无视抱怨三大类,间接抱怨语的应答模式有非实质性回答、同情、建议和反驳四大类。遗憾的是都没有进行差异分析。
3.批评言语行为的文化心理的差异
是什么因素造成汉外(汉语和外语的简称,下同)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呢?从现有研究来看,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社会权力、等级观念。朱湘燕、周健(2004),朱湘燕(2005),袁周敏、朱跃(2007),李娜(2007),简正玲(2007)都分别指出,社会权力、社会距离、等级观念是影响汉外抱怨言语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
2)语境或场合。王瑾(2006)、朱湘燕(2007)认为语境(场合)变量在批评言语行为中对交际策略选择有重大影响力。
此外,李萍、郑树棠、杨小虎(2006)指出,受试群体、抱怨情景、学历状况、年龄大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抱怨话语的严厉程度,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李婷婷(2011)除了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外,还指出了契约关系、说话人的期望值对抱怨策略选择的影响。
朱晓姝(2008)则描写了中美学生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以及对待抱怨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四、批评言语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李琳(2005)对比分析了汉语中男女教师批评语用策略的不同:男教师对公开批评策略的选用频率要高于女教师,女教师对非公开批评策略的选用要高于男教师;在公开批评策略的选用中,女教师更倾向于选用缓和式的批评策略,而男教师则倾向于选用非缓和式的批评策略。
高鹏燕(2010)调查了批评中男女会话风格的规律性和差异性:批评时,男性最常用公开礼貌策略,女性最常用消极礼貌策略作为话头语,男女性都常用缓和语作为支持话步。回应时,男女两性最常用消极礼貌策略为话头语,使用缓和语为支持话步。但具体策略受到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和距离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有人对商务抱怨也进行了专门研究。如:杨莉(2008)研究了基于心理契约违背的顾客抱怨行为;张琪(2008)分析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实施顾客抱怨的态度倾向及其决定因素;亢澜(2008)从印象管理角度研究了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等。②
五、批评语研究述评研究
侯风英(2011)对批评语的定义以及以往对批评语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跨文化对比以及社会语言学与语用学相结合四种研究路向。张丹(2011)通过对国内外抱怨言语行为策略、实施方式等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抱怨言语行为存在的不足后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侧重于汉语和其他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汉语抱怨言语行为,为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一些博硕士论文也都不同程度地对批评言语行为作了综述性介绍,如简正玲(2007)、康林花(2010)、顾小丽(2012)等。
六、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朱湘燕(2002)从对外汉语教学出发,调查了外国留学生运用汉语实施批评的情况,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进行汉语批评语常识的教学以及批评表达方式的分级分类教学。
赵三敏(2006)指出,印尼留学生出现的批评语用失误主要是较多使用“直接策略”中的“命令禁止策略”,且在大部分场合下成为留学生的首选策略。这是由于印尼留学生对相关的中国文化规约不熟悉,对语言使用场合选择不正确、策略选择不恰当,从而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康晓婷(2012)依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的16种“批评”功能项目的表达方式进行补充并分为五大类进行研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各种功能项目所表达的语气及程度。目的是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偏误出现的频率,完善和提高对外汉语“批评”功能项目的教学。
七、关于批评言语行为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关于批评言语行为的研究,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界定了汉语批评语(含抱怨)的概念;分类归纳了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策略(主要集中于实施策略的研究,但应答策略的研究相对薄弱);分析了影响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策略选择的各种因素;对比分析了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不同(实施策略、应答策略、语言模式等),并对造成英汉批评言语行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对比。
同时,批评言语行为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如:“有关抱怨语的研究都停留在对抱怨语定义、分类、先决条件、抱怨策略以及抱怨回应策略的描述上”③、研究对象“范围较窄”、DCT研究方法“语料缺乏自然”④等方面。此外,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现有文献对“批评语”“抱怨语”的研究远远不够,主要表现为:本体研究远远不够。
首先,抱怨言语行为研究多从话语分析、语用学、跨文化对比和社会语言学等角度进行,而缺乏基于语言本体的研究。如:很多研究都提到了批评言语行为所采用的语言表现形式,但只是泛泛而谈,并且多限于句类(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个别句式(“怎么”等)、语气词、指示词等的列举。其实,上述文献所列举的语言表达形式,除少数如“真是的”等之外,大部分语言形式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批评”功能,真正的“批评”功能反而是该形式中所包含的其他词语所赋予的。如很多文献提到的“祈使句”,祈使句本身并不具有批评功能,只有在特殊的语境如“请有耐心一点!”⑤中,祈使句才带有批评意味。再如“如果……就……”,该句式只是一个表达假设的条件复句,本身也无所谓批评,也只有与特殊的词语相结合,才可以表达批评功能,例如:“如果下次再迟到,就不用来了。”⑥可见,这些语言形式本身不具有批评功能,因为会随着语境或变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其次,能独立实施批评而不依赖于语境的语言手段有很多:有词汇层面的,如詈骂语“笨蛋”等;有构式层面的,如“还大学生呢”等;有句类层面的,如反问句“哪有你这样的”等;还有语用标记层面的,如“不是我说你”“你看”等。每一个层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子成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以话语标记为例,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对批评性话语标记的研究较多。主要有:“我说”(陈建祥,2004;耿小敏,2006;刘嶔,2008;李宗江,2010等)、“真是的”(吴青军,2009;王曼,2010;王幼华,2011;李小军,2011等);“你看”(曾立英,2005;姚占龙,2008)、“你说”(曹秀玲,2010;胡文静,2011;管志斌,2011;盛继艳,2013等);“瞧(看)你说的”(李治平,2011;邱闯仙,2010);“不是我说”(卢江,2007);“我说什么来着”(吕为光2011);“不是我说你”(温素平,2007、2011、2011;郝琳,2009;刘文欣,2010;乐耀,2011;郎珺,2011;潘先军,2013);“你看你”(郑娟曼、张先亮,2009)等。
综上,“批评”言语行为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立足于语言本体的研究。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现代汉语批评性话语标记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37]。)
注释:
①为研究全面起见,本文暂不区分“批评”和“抱怨”,下文以“批评”总称。
②转引自康林花(2010),第9页。
③王旸(2013),摘要,第II页。
④康林花(2010),第10页。顾小丽(2012),第5页。
⑤朱湘燕(2002)例,第12页。
⑥赵三敏(2006)例,第27页。
[1]曹佳.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科学报),2010,(3).
[2]陈建祥.汉语语境下批评言语行为的定性和定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杜小燕.试论间接抱怨语[J].科技信息,2011,(4).
[4]高鹏燕.汉语抱怨语的性别语用比较[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耿小敏.“我说”类元语言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顾小丽.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侯风英.汉语批评语的顺应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侯风英.汉语批评语研究述评[J].吕梁学院学报,2011,(6).
[9]侯风英.汉语批评语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10]胡培安.批评的构成性准则和策略性准则[J].修辞学习,2003,(1).
[11]简正玲.汉英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康林花.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3]唐晓婷.对外汉语教学中“批评”功能项目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李琳.试论批评言语行为中的性别话语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5,(5).
[15]李萍,郑树棠,杨小虎.影响中美学生抱怨话语严厉程度的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1).
[16]李耸.汉语抱怨会话中情感话语的多维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7]刘芳,顾小丽.从认知修辞角度看抱怨言语行为的建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18]刘惠萍.抱怨语的语用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4,(2).
[19]芦菲.俄语批评言语行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0]王旸.目的原则下的抱怨语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1]吴淑琼.英汉批评言语行为修饰语之对比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22]解桂秋.批评语与言语行为转喻[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3]徐志敏.批评语及其应答语的话语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4]袁周敏.中美大学生抱怨模式对比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5]袁周敏.论汉语直接抱怨语[J].语言文字应用,2009,(1).
[26]袁周敏,朱跃.中美大学生抱怨策略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4).
[27]张丹.抱怨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8]赵三敏.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批评”语用失误之调查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9]赵英玲.论英汉直接抱怨语[J].外语学刊,2003,(2).
[30]赵英玲.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31]郑娟曼.“还NP呢”构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2).
[32]郑娟曼,张先亮.“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J].世界汉语教学,2009,(2).
[33]朱湘燕.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4]朱湘燕.汉语批评语用策略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4,(1).
[35]朱湘燕.影响批评语用策略选择的文化因素[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2).
[36]朱湘燕.影响汉语批评语用策略选择的社会因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7]朱湘燕、周健.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的中外对比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8]朱晓姝.中美学生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探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
[39]朱晓姝.中美学生对待抱怨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探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8,(2).
[40]Blum-Kulka,S.,House,J.& Kasper,G.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 and apologies[C].New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Norwood,1989.
(刘焱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