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与选题策略

2015-03-01李秋实黑龙江农垦总局广播电视台哈尔滨150036

新闻传播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选题民生

李秋实(黑龙江农垦总局广播电视台 哈尔滨 150036)

新闻热线与热线新闻无论理论界还是大学教科书中,都没有热线新闻这一说,新闻业内也没有热线新闻这个类别,但在实践中,它的存在无可否认。

过去,我们习惯于把新闻分为时政新闻、法制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科教新闻、财经新闻等等,而且一般编辑部也以此来设相应的采访部门。不难发现,每个类别都对应着一个政府部门或行业,记者们主要依靠这些部门或行业来获得新闻资源,并以这些行业或部门的口径发布新闻,计划体制时代的痕迹非常明显,新闻与宣传的界限相对模糊。

不能否认政府渠道新闻的重要性,就像不能否认政府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一样,不管过去还是将来,这类信息的权威性和宏观指导性,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管一种重要性重要到什么程度,都不等同于唯一性。显然,政府信息不应该是新闻的唯一渠道,各地的生活类媒体已在实践中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民间渠道、社会渠道,即: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的特色

1.选题具体化

民生新闻节目的选题比较杂,奇闻异事、刑事案件等都可以是民生新闻的选题,这使得民生新闻节目在观看时会显得“杂乱无章”,而在进行选题时,减少了选题内容的种类,将选题具体化,以受众身边急需关注的事情为主要选题。民生新闻的受众以城镇居民为主,这类受众极为关心身边的生活,对于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格外注意,因此,民生新闻要将受众主要关心的问题作为选题。尽管新闻选题的范围缩小了,但是民生新闻的社会效益却得到了大提高,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也得以扩大。

2.内容重服务

民生新闻的重点在于“服务”,因此在选择新闻内容时就要将“服务”的要求贯彻到底。所谓“服务”,就是将受众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媒体的力量为其解决,从而有效地建立起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共同利益圈。与原有民生新闻相比,不再是只注重将事件曝光,而是为受众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了与受众同利益,受到了受众的喜爱。

3.要素多元化

民生新闻的两大主要要素依然是主持人及记者,不过主持人与记者所担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主持人和记者。现在,很多的民生新闻节目都重点打造主持人,比如民生新闻在实际操作当中,主持人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荧幕上的主持人,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去到新闻现场了解民情,或去到活动现场与群众接触,全力帮助有需到的群众。其次是民生新闻的记者团,同样也要帮忙出力。除了主持人与记者这两大主要要素,在有些民生新闻中还加入了律师团、调解团等新的要素,使民生新闻要素呈现出多元化。

4.形式双重化

传统的民生新闻所起的作用是监督作用,以第三方的视角来对事件进行叙述,而现代民生新闻改变了第三方的角色,变为中间人,参与到事件当中。当记者在采访新闻时,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帮助求助者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选题策略

1.选题策划工作

民生新闻侧重于解决问题,因此在进行选题时,首先要辨别题材是否具有故事性,其次对于有故事性的选题要充分的挖掘更深层次的故事。在选择题材时,要坚持五项原则:一是要有选择地对个体进行帮忙;二是对待贫困,不能单一地提供物质帮助,而是更要想法子寻求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三是了解群众的关注点,通过个体了解群体,从而帮助整个群体;四是在提供帮助时要掌握好尺度,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五是要坚持帮忙到最后。选题完成之后,进行策划时要注重转向“大民生”。

2.注重细节性的内容

民生新闻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因此,为了打造出精品民生新闻,就需要格外注重细节性的内容。在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时,要充分地挖掘新闻对象的感人事件,从而有效地体现出主题;当国家颁布重大政策时,要及时地解读政策,并找出其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加大节目的评论引导,让受众在观看节目时能受到一些启迪;充分利用受众,将受众变为节目的信息眼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并完善群众参与讨论平台。比如通过微博和微信网络平台,让更多群众有了一个说话的平台。老百姓事无巨细,只要有意见,有声音,甚至是节日祝福,就可以籍此平台说出来,大大丰富了内容,也深受大家喜爱。

3.形式新颖多变

在报道节目时,除了常规的叙述形式外,还可以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比如讲故事的形式。同时,如果是直播类新闻节目形态,可以将民生新闻与微博、微信等实时互动平台相连接,使节目的传播空间得到有效拓宽。另外,还可以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来报道民生新闻,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4.扩大社会影响力

品牌建设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品牌活动。民生新闻节目可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以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使群众逐渐熟知该服务类民生新闻节目,从而有效地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打造品牌过程当中,联合社区居委、义工联、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及众多商家,持续举办活动,组织义演,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并现场接受群众报料,为群众跑腿办事。并且,还与当地慈善机构合作,为部分有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支持,观众也可以通过该基金账号为指定特困人员提供资助。同时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需要指出的是,民生栏目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不能是一时兴起,而是要长期坚持,争取每年都能根据市场的需求,举办相应的社会公益活动,而且活动结束后,还要继续跟踪报道活动中帮助的群众的情况,以保持持续的社会影响力及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结论

所谓热线新闻,就是媒体通过面向社会的新闻热线获得信息,然后采写和刊登的新闻。不同的渠道决定着不同的特质,热线新闻明显具有民本特质,它从民众的角度出发,并代表民众的利益诉求,从而使媒体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民生新闻节目站在群众的视角,报道群众所关心的内容,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很好地体现出了民生新闻节目人文关怀的本质。

民生新闻节目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充分结合节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民生新闻报道之路,推动着民生新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民生新闻报道,不是新闻的传统项目,但在转型时期,许多新闻媒体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猫还没长大,狗拿耗子也在情理之中。这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用自己的爱心、热心、关心去做就是了。做得越多越好。■

[1]刘炜.初探帮忙类电视节目发展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2,(09):108-110

[2]关德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提升[J].新闻知识,2013,(01):107-109-8

[3]黄伟.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3,(05):262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选题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