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素质教育中德育的首要位置

2015-0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道德德育

李 贤

(宁江区长宁小学 吉林宁江 138000)

略论素质教育中德育的首要位置

李 贤

(宁江区长宁小学 吉林宁江 138000)

学校德育工作应与家庭、社会相配合,素质教育育德工作应居首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机结合的典型载体之一,随着社会需要应运而生,并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获得长足发展,愈益生动地显示其活力,形成德育工作横向贯通的新格局。

素质教育 德育 首要位置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富裕了,但是年轻一代的道德却下降了,下降到成为严重的问题。日本是这个状况,美国更是这个状况。占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不是经济的发展,而是德育问题。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今天,也有人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这是因为我们有多方面现象表明,教育从根本上涉及到个体内部价值体系的发展。道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乃是由道德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的。一个社会的道德总是由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构成。从社会道德的意义上说,道德是人类的进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的领域。任何人与社会道德都具有双重关系:他既是道德的接受者,又是道德的体现者和创造者。每个人在道德生活中不仅可以做“既有道德”的选择者、理解者、实践者,而且还可以做先进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勇敢地突破陈旧的道德传统、道德习俗和道德规范,为新的道德确定开辟道路,用新的道德理想引导人的精神解放和个性自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

一、明确办学目标

学生家长对子女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遍的心理,然而却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部分家长思想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体现在家庭教育方法上,物质刺激或者简单粗暴的多,耐心细致地关心培养孩子的道德、品格的少。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交给教师负责,自己就一百个放心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少数家长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分数好就满意了,对孩子的缺点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助长了这些学生的“骄娇”二气,使得学生的受挫折、正视困难的心理素质较差。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明确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长的自身素质,使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同盟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方向、同步调地开展,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具体地说,我们把家长学校的办学目标确定在以下两个重点上:一是在指导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方法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大力扶持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及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要强调家庭教育必须注意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二是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把家庭教育的主体集中引导到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方向上,科学地教育子女。[2]

二、营造良好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乃至知识才能增长,无不受到优美、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应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营造适合学生德育发展的育人氛围。

1.优化校园环境。通过墙报、橱窗结合形势安排展出祖国、校园、师生成长篇章,教育学生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创造。环境对人的影响首先是整体性的,学生一进学校所看到和听到的,就会作为一个整体输入大脑,并根据他们各自的注意方向找到对象,然后停留在某一对象上,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整个校园的布局,产生整体美。每天学生进校,环境对学生影响的一般流程图:学校整体环境——每个部分的和谐协调——教室的环境气氛。学生一进校门,见到的是学校操场校园,产生宽敞开阔、空气清新之感;继而看到花红叶绿、墙白地清,产生色彩协调之感;进入教学楼大厅,黑板报醒目诱人,橱窗内容丰富,产生充实自豪之感;踏入教室,窗明几净,小生物生机盎然,产生亲切温暖之感。

2.营造家庭氛围。帮助家长改进教子方法,形成理解、激励的家庭氛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家里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些父母由于生活中的烦恼形成关系不和使学生产生压抑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长不大,一味剥夺学生操作家务的机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感;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产生恐惧感;有的孩子因兴趣爱好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反而受到批评产生委屈感;有的孩子是与老人在一起生活,年龄上的差异,性格上的差异,缺少温馨感。鉴于上述情况,应当一方面向家长推荐订阅《家庭教育报》,让家长从报刊上学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及手段,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地开展学校家长德育的讲座。在讲座中,让家长了解每一个孩子德育的状况,通过家长学校结合及学生的平时表现,具体地讲给家长听,进而又具体地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的德育的内容。[3]

三、创造实践机会

在加强认知同时,还必须注重社会实践。例如:行军。是我们创造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尽管路程不长,但对学生来讲,这项活动却是那么的具有吸引力,因为平时在家里没有这项“生活内容”的。每个学生的肩上背着近十斤重的双肩包,迎着朝阳,唱着歌曲,兴致勃勃。有的学生气喘吁吁,是那样的精神;有的学生已走不动,坐下来了,但还是说不累,能坚持到底。为了进一步磨炼学生意志品格,我们还可让学生加强劳动锻炼。劳动是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途径。经常参加劳动,可使少年产生体谅父母、珍惜劳动成果的丰富情感,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好品格。在劳动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道理。然而,学生对于“辛苦”的体验却是不深的。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场种菜的实地劳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我们可特殊设计一定的悬念。如:种菜需要用什么农具,刚种好的菜要浇水,水从哪里来等等。然后可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都干起来。一部分学生种菜,另外一些学生赶到小河边,用水车推水,然后,一脸盆一脸盆的送到菜地。推水的同学感到吃力,种菜的学生感到腰酸,的确尝到了劳动的“辛苦”。

总之,社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把德育放入教学计划的首位,由此入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努力。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3]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李贤(1962——),女,汉族,吉林省宁江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长宁小学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教育与指导。多次被评为宁江区骨干教师,多篇论文在省、市教育期刊发表。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