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别让聆听缺位
2015-03-01江苏淮安市繁荣小学223001高迎芳
江苏淮安市繁荣小学(223001) 高迎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对话发出的主体,而对于聆听一方却听之任之。殊不知,对话中没有聆听就失去了对话的本质要义。因此,阅读教学应该转变视角,以聆听为原点,引领学生去聆听各种声音,促进学生文本解读的质的飞跃。
一、身先士卒,示范聆听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言论的聆听不仅仅表明了一种态度与尊重,更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即时性生成信息,从而把握点拨引领的教学契机。当学生正在大胆言说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时,教师切不可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发言,造成学生思维的戛然而止,而要鼓励学生静下心来,努力将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教师可以通过声音语言和身体语言,通过亲密的动作和激励性言语,安抚学生的内在心灵,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课堂营造出安全、民主的氛围磁场,实现言语表达与悉心聆听的和谐共生。
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时,学生将“再定睛一看,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中的“啊”字读成了第四声。教师在聆听中及时点评:你看这个“啊”字,读出了惊叹之情。此时,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还可以读成其他声调。有的说读成第二声,可以表达出疑惑和追问的感觉;有的说可以读成第一声。对此,很多学生觉得不可思议。此时,教师则轻轻地抚摸学生的脑袋,鼓励他说:“你可以试试看。”学生读得短促有力,教师以欣赏的眼神示意他说说自己的理解。该生解释:“黄河水如此汹涌澎湃,还有人敢坐在筏子上,吓得惊出一身冷汗,所以声音闷在嗓子里了。”其他学生纷纷尝试后,接受了该生的观点。
显然,正是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解读的悉心聆听,为其他学生树立了认真聆听的榜样,为学生准确感知“啊”字的读音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有效感知。
二、紧扣触点,促进聆听
新课程改革呼吁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向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转变,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点拨与引导职责。这就需要教师深入课堂,不仅要认真聆听学生的言语,掌握学生认知的质态以及对文本的解读程度,更要从学生的言语表达信息中探寻学生即时的思绪与感应,从中开掘出全新的认知衍生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发更为热烈的认知冲突,形成课堂教学的全新高潮。
如教学《三顾茅庐》一文。
生1:从“刘备快步走进草堂”中的“快步”,我看出刘备已经有些着急了。
生2:不对!我有不同看法。
师:别忙,让他把话说完。
生1:刘备毕竟“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有些着急很自然,所以是“快步”,作者写得真实、自然。
生2:刘备已经第三次拜访诸葛亮了,前两次没有见着,这次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醒了,他急于与诸葛亮见面交谈,才会“快步”,这不是着急,而是“求贤若渴”。
师:好一个“求贤若渴”!你们怎么看呢?
生3:诸葛亮具有雄才大略,刘备非常爱惜人才,这匆匆的脚步的确着急,但却不是等得着急,而是对人才的渴望。
生4:也许在刘备心中已经无数次想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境,现在终于时候到了,他能不“快步”吗?这是对人才的一种尊重。
在案例中,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不同的见解直接给出自己的评判,而是让学生沉浸在两者的言论中,在聆听中对比辨析,形成自己的意见。聆听成了学生接受信息,反思自我的渠道,为之后精彩的碰撞奠定了基础。
三、设置情境,启迪聆听
聆听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其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次次扎实有效的训练中形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明确提出聆听的要求和内容,通过词语听写、听后重复、听后复述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提升学生的聆听能力。
例如,在教学《泉城》一课时,教师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圈画出表示泉水特点的词语,或者想象看到的形态或听到的声音。在聆听后的交流中,有的学生表示“虎啸狮吼”读得很有气势,好像已经听到了奔涌的泉水;有的指出了朗读的错误,将“晶莹剔透”中的“剔”读成了“dì”;有的交流了自己圈画的词语,“银花盛开”“白浪翻滚”“明珠散落”等形象地写出了泉水的动态特点。而在学生交流聆听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则根据学生发言的内容给予激励性评价。
学生的聆听渠道蕴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教师明确要求、善于引导、积极评价,都能为学生创设实施聆听的有效情境,促进学生聆听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