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的神话教学漫谈
2015-03-01江苏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224700陈勇兰
江苏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224700) 陈勇兰
神话故事大多有着神奇的人物形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大胆夸张的想象,因此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了满足儿童的阅读需要,特意编排了许多神话内容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让神话故事在儿童心中大放光彩呢?
一、基于儿童,激活想象,再现神话情境
喜欢想象和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的世界里,世上的一切都充满着灵性,他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中尽情地想象。基于这一认识,在神话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境,放飞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神话情境,感受神话的神奇。如,在教学《沉香救母》这一课时,为了突出沉香救母所面临的艰难险阻,教师让学生想象沉香是怎样打败二郎神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说:“二郎神为了阻止沉香营救母亲,故意在沉香行走的路上设置重重障碍,有炎热的火山,有冰冷的河水,有凶猛的野兽……但沉香还是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把母亲救了出来。”……在想象的空间里,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他们借助想象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再现神话情境,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神话之所以吸引学生,是因为它充满神奇和幻想的色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尽情想象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神话的神奇,感受神话的特殊魅力。
二、基于儿童,含英咀华,领悟神话要义
对儿童来说,他们喜欢神话的真正缘由是因为神话能够满足他们内心的意愿,实现与世间万物的对话。在这种对话情境中,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避免不了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体验。如果教师仅仅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入手进行解读,就会使神话失去本身应有的色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立场出发,让学生含英咀华,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神话的真正要义。
在人类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的道路上,神话始终表达古代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的真实意愿。因此,对这些神话的真正要义,教师要在基于儿童的立场,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所反映的真实。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让学生就“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和“狠心的宙斯又派来一只凶恶的鹫鹰……啄食他的肝脏”等句子进行品读,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盗取火种所受的惩罚,体会他高尚的灵魂。与此同时,与宙斯的形象做比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主神利用手中职权对普罗米修斯的折磨与摧残。在这样的品读咀嚼中,学生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感受体会更加深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神话教学中,对神话所表达的主旨教师不应强行灌输给学生,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神话的人文思想。
三、基于儿童,拓展延伸,丰富神话内涵
神话给儿童提供了一片可以自由驰骋幻想的天空。任何民族的神话都和这个民族的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其民族民风和精神本质的重要体现。对小学生来说,教材中有限的神话故事不过是神话王国中的一隅。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地进行神话教学,那么不利于学生对神话故事的追根溯源,无法让神话故事隐含的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效拓展。如,《牛郎织女》一文的结尾处这样写道:“每年农历七月七的夜晚……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明白我国传统七夕节的由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同时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神话传说的完美融合。
在神话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立场出发,以教材为引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神话的乐趣,从而热爱神话,喜欢主动阅读神话。这样,就把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神话内涵,从而使神话教学显得更有韵味。
总之,神话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篇神话其实就是一次神奇的创造。因此,在神话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需要,遵循文体特点,让儿童感受神话的神奇,经历神话的体验之旅,在享受神话的过程中与古人心灵相约,传承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