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学习路障 确保思路畅通
2015-03-01广西横县横州镇龙池小学530300何群娇
广西横县横州镇龙池小学(530300) 何群娇
数学学习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路障,阻碍着学生前进的步伐,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扫清路障,保证学生思路畅通,积累起后续学习的经验。而要想清除学习的路障,就需要将学习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攻克疑点,这样才能使学习之路更加顺畅,也才能使课堂更加精彩。
一、抓住重点,积累学习经验
数学学习不可忽视的是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只有抓住了重点,才能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清除学习路障提供理论的准备。而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掌握知识的结果及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积累起学习的经验,这样保证了学生思路的畅通,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思想与方法,也使学生有充足的能力清除学习中遇到的路障。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运算律”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熟记运算律,并会根据式子的特点选择运算律,从而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学生首先要记清分配律的表达式:(a+b)×c=a×c+b×c,这样在计算时,学生就可以根据式子特点思考是否可以用分配律来计算,从而确保学生清除分配律运用中的障碍。同时对于分配律不仅要会正向运用,还要会逆向运用及灵活地扩展与综合,如计算(40+4)×25是直接运用分配律;计算50×99+50是逆向运用分配律;而计算48×99则需先将 99写成(100-1),计算 12×280+120×72可将其转化为120×28+120×72 或 12×280+12×720,这样都体现出了分配律的运用不能只看一般形式,还需要进行观察与思考,实现一定的转化,将其隐性问题直观化。在学生对整数范围内的分配律全面掌握后,则下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及整式等运算时也就可以轻松衔接,使学习成为无障碍之行。
二、突破难点,开拓思维之路
数学中的难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充分把握题意的基础上,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突破难点。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是本单元的难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直观的实物开始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知,明确每一个面的求法,将体分解成形,实现由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向求每一个面的面积和转化。在此基础上,将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明确每一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对应,这样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在大脑中建立起空间图形。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实际问题中不需要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和,如在包装盒的四周贴上商标,将游泳池贴上瓷砖,用玻璃做一个鱼缸,粉刷教室墙壁等,这就需要学生思考求了哪几个面,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表示。这样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确实是难点,稍不注意就会求错。因此,强化学生对每一个面的求法和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扫清学习障碍的有效方法。
三、巧释疑点,成就精彩课堂
数学教学就是一个解难释疑的过程,对于学生存在的疑惑要及时进行解决,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巧释疑点,可以使课堂更加精彩,释疑的过程也是学生更好地积累知识,大胆探索创新的过程,“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只有在无疑处生疑,才能更全面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时,分数后带不带单位与单位名称的区别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疑点。如将一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每一段长几米?学生产生疑惑,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分数意义理解不透彻,单位“1”的意识还没有建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将一个整体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那么一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而带上单位名称,则直接就是原来已经学过的除法运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从而真正攻克疑点。
总之,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清除学习障碍,积累学习经验,从而保证学习之路畅通无阻的过程。要想清除学习中的障碍,就需要师生合作从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着手,把握住重点,释疑解难,从而使学生学得更扎实,课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