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桂林山水》的“二度美”
2015-03-01冼丽巧
冼丽巧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一小学 广东佛山 528500)
谈《桂林山水》的“二度美”
冼丽巧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一小学 广东佛山 528500)
教《桂林山水》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读——议——总结”为主要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之美,激发对体会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从挖掘“二度美”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层面的思考,分别有四个思考点:标点符号之美、图片之美、学法之美、写法之美。最后阐明个人观点:每篇课文都应该有“一度美”“二度美”“三度美”……教师的视野有多宽,“美”的程度就有多深。
桂林山水 二度美 吃透教材
《桂林山水》是一篇文字优美,谴词造句严谨,语言耐人寻味的文章。作者紧扣桂林水之静、清、绿,山之奇、秀、险,描述了其翠色欲流、千姿百态、温婉而不失气势的特点,课文结构鲜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无限赞美之情。[1]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围绕着课文中的语句,以“读——议——总结”为只主要手段,归纳出桂林山水各自的特点。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之美,从而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通常情况下,师生都停留于文字的感悟,很少往里层思考,更说不上探究了。[2]
一、标点符号之美
文中出现了两处感叹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六个“啊”后面都没有用感叹号,为什么课文不用感叹号而用逗号呢?是用错了,还是另有原因呢?我查找了不少资料,得到的答案可概括为两点:第一,感叹号由于句末,但文中的感叹句并不是结束句。“啊”后面使用逗号,主要是为了引出句子后进一步描述的形容分句。 第二,该句是由几个连续的感叹句组成的排比句。排比句中间一般使用分号表示几个并列的句子,如果插入表示结束的感叹号是非常不适合的。上述两点,都只是从感叹号“表示句末的停顿”的功能提出来的,而感叹号另一个作用——“表示强烈的感情”,则被忽略了。在我看来,课文不用感叹号,恰恰重在后者,不在前者。桂林山水,清秀、静谧,大自然泼绿成山,泼蓝成水,放眼望去处处是岭南山水画,身处山水中,只想静静地呼吸,静静地感受,不想惊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此时,只会低吟小诗,轻抚琴弦,举杯品茗,怎么会“感情强烈地”放声高歌,激昂地吟诵,豪迈地呼叫呢?不用感叹号,显然,是作者用心良苦的。他要读者跟随文字融入桂林的山水中,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那是一种轻舟泛波、影随波动、山水一色、人景合一的人间仙境。有了这样的体会,领会了感叹句符号的妙用,全文的朗读基调,都顺理成章地出来了,学生自然而然地陶醉在如抚琴如轻唱的朗读意境中。为了突出使用和不使用感叹号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
我还设计了如下的朗读内容:
1.峰峦雄伟的泰山真陡啊,一不小心就会坠落深渊!
2.桂林的山真秀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3.波澜壮阔的大海啊,无风也可掀起三尺浪!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通过对比朗读,学生更加清晰地体会到桂林山水的“清、静、绿、奇、秀、险”的特点,而对感叹号的使用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二、图片之美
学《桂林山水》少不了欣赏图片,在教学时,教师以图像为主来展示形象美,欣赏景美。形象生动的画面充分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让学生头脑中构成—幅幅栩栩如生的美丽图画,继而披情入文。但很少教师能在图片上找到学习的切入口。第五套人民币二十元的图案采用了桂林阳朔的黄布倒影。这是一个多亮丽的教学点呀,完全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外拓展设计出一系列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综合性活动!先收集资料,知道现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各币值背景图是哪里;与家长一起探究这个话题,找整套人民币细细观察,认记各图案;再了解这些图案背后的故事;然后在班上交流,甚至可以开一个故事会专门讲人民币背景的故事。[4]
三、学法之美
“桂林”是一个游览胜地。对《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了一节旅游课,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们游览桂林各处名胜地,重点介绍山水的特点。山又以哪里的最为有代表性,水又以哪里的最值得去游赏,配上图片,一一向游客介绍清楚。还可以把当地的风土人情、美食介绍一下,丰富推介内容。作业就是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可以小组合作,可以以家庭为单位,评出最佳旅游方案。这样的学习,又是另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同样,学完课文,有谁不会对桂林山水大感兴趣,不想去游赏一番呢?
四、写法之美
“阅读文章,学习写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课文在写作方面呈现出来的特点易学易仿,作者在描写漓江水时抓住了“静、清、绿”;在描写桂林山时突出了“奇、秀、险”这样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中的秀丽风光,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章结构:总——分——总,学生早已熟知,与上学期学的《颐和园》非常相似。分述部分,先写水,再写山。写水、山部分结构又一样,先对比,再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写三个特点。这样的写作手法与《颐和园》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把相类似的课文联系起来,写景的文章基本结构就出来了,学生觉得写其他地方同样可以这样写,指导写作的目的达到了,课文示范引领的作用很好地派上用场。整体感知课文的写作方法后,进入分段研读,在读中让学生感悟。文中运用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十分优美,可以采用仿照例句写话,如仿写“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的句式练习写话。尤其是用身边的事物进行练习:如:家乡的田野真美呀,美得……,公园的花真多呀,多得……结合课文,相机指导,从整体结构到句子练习,写作的指导收效就明显了。
上述是对《桂林山水》一文的思考。一篇文章,能成为课文,肯定是范文,老师的任务就是把那些应该让学生吸收的知识点找出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他们学习。每篇课文都应该有“一度美”“二度美”“三度美”......教师的视野有多宽,“美”的程度就有多深。
[1]潘大华.生命与自然的融合——读李瑛的桂林山水题材诗[J].阅读与写作,2004年07期
[2]谭惠秋.赏桂林山水有感[J].中国花卉盆景,2004年11期
[3]黎焕颐.桂林情思(组诗)[J].诗刊,1991年11期
[4]邓祝仁.《桂林奇观》[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