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运用想象解读文本

2015-03-01江苏泰州市刁铺中心小学225323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方塘表象想象

江苏泰州市刁铺中心小学(225323) 张 妍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片断】

在教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句诗时,教师原本想让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然后再告诉学生这句诗中所蕴涵的道理。但是在教学时,教师感觉学生的情绪非常好,学习状态也不错,于是就临时改变了这一预设,让学生通过想象自主解读这句诗。

师:诗人朱熹有一天读书感觉有点累了,就漫步到一个小池塘边,清清的塘水引发了他的思考,是哪些景物引发他的思考呢?

生1:方塘、天空、云彩、溪水。

师:你们能说一说是什么样的方塘、天空、云彩与溪水吗?

生2:方塘是正方形的,要不就不能叫方塘了,它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

生3:天上的亮光与云彩倒映在水中,而且在不停地流动,就好像一个人在来回走动一样。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你们能想象一下,方塘里的水为什么会那样的清澈明净吗?

生4:因为没有风,所以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生5:方塘里的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从山上不断有水流下来更换,不像我们这儿的池塘,水都是乌黑的,还散发着臭味。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眼睛来想的,我们能不能用耳朵来想呀?

生6:我已经听到了从源头流出来的泉水的叮咚声,好像在说:“我们快走,给方塘补充水源,要不方塘里的水就变质了。”

生7:我听到了方塘旁边的小鸟叫声,好像在说:“多亏上面的活水流进来,要不我们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水喝了。”

生9:我听到了天光与云影的对话了,他们说:“只有上游不断地有水下来,我们才能有这样的倒影。”

师:那这首诗为什么命名为“观书有感”呀?

生9:作者从方塘流淌着的水想到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让自己永保活力,所以起名为《观书有感》。

【思考】

上面的教学案例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来完成教学目标,为语文教学中如何带着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策略。那么,如何运用想象开启文本解读的另一扇门呢?

一、调动已有表象,激活想象

学生的想象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的脑海中没有想象的前表象,那么他们是没有办法激活自己的想象的。所以,在引导学生想象时,我们要尊重学生脑海中已经存在的表象,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基因。如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方塘为什么会那样的清澈明净时,学生就可以调动已存在的经验,是因为没有风,是因为有活水来,并与自己身边的水进行比较,来阐述方塘的水清澈明净。

二、引导学生思考,有序想象

学生的想象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想到哪说到哪,没有次序,没有侧重点,没有中心,这样的想象也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所以,在组织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发现文本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事物在发展变化中的各种关系,以促进学生进行合理、有序的想象。比如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用眼睛来想象一下方塘,然后再让学生用耳朵来想象一下方塘。这样,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到了方塘的水为什么会这么的清澈明净,进而领悟到只有不断从书中领悟新的知识,才能让自己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三、尊重语文属性,合理想象

语文姓“语”,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尊重语文的基本属性,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美术课或者音乐课。因此,以学生的想象为突破口来解读文本,教师用来引发学生想象的问题就要有语文价值,要围绕文本的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师要找到解读文本与发挥学生想象之间最好的联结点,然后从这个联结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就好比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想象方塘水的清澈明净与源头水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让自己保持活力,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想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原本就不好理解的抽象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方塘表象想象
快乐的想象
表与里
半亩方塘,妙趣横生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观书有感(其一)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观书有感(其一)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透过表象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