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桥”: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言“”意”具象——以《东施效颦》一文教学为例

2015-03-01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226500特级教师姜树华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东施教学要求互学

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226500)(特级教师) 姜树华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与中学阶段的区别何在?笔者以为,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无疑担当着向小学生“引荐”文言文学习的任务,成为中学阶段,乃至更高学段学习文言文的“引桥”。既为“引桥”,就应与“正桥”有别。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言”“意”目标都应聚焦在“引桥”中的“引”字上。

一、言浅意明——文言文教学需要趣味起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没有直接提及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只涵盖在“优秀诗文”的教学要求之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人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在小学高年段选编了少许文言文,其目的显然不是文言文教学“从娃娃抓起”层面的浅理解,理应有上文所提及的“引桥”之意。我们不妨给小学文言文教学目标理清概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产生的时代、基本特点;初步感受汉语言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精炼;初步了解一些历史人物或古代的文化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其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先说说“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学生在五年级已学过这一成语;即便没有学过,大多学生也在课外阅读中读过这个成语故事)。学生们从简述故事到详说故事,调动了阅读储备,为本文学习进行了预热,垫厚了基石,让文言文变得亲切,有趣味。接着,我让学生初读文言文,感受“第一印象”。于是“有一些字我们平时不怎样遇得上”“有很多‘也’这样的字连接一些词”“很多时候用一个字表示一个词,语言很精练”……学生们对文言文的“第一印象”很浅但很真,对文言文“单音节居多”“言简意赅”“倒装语句”等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一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语言背后,而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文言文表面,形成文言文直觉。言浅意明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文言文的时空距离。他们与文言文亲近了,自然易也就喜欢上了。

二、言简意丰——文言文教学需要混沌感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教学要求。第四学段的要求尚且如此,第三学段学习文言文就更应谨慎把控教学深度了。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出发,重在感悟积累,不求一一对译,字字落实,句句确切,只求基本理解,熟读成诵,这是第三学段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在“读出理解”这一教学片段中,依托“学的”理念,给了学生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充分放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对文言文的互学。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内学生互学互助,交流、分享朗读经验和理解词句的方法;然后组与组展开交流,实现组际之间的补充与纠正,达到互学的目的。因为有了“重感性”的文言文学习目标,所以教师不用过于拘泥文言文的准确翻译,只要学生理解相近或相似,就全力尽心呵护,帮助学生一路学习下去。“她读得总体很好,但是我要纠正一个错误,她把‘颦其里’读成了‘其颦里’。”“我想给她提个建议,就是‘之走’的‘走’原本是跑的意思,所以应该读得快一些”“‘坚闭门而不出’这个‘坚’要读重一点儿,我想给她示范一下。”……这里,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生态的、生成的,学生的感觉虽然有些混沌,但这种学习语文的思维状态是极其宝贵的。要苛刻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词句之前,切不可丢却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学理念。因此,何须对译?意译即可!这毕竟是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三、言真意切——文言文教学需要入境诵读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古诗文瑰宝中的一朵奇葩,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受它的影响。很多脍炙人口的古文名句传遍乡野市井,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读,纯是一种无意行为,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习得自觉。“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便没有开口诵读,只要我们沉浸其间,就在“被读”“被诵”中,因为我们处在诵读的环境之中。“读”原本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我国传统语

文学习的精髓。在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打量“眼前”东施的举止。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侧面描写刻骨铭心,更是对文言文言简意赅、情节绝佳留下深刻的印象。街坊邻里对东施的劝说本身就是寓言教学的应有之义。让学生以王大妈、赵大爷、李大嫂等身份对东施进行劝说,较好地体现了“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等课标教学要求。这样,实现学生言语质量的提升。课末以“无标点”“竖行排列”“篆书”等方式呈现课文,使得文化味顿时弥漫了整个课堂,并被学生深深吸入,并在他们心中扎根。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也完成了文言文诵读积累的课标要求。

几千年时空距离,造成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我们只有恰当把握“言意共生”的度,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走上“引桥”的目标,从而直达文言文学习的“正桥”。

猜你喜欢

东施教学要求互学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互学双赢
记得你是谁1
东施整容
东施整容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美丽交换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