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朱熹眼中的王安石
2015-03-01张艳玲
○张艳玲
略论朱熹眼中的王安石
○张艳玲
摘要:王安石历来饱受争议,对其评价有褒有贬。而朱熹眼中的王安石是全方位立体型的人物,朱熹对其优点刻画了很多,但对其缺点也毫不避讳。在《朱子全书》中,朱熹用《三朝名臣言行录》充分展示了王安石的生平,并加以评论,为我们呈现出他眼中的王安石。
关键词:王安石朱熹评论
王安石,又称王荆公,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然而至今文学界对王安石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如《宋史》说他“强辩背理”[1]“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2],而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王安石列居嘉祐四友,“目睛如龙”[3],公正廉明。此外,许多人对于王安石的评价只侧重一个方面,有的人只评价他的诗文,如《漫叟诗话》云:“荆公定林后诗,精深华妙,非少作之比”[4],刘克庄云:“及荆公苏黄辈出,然后诗格极于高古”;有的人只评价他的书法,《墨庄漫录》云:“荆公书,清劲峭拔,飘飘不凡,世谓之横风疾雨”[5],还有更多的人评价的只有他的变法。这些都是从单方面来鉴定王安石,那么就全面观之,王安石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朱熹为我们做出了展示。
《三朝名臣言行录》与《五朝名臣言行录》共同组成了《八朝名臣言行录》,又称《朱子名臣言行录》,三朝为宋神宗朝、宋哲宗朝和宋徽宗朝。既然是言行录,自然是辑录他书而成,包括《温公语录》《涑水纪闻》《郑介夫言行录》《邵氏闻见录》《龟山语录》,等等。但它首尾完整、毁誉俱录,所以在众多言行录中脱颖而出。在《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之二辑录了丞相荆国王文公生平事迹,完整具体、全面客观,刻画出了朱熹眼中的王安石形象。
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有很多优点。首先他是有才的,王安石在宋仁宗庆历二年登进士甲科,“有名于时”,进入仕途,历仕仁宗、神宗、哲宗三朝,更在神宗朝两度为相。朱熹摘引《温公琐语》这样赞赏王安石:“好读书,能强记,虽后进投贽及程氏有美者,一读过辄成诵在口,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措意,文成,见者皆服其精妙。”[6]可见朱熹对王安石文才的欣赏。其次,王安石家庭责任感强烈,朱熹引《邵氏闻见录》云:“王荆公天资孝友,俸禄入门,诸弟辄用之至尽,不问。”[7]朱熹又引《温公琐语》云:“(安石)友爱诸弟,俸禄入家,数日辄尽为诸弟所费用,家道屡空一不问。”[8]朱熹两次摘引相同的事迹,可见对安石做法的认同与钦佩。王安石不仅在物质上关爱兄弟,在为人为官方面也对他们时时刻刻进行监督,引《涑水纪闻》云:“(王安国)为西京国子监教授,溺于声色。介甫在相位,以书戒之曰:‘宜放郑声。’”可见王安石作为兄长对自己家庭责任的重视。另外,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是谦虚清廉的。在刚入仕途不久就“除直集贤院”,安石“累辞”;“召试馆职”,安石“固辞不就”;命他修起居注,安石认为自己是新人,而“馆中先进甚多,不当超处其右”[9],谦虚清廉体现得真实而不做作,故朱熹多次引例,展示他对安石的敬佩。还有一点,朱熹欣赏王安石倔强不屈的性格,引《温公琐语》云:“(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人莫能屈。”“有旨令阁门赉敕就三司授之,安石不受。吏随而拜之,安石避之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安石使人追而与之。朝廷卒不能夺。”[10]倔强如此。又引《邵氏见闻录》记载:包孝肃公请司马光与安石赏牡丹,席间劝酒,“光不喜酒,亦强饮,介甫终席不饮,包公不能强也。光以此知其不屈”[11],可见王安石在倔强当中也体现了他严于律己的高风亮节。
人无完人,王安石有自己的缺点,朱熹对此也毫不避讳。朱熹提到最多的就是安石的任性自执,他引《程氏遗书》说:“介甫不知事君道理,观他意思,只是要乐子之无知。……常要己在人主之上。自古主圣臣贤乃常理,何至如此?”[12]安石最大的毛病就是将自己凌驾于人主之上,因此做出许多任性之事,如朱熹引《涑水纪闻》记载,熙宁六年十一月,有官吏不附新法,安石要加罪惩罚,神宗不许,安石再三争辩,神宗终不许,“介甫不悦,退而属疾家居。数日,上遣使慰劳之,乃出”[13];安石进行经济改革,“宗室及诸军不乐,有怨言”,神宗欲罢之,安石随即发怒,卧床不出,直到皇上主动讲和,乃起。[13]再引《上蔡语录》记载:“(安石)尝上殿进一劄子拟除人,神宗不允,对曰:‘阿除不得?’又进一劄子,拟除人,神宗亦不允,又曰:‘阿也除不得?’下殿出来,便乞去,更留不住。”[15]其任性如此!人主终归人主,臣子理应遵从,即便才华高超、能力超群,若不懂得如何事君,终究会马失前蹄,所以后来安石两次罢相也不出人意料。朱熹多次引例说明安石任性自执,表现出了他对安石此种行为的反感。
朱熹还记载了王安石其他的缺点,如他引《邵氏闻见录》云:仁宗组织赏花钓鱼宴,安石将鱼饵食之尽,仁宗对宰辅说安石乃“诈人”也,安石记在心上,后作《王荆公日录》多次鄙薄仁宗,而且连带当时的大臣富弼、韩绮、文彦博也为其所诋毁,[15]可见安石的心胸狭窄。又引《涑水纪闻》资料说神宗“以外事问介甫”,介甫以君臣应该互相推心为由,诱神宗说出告密者李评,最终将李评“挤而逐之”[17],再次体现了安石的狡猾以及心胸狭窄。安石因任性而称病不出,直至神宗派人慰问,他才出门上朝,趁机上奏“擢章惇、赵子几等,上喜其出,勉强从之。由是权益重”[18],其奸诈如此。朱熹引例说明安石如此多缺点,一方面体现出朱熹对王安石的某些所作所为心存不满,另一方面也将王安石的形象描绘得更加立体丰满。
另外,从朱熹的摘录当中也可以看出朱熹是爱护同情王安石的。他引用《邵氏闻见录》为王安石变法产生的不良后果作辩护:王荆公所变之法都是他在明州鄞县做官时的所行之法,鄞县因此大治,“然荆公知行于一邑则可,不知行于天下不可也”,且“荆公与司马温公皆早贵,少历州县,不能周知四方风俗”;另外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他所用之人“多刻薄小人,急于功利”,最终导致变法出现许多不良后果,百姓反而生活更艰难。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客观以及他人身上,可见朱熹对安石的爱护之心。同时,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是可悲的,他引《东轩笔录》详细记载了王安石如何提拔重用门人吕惠卿、却最终被吕惠卿无情背叛的整个过程,侧面体现出朱熹对于安石因用人不明而遭陷害背叛的同情。安石之子王雱“时已病”,吕惠卿被治罪之时语连王雱,雱因此忧愤而卒。王雱是安石次子,更是安石的左膀右臂,安石“更张政事,雱实导之”[19]。“一日凤鸟去,千年良木摧”,儿子的去世对安石打击甚大,且子为徒所害,悲痛之情更加可想而知。朱熹引用资料将安石晚年的失子失徒过程记录下来,同情怜悯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安石为振国运而进行变法,最终却与多位故人绝交,“荆公、温公……二公平生相善,至议新法不合,始著书绝交矣”,“钱景谌者,忠懿王孙,师事康节先生,旧与王荆公善。后荆公用事,论新法不合,遂相绝”,故人相继绝交、门人无情背叛、儿子英年早逝,三重悲剧加之于身,怎能不让人心生同情?或许是因为同情,所以朱熹才会对王安石多加爱护吧。
在朱熹眼中,王安石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他是有才、谦虚、英勇不屈的一代名相,同时他也有任性、狡猾、奸诈的阴暗一面。正是由于这种全面客观的记述方法,《朱子名臣言行录》才能成为一部文学历史著作,为我们后人研究古人提供了可靠全面的资料,也正因此,我们才能对王安石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注释:
[1][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546页。
[2][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550页。
[3]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页。
[4]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86页。
[5]张邦基撰,孔凡礼点校:《墨庄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页。
[6]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37页。
[7]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55页。
[8][9][10][11]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37页。
[12][15]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52页。
[13]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页。
[14]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46页。
[16]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38页。
[17][18]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页。
[19][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551页。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刘克庄.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陈善.扪虱新话[M].上海:上海书店,1990.
[5]卢国龙.宋儒微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张艳玲山西太原山西大学文学院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