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探究活动 激活数学思维
2015-03-01江苏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224700单国友
江苏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224700) 单国友
开展探究活动 激活数学思维
江苏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224700) 单国友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合理展开探究活动,将会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数学思维
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重在引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实践证明,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会呈现出一种空前活跃的状态,进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开展探究活动,进而使其真正成为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大助力呢?
一、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的问题可以有效引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思想注意力集中,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就可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144×5与44×15有什么区别,从而得出144×5要用5和144每个数位上的数相乘,44×15则要用15中的5先分别与44每个数位上的数相乘,再用1与44每个数位上的数相乘,乘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并把两次相乘的结果加起来。最后,再出示144×15,并提出问题:“从题目中你可以读出什么信息?这个习题与以前所学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或者两位数乘法有什么区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144×15,并把解题思路说给其他同学听,从而有效激活了学生思维。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没有采用常用例题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这样教学,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与自豪感。
二、共同参与,合作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单凭学生的个人能力很难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又与“满堂灌”没有什么区别,不能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小组合作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2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借助《百数表》让学生从中找出3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就3的倍数进行仔细观察,并运用加减乘除等学过的数学运算探究3的倍数具有哪些特征。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提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为了验证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100以内3的倍数特征展开合作探究学习,有人验证20以内的数,有人验证20到50之间的数,有人验证50到80之间的数,有人验证80到100之间的数。最后,学生在合作中通过正反两面验证得出了3的倍数特征。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对3的倍数特征的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人人动手动脑,集思广益,合作探究,充分体现出了团队合作精神在探究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
三、动手实践,体验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思考、体验,在建构中完成新知的学习。
如在教学苏教版综合与实践课“怎样滚得远”这一章节内容时,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圆柱形物体在何种情况下才能滚得远,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我采取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究的学习方法。首先,让学生准备好圆柱形物品、卷尺、斜面等教学用具;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并思考物品滚得远与什么有关系,以及对于同种物体来说,在30度、45度、60度的斜面上,哪种情况滚得远。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纷纷动手实践,在做一做、量一量中得出了对同种物品来说在45度的斜面上滚得最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总结,说说物品滚得远都与哪些条件有关,因为有了前面动手实践的基础,学生很快得出了与物品质量、物品所处的高度以及坡面的光滑程度等有密切的关系的结论。
从这个教学课例可以看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探究热情,而且对物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滚得远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热情,有效培养了学生在条件不断变换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的方式还有许多,如果想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就需要教师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彰显出数学课堂的无限魅力。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1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