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

2015-03-01焦瑞

亚太教育 2015年28期
关键词:纽曼认识论杜威

文/焦瑞



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

文/焦瑞

摘要:从时间脉络来看,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高等教育目的。有时是单一的,而大多时期是多种教育目的并存,不同的哲学观点侧重高等教育的不同功能,引导高等教育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本文则从不同时期的哲学基础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目的;哲学基础

自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以来,人们更加关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轴心机构”的地位也愈益彰显。作为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等等的理解和把握便负有特殊的使命。从哲学角度出发,不同的哲学观在不同的时期则导致了不同的高等教育目的。

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提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强调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人们因为闲逸的好奇追求高深知识。而强调政治论的人则认为,高等教育探讨高深学问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高深学问对国家有深远影响。

认识论的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交替的在美国的高等学府中占据统治地位。建国初期,主要以政治论为主导,这时候的学院和大学主要是精英教育。美国高等教育办学目的与学校功能的另一重要发展是研究型大学的兴起。1876年,在德国大学思想和办学模式的巨大影响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办。美国效仿德国,这时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根据。到19世纪末,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在美国大学并存。

以二战为分界线,二战前是政治论和认识论的并进时期。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是政治论哲学的主导时期。由于在二战期间以及二战后,美国大学以及科技成果为美国的经济政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用主义哲学盛行于美国。政府提供资金,大学提供政府需要的知识、人才和服务,高等教育与政府的密切关系成为必然。二战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20世纪70年代至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哲学观点,即资本论哲学。资本论哲学强调高等教育为“消费者服务”,由于许多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出现和增加。传统高等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资本论哲学是一种完全面向市场需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从这样的高等教育哲学出发,高校应该是一个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机构,无论什么课程,只要有人想要学习,就应讲授,高等教育不应拒绝任何有需要的消费者。

在纽曼《大学的理想》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目的的哲学取向,英国传统大学是传播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圣地,科学研究成果均是在大学外的机构取得的。纽曼坚持教学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在书中可以总结出纽曼所认为的大学目的是:“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是教学的场所”,运用自由教育为社会培养绅士。

赫钦斯,著名的大学校长。其教育思想在任芝加哥大学校长之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育哲学思想更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热爱教育事业,所以常常对大学课程、学分、培养理念乃至社会观念进行多方面的批判。他批评道:“我们对进步的错误认识,使我们将经典著作和文科排除在课程之外。”这种批判对于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是必需的前提。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布鲁贝克、纽曼、赫钦斯的哲学思想,还有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不得不提,西方教育哲学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杜威。杜威的哲学思想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杜威哲学的逻辑起点是自然,归属是社会实践。他的哲学思想都体现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其主要哲学思想有四个:“其一,实践哲学的观念。其二,进步和民主的信念。其三,现实主义的考虑。其四,实验主义的方法”。正是这些新颖的教育哲学主张,掀起了美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家,所以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改造生活。

反观西方,从我国人才培养来看,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反的路。中国的大学过于由政府主导,大学之间没有实现充分竞争。政府要面对所有的大学,就只能设立统一的规则、标准结果是所有的大学都向同一个标准收敛。在这样的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想而知,这与我国大学所标榜的高等教育目的全然不同。我国高等教育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危机感,要认真分析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利弊得失,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抓住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站在哲学的高度,紧密联系实际,提出新的理论和对策建议,培养出真正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并为社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才和科技。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光迅.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6 (12) : 22-26.

[2][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陈学飞.试论美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功能[J].外国教育资料,1996 (06) : 72-78.

[4]杨红霞.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1) : 96-100.

[5][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顾建新等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864.

[6]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省思[J].中国教育科学,2014 (02) : 93-125.

[7]张维迎.探寻大学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北大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03 (23) : 11-13.

[8]刘献君.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 (08) : 1-8.

[9]张云,余源培论杜威教育哲学的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 (04) : 22-29.

[10][美]赫钦斯著,任钟印主编.民主社会中教育的冲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焦瑞(1990-),女,汉族,陕西西安,教育学硕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0-0105-01

猜你喜欢

纽曼认识论杜威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涂在墙上的财富
杜威归来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