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2015-03-01何远祯
文/何远祯
新会计制度下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文/何远祯
摘要:就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领域整体研究状况而言,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方面的研究尚处探索阶段,函需构建一套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相衔接!规范!全面且可操作性强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本文结合某工程大学教育成本核算案例探讨了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关键词:教育;核算;成本;效率
对于高校教育成本的界定,我们需要从会计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两个方面去全面认识。高校教育成本是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成本的子系统,在会计学视角下,它也需要有精确的核算过程,但它的核算范围较广,除了包含本质上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产生的资源价值,还包含了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主体的各项支出。在经济学视角下,高等教育成本仅仅只包含了教育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价值。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新会计制度性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介绍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关解决对策,并且通过案例详细介绍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流程体系。
一、新会计制度下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
1.新会计制度下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国家教育政策更加开放,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也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各高校出于对学校本身的发展考量,可以更自我的探索先进的教育模式来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学校的深度发展往往需要庞大的经济支持,但由于许多高校多年来过分依靠政府,自主权的行使并没有在高校建设发展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反而由于自主权的增加,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造成了高校对于资金利用效率的降低,将资金应用于一些“面子工程”,忽略了教育本质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氛围中,更有一些高校的贷款总额不断飙高,陷入不良贷款的恶性漩涡,甚至屡有高校破产事情发生。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来了我国高校对于经费的支出预算控制水平不高,成本核算不严,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在学校资金运作过程中的前瞻性不强。更深层次来说,这些问题应该归咎于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关系。2009年,国家发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下简称《制度》)的通知,明确表明了国家对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视。征求稿虽然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上进行了一部分的改善,但在征求稿试运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1)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的账务处理
新《制度》运行之前,普通高校主要采用的类似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不进行计提折旧摊销,无法将固定资产在教育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价值损耗体现出来,并且将固定资产隔离与教育成本体系之外,大大影响到了高校教育成本的真实性。
(2)仅对支出进行核算,忽略教育成本核算
多年来,高校的运维大多依赖于国家,经济意识较为淡薄,基本认为学校不会破产,在这种思维模式下,高校对于教育核算缺乏推动力,同时对于核算实务也极为生疏,考虑的方面也极为浅薄。在实际核算工作主要体现为,仅对支出进行核算,而没有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
(3)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严重制约着教育成本核算,主要体现在对收入支出的确认方面上。一定拿发生现金的教辅,不管是否属于本期,都会在记账凭证中得到体现,而未发生现金的交付,大多不做记账处理。这样就会造成教育成本核算中,成本数据采集信息的失真。
2.产生问题现象的原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制约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于以下几点:
(1)高校缺乏成本意识,核算动机不足。许多高校习惯依赖于国家与政府的支持,不考虑资金的利用效率问题。由于高校是非营利性机构,不像普通企业生产活动,有着明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因而高校对于成本的控制意识不强,而高校的教育成本也无法直观的用经济价值指标量化的显示出来,更容易造成高校对成本核算的忽视。
(2)会计制度改革不够深入,新《制度》虽然在本质上颠覆了旧有制度的观念,针对高校的会计核算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一些补充说明,但改革不够深入,仍旧不能更好的完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形成专门的核算体系。
(3)对于高校教育会计制度和政策的研究略有滞后
新《制度》(征求意见稿)已发布多时,社会各界对于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虽有增加,但是对于制度的制定、出台却有些滞后性。再者,国内学者对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暂无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多是对于旧有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并主要讨论有政论性的问题,学术研究也略有迟滞。
3.优化对策
(1)提升成本观念重视程度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生产经营中自然更在乎成本控制。高校虽然是非盈利是机构,但教育成本控制仍旧是十分重要的。想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首先需要提升高校各级管理者对于成本观念的重视程度。
(2)设立教育成本核算研究机制,制定标准成本
国内学术界对于教育成本核算已经有一定的成就,但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当然,这种深入发展首先需要国家政策的辅助,建议政府设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机制。
二、高校教育成本体系研究
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现阶段,普通高校对于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双轨制核算,基于普通高校多采用收付实现制对教育成本核算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许多学者提出了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现行收付实现制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转换。双轨制核算增设了“公共费用”、“预提费用”、“教育成本”等项目,将总账科目与明细账科目联系起来,促使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教育支出核算有所结合。另一种则是单轨制核算方式,高校在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中均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在“教育成本”的科目下,按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实务,实施教育成本核算。
2.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一般流程
目前普通高校教育成本可算一般流程可分为:①获取高校财务和非财务资料,所有资料主要是从普通高校学校财务部门取得,主要资料类别包含:汇总数据和明细数据。科目大致包含:设备资本性支出数、补助支出数、人员经费支出数。②确定成本核算范围、对象、核算周期。③设置教育成本可算科目,这种科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教育成本核算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需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完成对事业支出数据的转换。④记录、归档、分配、核算⑤编制教育成本报表,教育成本报表的编制十分重要,它能够明确反应审核周期内教育资金的支出情况以及成本水平,是教育成本核算的实质体现。编制报表包含:教育成本总报表、学校人均教育成本报表和专业人均教育成本报表等。流程图可见下图2.
三、某普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实例
以某工程大学2011-2012年度的实际资料为例,详细介绍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方法和流程,以期能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一定的帮助。
(1)财务资料与非财务资料的获取
资源来源来自于该校的财务部门的会计资料。
财务资料如下: 2011-2012年学年度该工程大学总支出67,123万元,其中在职人员工资和津贴经费支出35,198万元,补助支出18,451万元(没有发生货币类型的住房补贴支出),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0,179万元,资本支出3,295万元。
其中公用经费科目包含了学校内行政管理和教育服务的公用经费,如:水电费、培训费、印刷费、交通差旅费等等。补助性支出主要包括退休费、生活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等。资本性支出主要包含设备购置支出和建筑修理支出等,其中设备购置需要按照设备的使用年限以及类别计算折旧费,计入教育成本,修理支出则按照专业学生学年制摊销计入教育成本中。
非财务资源如下:该校建于上世纪70年年代,属于省级大学,学校的发展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该校的组织机构由行政单位、教学单位、党群组织、后勤单位、教辅单位等组成。
(2)教育成本对象以及核算周期的确定
核算周期定位一个学年度,不再按月估计教育经费,核算对象是该高校的整体,不再按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细分。核算演示总支出报表分为:人员经费支出、补助支出、公共经费支出、资本性支出四种,计量单位为“万元”。
(3)教育成本核算科目设置
单独核算的科目设置为:养老保险费、教育成本、预提费用、人才引进费用、待摊费用、累计折旧、间接成本、在建工程等。
(4)记录、归集、分配教育成本实施步骤
第一步:获取教育成本的支出明细表和固定置产折旧表格式(如表1所示固定资产折旧表)还应该明确划分出不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项目,保留设定的成本支出项目。
表1 某工程大学固定资产折旧表 单位:万元
第二步:将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分为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支出
第三布:将计入本期教育成本的支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第四步:核算不计入本期的间接成本,通过归集和计算,最后将各单位应计入本期的全部成本转入各单位教育成本明细账和间接成本明细账。
第五步:养老保险支出模拟计算
(5)教育成本核算
经过上述步骤,计算出某工程大学各学院单位教育成本汇总表格,如下图2所示。并根据计算结合编制报表。最终计算该学校生均教育成本为6千元。
表2 某工程大学2011-2012年教育成本汇总表(单位:万元)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查道林,毛双梅.对高校会计确认原则选择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4,(6) : 31一33.
[2]陈东等.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8) : 25一27.
[3]陈冬平.高校学生培养成本课题研究报告= R].南京农业大学,2003.7.
基金项目:校级重点课题“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探讨”(ASA14-03)之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远祯(1972—),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工商管理硕士,阿坝师范学院,副研究员、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0-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