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行为模式在家庭教育中应考虑适用性
2015-02-28吕传彬
吕传彬
【案例】
廷沛的爸爸是军人,家族里有好几个长辈也都是职业军人,可以说是军人世家。“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这句话几乎成了家训。
长幼有序、孝顺服从、尊师重道,这是廷沛的爸爸最为重视和遵循的伦理规范。由于廷沛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妹妹的身体也比较孱弱,爸爸从小对廷沛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期待他将来能子承父业,在部队谋得一份安稳的工作。
因此,当廷沛稍有忤逆,或者成绩不理想被老师抱怨时,爸爸就对他施以“体能训练”——伏地挺身、仰卧起坐、单杠、爬竿等,都是基本的训练项目,几乎每两个礼拜就会有一次。通常是爸爸放假时,带着廷沛到学校操场,消耗完所累积的训练时数。假如碰到廷沛生病或体力不济,无法执行体能训练,那就以禁足一个礼拜来代替。
每次到了爸爸预计回家休假的时间,廷沛就躲得远远的,借故要住在外公家。这些状况妈妈看在眼里,多次跟爸爸沟通都没有结果,反而被爸爸教训一顿,妈妈也充满了无力感。爸爸甚至对外宣称,他从来不打小孩,常跟孩子讲大道理,这是种“爱的教育”表现。
最近老师跟妈妈提到,廷沛其实是个很乖的孩子,平常也专心听课,但是成绩依然没有起色。只要谈到跟爸爸相关的话题,或爸爸快要放假,廷沛就会心情不好,上课时常常心不在焉,甚至偷偷哭泣,这样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妈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写信给心理咨询师,请教该如何改变现状。
【解析】
军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为了战时保家卫国所编制的团体,所以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教育军人的逻辑,不见得能全盘套用到一般的人际互动情境中,包括亲子关系。此外,上司对部属、老师对学生、警察对民众……如果父母把职业上的行为模式带到亲子关系里,一定要考虑其适用性。
由于每个人性格各异,家庭环境也不尽相同,教养方法本来就要常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调整。因此,整体来说,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起点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不断检视我们使用了什么方法,最后孩子有没有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前进。
譬如,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最早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家长都会开始附加许多社会的价值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最好文武兼备,结果导致大家都很有压力。
又譬如以廷沛来说,爸爸跟他的关系越不好,越容易让廷沛对军职排斥,这并非爸爸心中的期待。只处罚不鼓励,又以体能训练作为处罚的主要手段,那么很自然会减少廷沛进行体能训练的意愿,这可能也跟爸爸的预想不同。此外,一次就禁足一个礼拜,廷沛就少了出外走动、锻炼体魄的机会,这更是一种前后矛盾的教养策略。爸爸对妹妹的要求似乎跟廷沛不同,也可能让廷沛有被偏心对待的感觉。
由于爸爸的职业性质决定他长时间不在家,其实教养廷沛的责任主要还是由妈妈来承担。如果没有妈妈更为积极的协助,短时间内,廷沛的状况很难得到改善。
【建议】
针对廷沛出现的状况,建议妈妈试着采取下列步骤进行补救:
第一,帮助廷沛表达自己的心情。廷沛可能不敢面对爸爸,建议用写信的方式,引导廷沛把所有想说的话写成文字。除了平常的心情,也可以写写廷沛自己对生涯规划的想法。让爸爸对廷沛的个性与想法多些了解,也有助于爸爸的自省。
第二,找跟自己想法相近的长辈谈谈。妈妈跟爸爸沟通不畅,可以跟了解爸爸的长辈讨教,说明目前廷沛所面临的困难,说不定长辈能一起帮忙沟通,让爸爸多站在廷沛的立场上想问题。
第三,多表达对廷沛的支持。廷沛的专长不见得就是体育运动,妈妈可以多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多听听廷沛的心里话,让廷沛跟妈妈也有一定的独处时间。
第四,让廷沛多理解爸爸。妈妈可以营造父子正面互动的机会,例如:请廷沛准备父亲节礼物,跟廷沛多谈谈爸爸的优点,爸爸对孩子的关心与付出,还有爸爸的职业特点,以及对教养的影响等。
亲子间多些对话,就能增加理解,如此便有助于双方的调整,让彼此的爱更自在一些。
【编辑:吴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