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立地条件红豆树幼苗生长情况研究

2015-02-28林雄平蔡自泽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宁德苗圃

林雄平,彭 彪,蔡自泽

(宁德师范学院生物系,福建宁德 352100)



不同立地条件红豆树幼苗生长情况研究

林雄平,彭 彪,蔡自泽

(宁德师范学院生物系,福建宁德 352100)

[目的]研究不同立地条件红豆树幼苗生长情况。[方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红豆树苗的生长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Ⅱ级立地条件的红豆树苗比Ⅲ级立地条件的红豆树苗生长速度快,状态更加优良,平均地径差距达到了0.1 cm,平均株高差距达到了4.428 cm;Ⅱ级土地的种子萌发率为95%,Ⅲ级土地中,其种子萌发率为71%。红豆树幼苗生长处于先快后慢的生长模式。[结论]洋中基地的红豆树苗比学校实验苗圃的红豆树苗生长更好。

红豆树;育苗;立地条件

红豆树(OrmosiahosieiHemsl. et Wils.),别名鄂西红豆树、花梨木、红宝树、黑樟、红豆柴、胶丝、樟丝(福建)、宝树(江苏)等,蝶形花科红豆树属半常绿乔木或落叶乔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其根与种子入药、树姿优雅,是很好的庭园树种。其木材叫作“花榈木”,是红木家具用材,国家标准5属8类33种红木之一。

由于野生红豆树资源的不断减少,使得人工种植红豆树技术不断发展,但目前红豆树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种子来源少、幼苗培育难、人工林早期生长缓慢等问题,影响了红豆树的规模发展和高效栽培。该研究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的土地进行育苗结果对比分析,探索更加适合红豆树苗生长的立地条件;通过对红豆树苗3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红豆树种子发芽后3年内的生长规律,从而为种植优质红豆树苗木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苗圃地概况实验苗圃地位于宁德师范学院内小山丘,海拔90 m,山丘上环境污染少,阳光充足,缺乏水源,主要靠天然降水。苗圃地势平坦,土壤以酸性黄心土为主,土壤厚度较薄,腐殖质少,在土地质量分级中属Ⅲ级土地。

洋中红豆树基地海拔340 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经多年的循环利用,基地地势平坦,水肥丰富,土层厚,腐殖质丰富,属于田土。在土地质量分级中属 Ⅱ 级土地。

1.2 种子来源及种前处理红豆树种子采集自宁德飞鸾白马山国有林场。采种的母株生长良好,枝繁叶茂,种子优良。选择200粒健康饱满的红豆树种子,将种皮割破,不能伤及种脐,放入烧杯中加满水浸泡12 h,备用。

1.3 播种与培育播种时种子胚根朝下放置,各株间距15 cm×20 cm。播种后,覆土5 cm,浇透水并在其上覆盖新鲜稻草,保持苗床湿润,干旱时要对苗床进行喷灌。播种后要加强苗圃的田间管理,及时做好雨天清沟排水和干燥天气的浇水保湿工作。经过40 d左右,红豆树出苗。红豆树苗出土后即需要搭盖遮阴棚进行遮阴,透光度约为50%。阴天、晚上收起遮盖物。红豆树苗生长期间,杂草过长时需进行除草工作。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原则,保证红豆树苗正常生长。

1.4 数据采集在红豆树出苗后的第70天统计出苗率并从红豆树苗中随机选出30株进行第1次数据采集;当红豆树苗生长1年后在未调查过的树苗中随机选择30株进行第2次数据采集;在红豆树苗生长2年后再从剩下未调查过的树苗中随机选择30株进行第3次数据采集。

1.5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97-2003 软件和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立地条件红豆树种子萌芽率比较将学校实验苗圃与洋中红豆树基地的红豆树苗萌芽率进行对比,发现在洋中红豆树基地中的红豆树种子萌芽率为95%,而学校实验苗圃中的红豆树种子萌芽率为71%。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红豆树种子的萌芽率存在明显差异。

2.2 不同立地条件红豆树苗各生长性状比较由表1可知,洋中基地中的红豆树苗各生长量比学校实验苗圃中的红豆树苗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从表1可知,由于播种苗圃的不同,红豆树苗地径和主根粗存在显著差异。洋中红豆树苗平均地径比学校实验苗圃的红豆树苗地径粗0.1 cm;洋中红豆树苗平均主根粗比学校实验苗圃红豆树苗主根粗大0.194 cm。而各试验地的株高和主根长没有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洋中红豆树苗比学校实验苗圃的红豆树苗生长得更加良好。

表1 不同苗圃地对红豆树苗各生长量的影响 cm

注:用均值比较独立样本T分析,①表示洋中基地,②表示学校试验苗圃,*表示P<0.05,存在显著差异。

2.3 三年中红豆树苗生长性状对比从表2可知,第2年红豆树苗各生长性状与第1年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地径的生长量为0.588 cm,株高生长量为27.136 cm,主根长生长量为34.963 cm,主根粗生长量为1.127 cm。在第1年中,红豆树苗的径高比为4.52%,第2年红豆树苗的径高比为2.60%。通过比较可知,生长第1~2年,红豆树苗径高比不断减小,株高快速增长,地径加粗速度相对较缓,此时红豆树苗处于快速生长期。

表2 三年中红豆树苗生长性状比较 cm

注:用均值比较独立样本T分析,**表示P<0.01,存在极显著差异。

第3年与第2年相比生长性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第2年的径高比为2.60%,第3年的径高比为2.68%,2年的径高比相差小,表明红豆树苗株高相对生长比例减小,地径相对生长比例变大,木质化的程度加深,这时应添加化肥以促进红豆树苗木质化。

3 结论与讨论

(1)冯建国等[2]对红豆树种子进行机械破皮高温浸种处理,红豆树苗的发芽率为96.7%,比热水浸种处理高14.7%。王雅飞[3]在进行机械破皮浸种对红豆树种子萌芽率的影响研究中,总结出红豆树种子在常温下长时间浸种,种子很难吸水萌发。而该试验中洋中的红豆树种子只进行机械破皮,在常温下进行浸种处理,发芽率高达95%,树苗生长良好,说明在进行种子育苗红豆树时,对种子进行机械破皮、常温浸种能够保证红豆树苗的发芽率,保证种子健康生长。

(2)甘国勇[4]对不同立地质量红豆树人工林造林效果分析,得知红豆树生长环境对其生长量的影响大,Ⅰ、Ⅱ 级立地林分的胸径、树高、立木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比Ⅲ级立地林分生长量大。Ⅰ 级立地和 Ⅱ 级立地的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Ⅲ级立地增加了37.5%和18.8%;Ⅰ 级立地和 Ⅱ 级立地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Ⅲ级立地增加了 47.2%和25.0%。该试验对洋中Ⅱ级立地的红豆树苗和学校实验苗圃Ⅲ级立地的红豆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洋中Ⅱ级立地的红豆树苗比学校实验苗圃Ⅲ级立地的红豆树苗地径平均生长量增加了36.5%;主根粗平均生长量增加了52.2%;株高平均生长量增加了73.1%。由此得出,选择Ⅱ级立地条件种植红豆树苗会比较好。

(3)汤良智[5]在红豆树育苗技术及苗高生长规律研究中,着重研究了红豆树苗从种子萌发和1年内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株高生长呈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节律。该试验对3年中生长的红豆树苗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得出红豆树苗在第1~2年处于生长快速期,之后生长速度减缓,基本符合汤良智拟合的苗高生长曲线。

[1] 树木学(南方本)编写委员会.树木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215-217.

[2] 冯建国,季新良,何云芳,等.特种经济高档用材红豆树培育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5):93-95.

[3] 王雅飞,杨敏.机械破皮浸种对红豆树种子萌芽率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1,32(6):97-98.

[4] 甘国勇.不同立地质量红豆树人工林造林效果分析[J].福建热作科技,2011,36(1):8-11.

[5] 汤良智.鄂西红豆树育苗技术及苗高生长规律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3):128-130,201.

Study on Growth Condition ofOrmosiahosieiHemsl. et Wils. Seedling in the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LIN Xiong-ping, PENG Biao, CAI Zi-ze

(Department of Biology,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Objective] The growth condition ofOrmosiahosieiHemsl.et Wils. seedling was studied. [Method] Growth feature value ofO.hosieiseedling in the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and ages was analyzed. [Result]O.hosieiseedling grew better in second-grade site condition than in third-grade. Average ground diameter disparity was 0.1 centimeter, average height disparity was 4.428 centimeter, seed germination rate was 95% in second-grade site condition, seed germination rate was 71% in third-grade site condition.O.hosieiseedling grew with a trend of growing fast at first then get slow. [Conclusion]O.hosieiseedling in Yangzhong base grew bett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nursery of school.

Ormosiahosiei; Breeding; Site condition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1144);宁德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0258);宁德师院服务宁德项目(2013F18)。

林雄平(1979-),男,福建寿宁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藻类学研究。

2014-11-24

S 725

A

0517-6611(2015)02-162-02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宁德苗圃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