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互动舞台共建高效课堂
2015-02-28孙桂乔
孙桂乔
(峡山区郑公街道山甫小学 山东潍坊 261325)
搭建互动舞台共建高效课堂
孙桂乔
(峡山区郑公街道山甫小学 山东潍坊 261325)
自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为了做好这份心仪的事业,吾始终上下而求索,向名家——全国优秀教师于美霞学习课堂教学,采用学生资源均衡搭配,进行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搭建互动舞台,共建高效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和运用,收获颇多。现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师方面
1.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心理学家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欢快的课堂,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而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3.教师要精心编写教学案
如何设计教学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首先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重点和难点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
3.2 设计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在学习过程的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设计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在此我倡导使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给学生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解决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从这些任务的解决中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和合作表演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要认真设计练习,巩固转化知识
课堂练习有三个目的: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最佳途径,因此练习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练习是知识拓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练习都要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
二、学生方面
学生合作的总体目标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学生有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
如每个小组明确了英语课堂课文表演学习任务之后,各小组就进入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找到自己在课文中扮演的角色,然后组内共同讨论语句的语气及动作后,尽快地进入了表演练习。这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句子的语气及单词读音不正确都给予纠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此外,老师还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
3.小组轮流上台表演
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同组成员之间交流非常频繁,非常和谐,争想上台表现自我,使学生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活动思维空间,而且每一个同学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掉队。
4.评价与激励
延伸“合作”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包括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共建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