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建构研究

2015-02-28张晨房叶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个性化大学生

张晨 房叶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 450000)

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建构研究

张晨 房叶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 450000)

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管理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但在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难题和挑战。国外的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不断的趋于合理化、规范化,我国的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要借鉴国外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不断使我国的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趋向完善、规范化。本文将依据我国大学生分层次管理的现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高等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机构,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现如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大学生的变化趋势,这就不得不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各方面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形成了高校中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主动性,学生是被管理者和被动的发展情况。在新一轮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学生的管理工作体现了现代管理模式的新发展,能否使管理科学化,能否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面向现代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势必成为发展的重点,下面将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看法。

一、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僵化、管理严格、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有行政化的趋向,按行政和思想分为两大体系,行政管理系统有学工部、院系学生处、班委会,思想管理体系有学工部、校团委、院系团委、班级团委。这样一条线的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传递方式,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和服从,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与应试教育相配套的,但是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出来并实行了很久,但是新时期的学生管理模式还在起步阶段,或者说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学生并不知道分层次管理是什么,这对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有很大的阻碍。当前的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只懂服从,没有创造性,对新的人才观念、择业观念没有深刻的认识,对学生没有进行对应的机制培养。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在踏入社会时就失去了竞争的能力。

2.强调高校管理者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的接受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只能服从不能有异议,否则则被认为是违反制度,给学生相应的处分。这种体制往往重视的是学生管理者想要什么、要想怎么做,而忽视了学生自身需要什么,学生自身想要的是什么。这种替学生做决定的管理模式,完全的制约学生自身的发展。把学生当做了只会听从命令的军人,这会使的国家和民族未来面临无创新人才的局面。这种学生被动的接受的局面使得学生成为了整齐划一的木头人,这样的人又如何担当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这种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大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构建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的策略

1.加强学生个性化教育管理,构建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

针对高校传统管理体制下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面,提倡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管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青年人的朝气。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爱好,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改变以往一味地被动接受的局面。个性化教育是改革管理模式的前提,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分的强调学生的统一性和共性,因此要充分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发挥学生自己的智慧去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是每个同学在大学的生活中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2.坚持管理与教育并重,构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模式

在新的管理模式中,要坚持教育和管理并重,既不能以“教育”代替管理,也不能只有说教而没有管理。管理是一种特殊的育人形势,应用新的管理模式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在管理中不能只是表面的管理,而是要将育人的理念融入到管理当中。管理模式要体现自由、平等、的理念,将传统管理模式中压制学生的主动性能力释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新的管理模式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不再将行政化的管理理念完全的应用到大学生的管理模式中,形成一种行政和主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不断革新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变化与发展。

小结: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与改进,新的大学生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形成,并且逐步地趋于完善。大学生分层次管理模式顺应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新变化、新发展。管理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更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1].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建构研究,湘潭大学,2010年

[2].吴正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8月

[3].杨鑫铨,构建21世纪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1月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个性化大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大学生之歌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