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三位著名油画家塑造的布拖彝族阿都人图式

2015-02-28瓦其比火

关键词:彝人彝族油画

瓦其比火

(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西昌615013)

浅析三位著名油画家塑造的布拖彝族阿都人图式

瓦其比火

(西昌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西昌615013)

本文从美术学、民俗学的视角,着重探讨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小华、程丛林、庞茂琨三位著名油画艺术家创作的布拖彝族题材画,以画家具体作品为依据,分析了不同画家眼里的布拖彝族人,同时,对画家先后不同时期所塑造的彝人形象、图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彝族;阿都人;油画;艺术

文化艺术的传播需要有文化艺术本身无限的魅力作为动因。被誉为“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火把文化发源地”的布拖,是笔者魂牵梦绕的故乡。这里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彝族聚居区。这里民风古朴,阿都文化底蕴丰厚。古老而纯朴的“朵咯荷”、“月琴”、“阿都高腔”、“口弦”、“服饰”、“银饰”等传统艺术深深的吸引着国内外艺术家的心灵。正因如此,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许多多画家络绎不绝地来到偏远的布拖高原上体验生活、画画、采风。在笔者的记忆中有著名艺术家如周思聪、顾生岳、高小华、罗中立、程丛林、莫也、何多苓、秦明、庞茂琨、侯宝川、夏培跃、王大同、马一平、李秀、阿鸽等等,很多大师级的画家都在此留下过足迹,并创作出了众多布拖彝族人题材的作品而影响深远。那时的笔者在童年“画家梦”的驱使下,带着一颗求学的赤诚之心不顾一切的跟随这些画家,当过许多画家的向导。学习他们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感悟他们对民族文化忧思的认识与理解,目睹并学习他们高超的绘画技巧,使笔者受益匪浅,让笔者幼小的心灵对画家们仰慕、钦佩不已,至今难以忘怀。本文拟仅以高小华、程丛林、庞茂琨三位画家为例,探讨出画家笔下绽放出的美术学、艺术人类学、民俗学的文化内涵和油画本源之魅力中的彝族人形象的变迁。

1 高小华——从凝重的到恬静的“布拖阿都人图式”

“艺术要不重复别人,先得不重复自己,艺术要突破别人,先要突破自己”[1]。高小华就是这样一位不重复别人,也敢于不断突破自己的画家。在他的艺术生命中,始终有一种敢于挑战的不屈精神,这种精神引领着他取得一次次辉煌的成果。

著名油画家高小华先生是文革后“伤痕艺术”、“四川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78年他创作的油画作品《为什么》首开“伤痕艺术”的先河。《为什么》、《我爱油田》在全国第五届美展中双获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2年又创作了被中国美术界誉为油画的“清明上河图”的《赶火车》。以此确立了他在中国油画界的地位。

1983年初,高小华放弃了受限于政治的文革题材,来到偏远的布拖找寻彝族人生活中的原始图景,并先后如愿的创作了《布拖人组画》、《初春的老林》等一批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轰动。高小华早期的布拖彝族题材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画家的心灵深处融入布拖这块古老的土地体悟到并描绘出的原汁原味的阿都彝族人。高小华先生说:“当初,我所要表现的是布拖彝人身上特有的那种‘五味’。即‘汗味’、‘烟味’、‘酒味’、‘油味’、‘土味’,这就是我当时的追求”。丢掉过去“文革”时的“假”、“大”、“空”和“红”、“光”、“亮”,深入到生活最本质的当中去,这就是那一时期中国画家群体对文革美术的反叛思潮的使然。难怪,我们从那一时期美术界的领军人之一油画家高小华的布拖人组画中,能切身领悟到与文革时期美术作品迥然不同的面貌,我们能从画家作品中领略到对布拖彝族人深切描绘出的亲切感,族群认同的脉与血的相连感。画家以炉火纯青的油画技巧和性灵,准确的捕捉到了一个个布拖彝族人瞬间生动的面容,画家的高超的造型能力让布拖阿都彝人在画面中成为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能让观者与之对话,与之交心。笔者似乎能从画面中感受到自己的童年就是在他(她)们中间生活成长的。在《屠夫》、《兰花烟》、《诗人》等作品中,把布拖人那种在恶劣环境下,打磨、塑造出的沧桑与凝重之感,在一张张苦涩中带豪爽、粗犷中带几分内秀的面容里充分的再现出来,并透露出了的人生的艰难,与恶劣的大自然抗争后留下的经大山与风雪洗礼后的烙印与痕迹,让人有许多莫名的感慨,观看这些作品后使人联想起美国西部的古老的印地安部落般的遐思,充满着神秘的民族文化色彩。这样的形象是独一无二的,永远的成为了高小华的典型的“布拖阿都彝人图式”,这种对彝族生活“五味”真切的认识与描绘,是一种无形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众多美术界的名画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断来到布拖高原上,并试图在此圆他们的艺术之梦。

1988年高小华移居美国后也画了一大批布拖彝族题材的画,其间他也回过几次布拖。对彝族人情有独钟的表现与描绘得到了美国美术界的高度赞誉。后期的布拖彝族题材作品,则走向一种恬静与唯美。如《母与子》、《回家》、《暖冬》等是高小华移居美国后所创作的作品,那是画家远离布拖、离开祖国后,在异国他乡对布拖彝人的理想化的描写。特别是《暖冬》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充满着人性化的情与爱,象田园诗般抒情的作品,几个秀美的彝家女和小孩穿梭在林间的雪原上,以此表现出大自然与彝族人高度融一的和谐之美。画家从这批作品中表现出了布拖这块土地上彝族人的世外桃源般的生存状态,在没有任何污染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的美丽善良的彝女及其用她们勤劳双手创造出的浓郁民族气息的布拖彝族服饰,还有朴素中带几分高贵的银饰,给人以神奇与美丽之感。这批作品在美国各大博物馆展出后,引起了美国美术界和各界媒体的高度关注。高小华说:“美国人看了我的作品后,他们很关心彝族人的背景,从那时起我一边创作彝人题材的画,一边逼自己研究彝族文化,并与前妻白倩(美国人JANCT BAKER)在美国办各展览的同时,也宣传彝族文化,以此让美国人了解彝族人的文化历史背景、生活习俗、银饰服饰艺术、漆器漆画艺术等。”

高小华先生无疑是学者型的画家,正如有位彝族学者所说,他在那段时间里已真正成为了在美国的凉山彝族人的文化使者。他关心彝族人的生存状态,也对彝族族源及金沙江文化、十月太阳历、婚丧习俗、谱姓文化习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作为学者与画家的高小华先生,对于自己的学术是一丝不苟的。他在美国的十五年,是直面钻研西方油画技法,透析西洋绘画理论的十五年。他用熟练的西方油画技法,描绘了具有古典美趋向的布拖彝人。他把对布拖这块土地的眷恋之情抒发到一幅幅的画面中,以超常的毅力描绘出众多布拖彝人题材的作品,让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直观的了解中国的彝族人,这对弘扬民族美术和传播彝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2 程丛林——从世俗生活印迹的捕捉到史诗性描绘

旅德画家程丛林(1954—),四川成都人,四川画派“伤痕艺术”、“乡土绘画”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1968年×月×日雪》、《1978年·夏夜》、《华工船》等。2007年11月其作品《华工船》以2296万元的天价拍卖后,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已在美术界享有盛名的他,让更多人所钦佩和崇拜。

程丛林先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主要创作的是布拖彝族题材的作品。他在1991年载自《美术》杂志创作谈中说:“过去的十年中,山里的彝人一直是我创作灵感的来源。《迎亲的人们》和《送葬的人们》,从构思到完成用了7年,1984-1990年,4年的准备,3年的制作;同时间还作了一批小型油画,也是取材于彝族。”

程丛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许多以布拖彝族人为题材的作品。以其执着真诚的精神感染着艺术界的同行专家们。他深入彝家,同大山里的彝人同吃同住,由心灵去感悟布拖彝族人的喜怒与哀乐,并与山里彝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早期他创作了《牧羊女》、《取水》、《阿米子与羊》、《喂牛食》、《女人与鸡》等作品。是对山里彝人世俗生活遗迹的真实捕捉,这些作品以系列化的形式折射着布拖彝人原始的生存状态,用厚重的油画语言表现了那片土地上自给自足的彝族人。程丛林在为一位彝族作家的书中写的序言里这样说道:“我对彝族有相当的感情。在彝人生活的大小凉山,天是蓝的、山是黄的,衣物不是白的就是黑的。而黑、白、蓝正是我偏爱的颜色。”画家的这种认知与感悟,在其创作的布拖彝族人画面中充分的得以体现。

在其表现彝族人的作品中,最令人震撼的作品是1987-1991年在德国利用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创作的高2米,长64米的巨幅油画《迎亲的人们》和《送葬的人们》,应该说此作品是画家那一时期投入精力最多的力作,作品一闻世就在美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位德国艺术评论家兹曼(ZIME)在报上写道:“……这将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作品,它为日常生活情景提供出一片由软体生命和宇宙图像构成的思索背景……”。一位法国艺术家也说道:此画形式上的精华,在于它吻合了新物理学的“突停”意识等等。而笔者认为整幅画面是用悲喜交替的形式的架构,从中诠释山里彝族人的生存状态,并暗示了生死轮回的人生哲学。画家以惊人的灵通式感悟切入到彝族人的精神内核,以布拖阿都彝人特有的图语描绘了彝族人的喜和悲,以日月等神秘的宇宙符号贯穿画面中,营造出了彝族人生活领域的神秘宗教色彩。整幅画面充满着沉淀淀的氛围,以布拖特有的寒冬里的雪原为画面的主要背景,展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史诗性的大场面描绘。世间生命的活动过程是悲与喜交加、生与死交替的延续过程,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彝人也难以回避这一规律,面对生活中的事与物,布拖彝人以其乐观豪爽的性格,坦然的面对艰苦的环境中所面临的喜和悲。《迎亲的人们》是画家表现的彝族人喜悦场面。整个色调确以灰色为主,新娘的服装与迎亲的人们没有太大的区别,与迎亲的人们形成呼应。画家描绘了一头正在给小牛犊喂奶的大花牛意蕴生命孕育的开始。画面中没有烟花爆竹,没有大红大绿热烈的喜庆场面。唯有冬日里用围巾裹着面颊或披着厚厚披毡、查尔瓦的人们在迎亲。这是就是画家心中布拖彝族人特有“迎亲”场面。

在送葬人群画面中,有一象征彝族文化符号的毕摩(祭司)的形象,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整个人物造型是一个鹰化了的人,由此折射出彝族人的鹰文化的深层内涵。鹰是彝族人崇拜的图腾之一。在彝族民间传说中,彝人传世英雄支格阿龙就是龙、鹰、人合一的神。传说远古的时候支格阿龙的母亲濮嫫妮依,有一天在山寨旁边织布时,天上飞来了神鹰,滴下三滴血在濮嫫妮依的身上,穿透九十九层裙布,濮嫫娌也就此怀了孕,后来生下了支格阿龙,阿龙昼夜不停的哭闹,震耳欲聋的哭声让其母不堪忍受,后来把阿龙放在岩下,岩下龙母喂养他长大,因此,其全名叫“吉支格阿龙(意为龙、鹰、人合一的神)”。他长大后勤练本领,骑着双翼神马云游四方,为民除害,降妖除魔的传说故事在今天的彝族人中还妇孺皆知。亘古以来,“神鹰”就这样成为了彝族人的图腾,也成为彝族毕摩崇拜的神灵,认为毕摩做法事时若有神鹰来护法,毕摩与神鹰之灵就融为一体,毕摩的法力就更灵验。画家程丛林充分领悟彝族文化的深层内涵,画出了一个鹰化了的毕摩,如同鹰爪般的手形和鹰嘴式的鼻给人以神秘的彝族式的宗教色彩,用绘画语言巧妙的诠释了彝族人的鹰文化。看了程丛林先生的此作品,被其对彝族文化惊人的领悟力所折服。

3 庞茂琨——从《苹果熟了》到古典主义的唯美再现

著名油画家庞茂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创作了不少彝族题材的作品,他以幽静而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创作了《苹果熟了》、《喂食》、《捻》、《扬》、《织》、《大地》、《黄伞》等作品。这些作品像风情画似的阐释那一时代布拖彝人的生活,他如痴如醉于古典油画的表现手法,以彝人题材为载体尽情挥洒古典油画语言的完美运用。在其油画语境中,描绘出了布拖这块土地上,默默生活着的彝族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劳耕耘着的人们,特别是彝族妇女朴实而辛勤劳作的双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描绘出了布拖彝族人完美的一个个富有地域个体鲜明的形象,作为庞茂琨的学生笔者领略过他十分熟练的油画技巧,他以与众不同的写意式手法驾驭画面,与许多假、空的伪古典拉开了距离。可以说,其技法已达到娴熟自如、妙笔生挥的地步,无与伦比。在庞茂琨所表现的彝族题材中,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我们能感觉得到他对静态精神的关注。这静态精神,或者来自于客体本身,或者来自于画家的主体创造,即使来自客体本身,也是由于画家的发现”[2]。

庞茂琨在自己的画册中写道:“无数的感觉对象组成了生命个体的表现形式,而眼前无限繁复的形色关系构成生命个体的视觉成份。一旦悟得生命个体的本质时,也就悟得了形色的本质,即悟得形色生命意味。”庞茂琨所表现布拖彝族人中,更多的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和对彝族妇女母性魅力的关爱与对勤劳彝女的歌颂,以古典主义的唯美语言描绘淳朴的布拖彝人。《苹果熟了》是作者涉猎彝族题材的早期作品。在苹果树下一位中年妇女身着彝族传统服装坐着,在布拖高原特有的强烈阳光下,用双手遮挡着刺眼的强光,深邃的眼睛疑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家人的回家,或是在期盼孩子们回来采摘果实,这样的情景在布拖常常能看到。充分展示了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他的画是宁静的,但宁静中有微妙的动态。他喜欢选取那些日常的动作,经过调整,变得优雅而富有抒情性,从中吟咏出一种特殊的情味,这情味和色彩的亮暗冷暖、色层的丰富微妙恰到好处的配合起来,给人以艺术那种永恒的和谐感,但绝无宗教意识和伦理教化的直接介入”。[3]《喂食》一画把母子之爱推到了极致。描绘了一位年青貌美如圣母般慈爱的彝女,抱着孩子喂食的情景。左手抱着小孩、右手拿着食物,张着嘴欲用舌尖将嚼细后的食物喂在孩子的小嘴里。画家把充满母爱的瞬间定格在宁静而温情的画面中,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儿时的生活。山里彝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成长的。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这样一个饱含母爱的典型形象,在这个母亲的形象中有一种神秘的甜与美,但他与许多画家所表现的“甜俗”拉开了距离。油画艺术家庞茂琨对画面的驾驭能力是惊人的,这充分体现在其许多作品中。《扬》描绘的是收获的场面。画家并没有以大场面来表现忙碌丰收的场景,却用一个彝族妇女正在扬包谷籽的情景来阐释了大山里微薄的收成,画家内心深处对这块贫瘠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有自己深刻的感触,勾画出默默生存状态的隐喻和象征,这也是来自都市的画家对布拖彝女生活中生命意味的体悟,在画家的其它作品中也表现出了这种审美旨归。《织》、《大地》、《黄伞》等,“他的画与人和平相处,仿佛置身于暖日的笼罩,没有仇恨,没有冲突,只有对美之国度的尽情向往。”的确,庞茂琨的油画是典雅、和谐、唯美的,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与富有韵味,层层罩染与反复描绘中生成的彝女服饰上的图案给人以百看不厌的回味。从一幅幅甜静的图式中让人感受美好的、祥和的、自足的布拖式的彝族人图景。

综上所述,布拖彝族题材的绘画作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美术界,影响深远,起到了彝族题材中的代表性作用,各个画家创作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画语的异彩纷呈的面貌,蕴涵着画家个体对民族精神独到的领悟与感受。同一画家在前后不同时期所创作的布拖彝族题材,在图语及思想认知上也在不断的变迁中,使绘画作品在变化中得到升华,充分展现了彝族题材画家的个人精神之魅力。对彝族文化的传播凸显出积极的态势。正因布拖民风古朴、原始,独有的民族风情吸引众多名画家在那段时间云集布拖高原,让大师的足迹踏遍这块纯洁土地上的山山水水,使这片土地流光异彩。让布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布拖。历史是由无数的片断谱写成的片断,也是一段历史掩盖另一段历史的历史,美术史何尝不是这样的历史,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都市文化、当代文化、后现代、艳俗艺术等冲击着整个美术界,且有不可逆转之势,这是时代发展使然之结果。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已经成为大美术舞台上零星的点缀,并被淹没在所谓当代艺术的河流之中。实属美术界的一大悲哀,鲁迅先生曾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先进的”。而今天在中西融合的大美术中,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正在走向消亡,在这样的大潮流中,若还有能够情有独钟的恪守是多么的宝贵。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孙美兰.四川油画的启示[J].当代美术家,1984.

[2]邵大箴.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J].炎黄艺术,1992(35).

[3]王林.尽善尽美的追求者--庞茂琨油画艺术[J].2011(9).

On the Painting Schema ofAdu People of Yi Nationality in Butuo County Created by Three Famous Oil Painters

WAQI Bi-huo
(School of Fine Arts and Music,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13)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oil paintings of Yi people in Butuo County created by three famous oil painting artists Gao Xiaohua,Cheng Conglin and Pang Maokun in the 1980s and 1990s from the angle of art theory and folklore and analyzes different images of Yi people here in their ey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ific oil paintings. Meanwhile,a comparative study is made on the images and painting schema of Yi people created by them in different periods.

Yi nationality;Adu people;oil painting;art

J213

A

1673-1891(2015)03-0081-04

2015-05-29

瓦其比火(1967-),又名叶峰,男,彝族,四川布拖人,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彝族美术研究。

猜你喜欢

彝人彝族油画
彝人古镇
一张油画
彝族海菜腔
张美寅摄影作品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油画《塬下》
油画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