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性探讨
2015-02-28胡雨桐
胡雨桐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性探讨
胡雨桐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
信息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到发展巅峰时期,再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如何抓住新媒体时代这个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围绕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方法展开探讨。
新媒体时代 高校辅导员 方法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性
1.平等性
新媒体时代,每个互联网的参与者都平等地接受着网络上的信息,也平等公开地发布着信息。这就是自媒体时代带给人权利与自由,新媒体时代以其独有的便捷、独立的方式,打破了以前媒体方式的孤立和封闭。但凡拥有手机能够进行网络交流,就能够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不受到任何身份地位的限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对学校的管理发表看法。这就是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大特性,平等性。
2.互动性
平等性导致了又一个重要的特性即互动性,手机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必备,每个人都能够利用手机获取信息,也能够利用手机传递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有机的良性互动。这种良性的互动恰好可以使得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这样就使得学校的信息就能够在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3.广泛性
平等性和互动性导致了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广泛性。网络平台的开阔和全面参与度的增加都导致了广泛性。无论是从计算机网络上,还是从手机网络上都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网络的直接与快捷省却了排版、印刷等中间环节,这一切都增强了广泛性。大多数学生在如今都有智能手机,以及电脑。这样,辅导员就可以利用学生手头的媒体端进行信息的传播。广泛性有利有弊,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信息快速传播,也可能导致消息的误传讹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自由性
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信息接受者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随时随地传递信息。这恰恰体现了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性,而这种自由性,也体现在信息的传播者和阅读者都不受到任何限制。同时,人们的思想可以自由的进行沟通交流,每个人都能够独立地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将自己的思想自由的表达出来。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的目标
1.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操作
新媒体时代下,要想进行创新性的辅导员工作,首先就应当具备应有的新媒体技术,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其他网络自媒体工具,都应该熟练掌握,只有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学生们的信息传递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这也是每个高校辅导员最基本的职业能力,新媒体时代下不掌握信息技术,就已经丧失了应有的创新能力。
2.转变辅导员的额政治教育方式
对于九零后来讲,网络媒体称为其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很轻易的发现,九零后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种自媒体,从新闻到社交、从视频到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已经在学生的生活中根深蒂固,成为孩子们进行交流的新方式。而我们众所周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通过课堂教育以及面授来进行的。也就是这样的教学活动普遍枯燥无味,教学手段十分单一,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反,自媒体等网络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用非常丰富的内容来满足学生们对于新奇事物的需求。大多数学生在如今都有智能手机,以及电脑。这样,辅导员就可以利用学生手头的媒体端进行信息的传播。所以,这种利用媒体的思想教育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
3.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要求辅导员把握舆论导向
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新闻的发布刷新频率越来越快,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内容冗杂,这就导致对于热点事件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另外,学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还不成熟,这就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若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在网络媒体的参与下,受到偏激等脾气的影响,很容易受到思想上的影响,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网络是个巨大的自由虚拟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空间自由发泄压力。这就使得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导致很大程度的混乱,违法乱纪活动也十分有可能发生,从而造成恶劣影响。所以,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把握好新媒体舆论导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由健康成长。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探索
1.辅导员要进一步转变思想,与时俱进。
转变思想观念,可以说,这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一种必然。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重视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学生的影响,充分认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以往的高高在上的角色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新需要,而在这更加民主平等的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应该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2.新的教育模式是辅导员所必须的。
大多数学生在如今都有智能手机,以及电脑。这样,辅导员就可以利用学生手头的媒体端进行信息的传播。比如微博、论坛、贴吧等等,然后通过新闻、学术讲座积极开展政治教育活动。新媒体拥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只要辅导员能够把握住这个平台,寓教于乐,将政治方针与理论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达到引导学生思想走向的目的。
四、总结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仅需要踏实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创新的工作理念。在工作过程中,高校辅导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思维,将创新和新媒体充分结合,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会结合创新性和实用性,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1]马琴芳.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必要性研究 [J].才智,2013,15:50-51.
[2]李爱国,邓琳.新媒体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及优化策略[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3:44-48.
[3]苏红艳.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措施探析 [J].才智,2015,01:251.
[4]郭芳伶,刁书剑.论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J].科技视界,2015,03:150+317.
[5]金少斌.浅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