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书画教育与高职学生专业化职业素养的形成路径研究

2015-02-28郭春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诗书画创新能力素养

郭春燕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诗书画教育与高职学生专业化职业素养的形成路径研究

郭春燕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诗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与最具广泛性、感染力的艺术文化。至今,中国古代诗词写作、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仍然是人们判别个人才华的重要依据之一。诗书画教育运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之中,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气质,提升高职学生的人生道路的自信心与进取心,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诗书画 专业化 职业素养

就文化素质教育本身,诗书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人文素质的提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或者职业教育都有大量的文献,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高职专业教育相结合,对提升专业化职业素养与基于专业技术应用要求的创新能力形成起到有效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路径或者方法可以明确地借鉴。然而,如何让诗书画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化职业素养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在这里,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高等专业职业教育成为传承诗书画传统高雅文化的有效途径

诗书画高雅文化教育促进形成高等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让诗书画高雅艺术与现代职业技能有机融合统一起来,改变高雅艺术与雕虫小技互相对立的传统观念,将大大的促进提升并扩大诗书画传承的效果与传承面。让诗书画传承有效的融合在职业生涯与职业行为习惯中。

1.重视诗书画本身的内在价值,也重视诗书画的外在功能

传统诗书画教育除了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与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具有认知和社会功能。而诗书画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人的审美观,还能增强自我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目前,我们认知的诗书画的教育观念仍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的情感层面,强调诗书画在人们发现美、理解美方面的作用,要想推动诗书画教育在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首先应该转变对诗书画的教育观念,既重视内在的诗书画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要能够看到诗书画外在的认知与社会功能的重要性。

2.强调诗书画与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互动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科学研究。诗书画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光是面上的普及是远远不够的,要能让诗书画的发扬和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相关联,不仅可以传统诗书画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职业教育的审美能力和发展过程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大力加强诗书画和职业教育学科的互通性和探索研究,积极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与诗书画传统艺术领域的共同合作。

3.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促使传承诗书画传统文化的发展

高职教育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结构,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高职学生构建一个综合能力结构、复合知识结构、人格素质结构均衡发展的教育平台。它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性,他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同时也具备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端技能型技术性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技术实践能力。这里所谓的高技术、高技能只停留在专业领域方面,更需要我们加入除技术技能以外的精神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全面职业素养的职业人。

二、寻求结合专业需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结合本专业所需的创新能力,其核心思想在于开发和发展他们基于专业技术应用项目开发思维的创造性。而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标准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缺乏对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想象力、思维概念化,并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障碍。而诗书画,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艺术财富。须知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优秀诗书画作品不是自然的存在物,而是艺术家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的产物。诗书画的创造活动无不需要依靠发散思维等非逻辑思维而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书画本身也就是一种创造,如果能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诗书画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必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和启迪,使之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结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理念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旨来构建的。

在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理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只有不断进取的教育思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值,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独立思维而产生的思想见解,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自我提出新问题、新方法,敢于尝试。对于教师而言,创新教育理念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展现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和教学内容,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堂活动;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2.重视实践教学,融入诗书画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职生学习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诗书画教育,一是对学生的思维有更为丰富的扩散,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有更好的启发和创造力;二是诗书画教育能发觉学生自主的探索能力,调动创新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更新教育理念;三是将借助与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融入诗书画艺术是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专业课程开设和诗书画课程的安排有个合适的安排,因为这些实践环节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性教育和训练,而这些由浅入深的教育和训练则是学生实践能力由低到高的培养过程,如果能很好的把诗书画教育合理的运用到里面,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去感知专业技能,那实践环节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3.诗书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能力,而是由多种不同能力构成的综合能力。诗书画教育中培养的独特的艺术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推动着人的创造性心理品质不断向前发展。

诗书画作为艺术类范畴可体现情感,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态度体验,它是创造的直接动力。高职院校的专业特性更多体现的是技能型,如果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通过诗书画艺术的情感理念加入到专业实践中,让专业表现性更加生动、有创意,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能动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新意。

三、探索审美教育与专业化职业素养形成有效途径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能力的教育。从对诗书画的认识和了解来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

1.提高学生自我审美能力及审美素养

审美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通过对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和塑造,实现个体人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诗书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用心体验我们周围美好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在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下学习专业技能。

2.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在课程内容设置中的实践

当前,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进行课程整合和注重课程改革实施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课程内容的调整必须兼顾知识的广泛性、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和教学改革三方面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同步开展,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于此同时,增加诗书画艺术学习,通过诗书画学习完成研究与思维拓展,并积极拓展专业方向,将大力提高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因此,诗书画教育与高职学生专业化职业素养的相结合不仅能提高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艺术修养对自身也是一种人文素质培养的方式,对于校园文化艺术而言,它既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使同学们分享优秀的诗书画成果,又带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催生大学生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艺术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从诗书画教育的角度对自身的职业素养有所提高,为走上社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此文为浙江省教育厅专项课题结项所用)

[1]毕迎新.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1.49.

[2]戈玲.素质教育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再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5)

猜你喜欢

诗书画创新能力素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诗书画苑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诗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