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5-02-28王文江
王文江
(新疆石河子师范学校 新疆石河子 832000)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王文江
(新疆石河子师范学校 新疆石河子 832000)
该文通过对本地区多所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变现状的具体策略,指明了教师专业提升的方向和专业发展的途径。
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现状 对策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发展性领域和数学知识领域。在发展性领域中提到重视学生观察、学习数学的情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发展,要求数学课程不仅应该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该重视技能的训练。并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提倡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它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也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教授学生基础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技能,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激励他们去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通过对本地区多所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与反思,本人觉得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堂教学低效
由于许多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标的理念,不懂得去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不知道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只知道按部就班讲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无视学生的情感反应,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上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以。教师指责学生学不得法,学生埋怨教师教学无方,教师的幸福指数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锐减,师生共同体验的是劳累和痛苦,师生关系也蒙上了阴影。
二、两极分化严重
当前初中数学学习普遍存在两级分化的现象,一般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到八年级达到高峰状态,而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学生刚开始学数学时学习热情较高,成绩普遍较好,逐渐的一些学生开始掉队,以后不及格者、厌学者越来越多,一部分先进生就会变成后进生,这样使数学教学陷入被动,在课堂上一部分同学要么鸦雀无声,要么人云亦云,极少参与课堂活动。一学期或一年下来,所任教班级学生数学平均分、及格率都低,老师劳而无功,绩效考核或评优评先与其无缘,甚至部分教师还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学生学习习惯差
现在初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学生从小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预习,不会听课,不会复习,上课时精力不能集中,容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分神。加之他们学习上怕吃苦,学习热情不易长期保持,缺乏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韧性;心理承受力不强,有时表现得很脆弱;兴趣转移较快;在学习上常常存在畏难心理。做作业离不开计算器,甚至上网寻求答案,计算能力很差,动手能力很差。
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一、吃透理念转变观念
教师要加强《数学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要吃透课标理念,用课标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关。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知识内化、知识输出的空间。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二、情感为首和谐民主
老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独特的风格、幽默的语言、诚恳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来爱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来说,它像一种魔力,具有神奇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能吸引学生喜欢教师所教的课,有助于启发孩子的思维,更有助于学生良好社会情感的形成,能使师生关系变得更融洽。课堂上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三、激发兴趣保护热情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教师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采取巧设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适当夸大优点和进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探索高效合作探究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对不同教学手段的对比研究,证明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教学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要探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在互动中锻炼思维,激发创意。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高效,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高效。
五、加强反思,提高质量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再认识,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加工。所谓反思,即思教学所得、思教学所失、思改进措施。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既是教师的“备忘录”,又是来自第一线的宝贵的教学档案资料。教学后记内容可以是收获、体会、教训、教学智慧、瞬间的灵感、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处理措施等。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N]方震军江苏教育报2010年
[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马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