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5-02-28蔡雯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网络化政治思想

蔡雯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贵阳 550004)

网络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蔡雯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贵阳 550004)

二十一世纪人类开始步入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和状态。这些新趋势的出现必定给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相应的影响,面临这些新问题、新任务和新挑战,我们将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主动迎接挑战,积极创造条件,开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网络化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为我们在新形式下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即带来了男的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正如江泽民主席再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全面分析网络化对细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抓住机遇、积极回应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首先,网络上丰富的共享信息,为开展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其次,网络传输的快捷性和交往的隐匿性,有助于迅速、准确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加强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再次,网络主体的平等性和交往的互动性,有助于变传统被动接受的“灌输”为主动参与的对话交流,提升了思想教育的时效性;最后,网络传输的超时空性,扩大了思想教育的覆盖面,促进了思想教育的社会化。

(二)网络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技术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1.西方思想渗透日益加剧

因特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途径,跨越了国界,跨越了信息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和隔阂,改善了人类信息环境,大大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但同时一些国家利用网络对不同制度、不同的观念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乃至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又给各国保持政治独立、文化的独立性带来了新的矛盾与冲击。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信息网络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他们利用其信息技术的垄断优势,通过网络大肆向我国宣扬、兜售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严重影响青年一代的成长。

2.网上信息混杂,人们易受消极影响。

网上的信息可谓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不可否认,大量的网上信息给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这些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严重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信息也充斥其中。比如一些黄色信息,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色情信息在西方有些国家被视为合法,网络的国家化使这些黄色信息毫无障碍地在网络中传播,造成对网络社会的污染和威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色情电子信息网络服务达几十万家,对它的访问人数甚至多于访问学术网点的人数。另外一些暴力、凶杀以及邪教信息也毒害着社会空气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思想。

二、互联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络的出现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然而,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网络拓展了视野,改变着学生人际交往

(二)信息万花筒迷乱着学生思想

(三)互联网弱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四)网络快餐,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

网上选美如火如荼,网上交友热火朝天,网上聊天无休无止。信息的瞬间性和易逝性助长了消费心理的膨胀和及时行乐的心理,摆阔气、讲时髦,穿名牌衣服,沉溺于电子游戏,滋长出一种强烈的时代青年的浮躁特征,削减了当代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导致更多的平面化和单向度的青年群体出现。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宏篇巨著不受欢迎,港台小说和言情影视泛滥,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姿招展,男孩蓄长发,女孩穿短裙,把与众不同作为前卫而引以为自豪。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平面化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影响,当代学生少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少了对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景仰,多了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随心所欲,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当代学生思维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网络化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提高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网德教育,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要加大网络监控力量,清除网上垃圾,规范网上行为,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活动空间。2、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不能回避网络化的客观规律,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社会文化网络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吧网上内容与大家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参与性来约束学生。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加强网上教育力度。教育者必须抛弃以往说教的方式,建立互联网的平台,以平等、敏捷、交互、细致的表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实现突破。对学生来说,在思想理论知识上应讲究“润物细无声”和“寓教于乐”。除了理论灌输外,应有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网络科技文化活动,放学生再活动中各取所需,从而达到文化熏陶的效果。4、广泛开展网络活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网下联动。依靠学生主动参与,举办网络文学大赛等各种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5、加强网络管理,促进学生合理、又节制的使用电脑由于学生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较欠缺,极有可能再网上丧失自我而作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所以对学生适当干涉是又必要的。6、加强对网名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有的学生无节制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聊天、游戏,耽误学习,损害身体,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心理异常,所以开设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课,都做到防范于未然,使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注:该文章为课题2014XJQV0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