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研究
2015-02-28张锡慧
张锡慧
(即墨市灵山中学 山东即墨 266219)
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研究
张锡慧
(即墨市灵山中学 山东即墨 266219)
当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定存在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区别,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学业情绪也有很大的差别。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成就产生较大的差异时,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学业情绪,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调查显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困生在学业上的消极情绪明显多于积极情绪,而且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业情绪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所以,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展开分析,通过了解学困生在学习中的学业情绪特点,提出调节学困生学业情绪的有效途径。
初中语文 学困生 学业情绪 调节
语文作为课程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语文素养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学困生学业情绪的具体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而为调节这种消极情绪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特征
(一)认知能力较弱
学生表现学业情绪主要体现在自身对学习的认知态度,如果学生能够正常领悟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学业情绪就是正常的;反之,则是不正常的。在语文课堂中,有很多学困生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多大用处,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但是这些学困生不知道中学语文水平也会对学习其他学科造成影响,而且较强的语文学习水平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两极性显著
不管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完成作业和考试过程中,学困生都存在过过度焦虑和过度愉快的现象,但是积极、好奇的程度却较低。因此,学困生的学业情绪有着很显著的两极性。比如教师在讲解语文课文的时候,尤其是在讲解外国作品的时候,学困生通常对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兴趣,反而十分好奇作者的相关介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本末倒置。
(三)调节能力不强
学困生通常表现出来的学业情绪都是消极的,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虽然他们都知道这个已定的事实,然而他们却不懂得改变和调节。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前10分钟让学生进行演讲,但是很多学生存在普通话不标准、吐字不清晰等情况,进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导致学生的演讲能力一直不能提高,最终害怕演讲。
二、学困生学业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情绪影响学困生的学业情绪
根据调查和日常的课堂观察,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表现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业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情绪和教师的情绪是彼此互动的,彼此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比如,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情绪很高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展开了一系列互动的活动,但是如果学生在互动活动中表现的不积极,给教师一种被迫接受的情绪,教师不能够得到积极的反馈,情绪也会逐渐变得消极,进而对学生的情绪造成影响。调查显示,性格温和的教师对学生学业情绪的积极作用明显要高于较为严厉的教师,在面对严厉的教师的时候,学生表现的消极学业情绪更加明显、更加严重。
(二)课堂氛围影响学困生的学业情绪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课堂整体的氛围对学困生造成的影响明显要高于学优生。如果课堂的氛围表现的是和谐、民主、愉悦的时候,学困生感受到的学业情绪要比学优生更加强烈。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幽默,和学生互动的时候很和蔼,拥有较高的亲和力,那么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再被动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分为,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师生关系影响学困生的学业情绪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这种影响对学困生表现的更加明显。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怎么好,所以通常会产生沮丧、自卑的情绪,内心十分脆弱。如果在教学课堂中,学困生希望能够起来回答问题,和教师沟通,然而教师没有给予关注,就会使学困生的负面情绪增加,进而更加挫败,进一步丧失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能够和学困生多加沟通,给予学困生课堂讨论的机会,并且对学困生积极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赞扬,就会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四)同伴交往影响学困生的学业情绪
学困生在课下大都更愿意和自己成绩相近的学生交往,由于学困生和交往的同学处在比较平等的地位,通常会表现出一种从容和自信的态度,但是学困生却不会主动和学优生交往。然而,学优生主动和他们交流沟通的时候,学困生就会表现积极、高兴的情绪。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同学间的交往也能够影响到学困生的学业情绪。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多展开一些交流活动,比如唱歌比赛等等,从而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
三、调节学困生学业情绪的有效途径
(一)改变学生的学业认知观念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困生负面学业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业认知不正确。所以,语文教师不管是在讲解文言文,还是讲散文的时候,都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重点突出教学的实用性,打破“语文无意义”论的观点。
(二)科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一,增加学困生的成功体验经历。语文教师可以把重难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课堂要结束的时候,让学困生回答相关内容,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二,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教师可通过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创建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家访,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建设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断去优化学困生学习的环境。其次,教师还需要在班级中制定管理制度,规范班级的行为,改善班级学习环境。
四、总结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断去调节学困生的学业情绪,提高学困生学习信心和能力。
[1]郑兴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
[2]叶文.以学业情绪为突破口提高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绩[J].基础教育研究,2014,(5)
[3]姜国华.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4,(12)
[4]杨小平.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