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儿童语言能力优势及双语教育对策
2015-02-28巴哈提古丽木哈西
巴哈提古丽·木哈西
(新疆博乐市第五中学 新疆博乐 833400)
浅析少数民族儿童语言能力优势及双语教育对策
巴哈提古丽·木哈西
(新疆博乐市第五中学 新疆博乐 833400)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特色。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但是近年来,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非常令人堪忧,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的遗产保护工作非常紧迫。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最基础的要从娃娃教育开始着手。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少数民族儿童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优势,大部分孩子具有双语或多语的学习能力。由此,我们需要重新认知并且努力挖掘少数民族儿童在语言天赋方面的优势所在,利用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从对儿童双语教育的重要环节,来保护好民族语言文化,从而能够对各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少数民族儿童 语言能力 双语教育
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儿童在汉语言掌握方面相对于汉族儿童比较差。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不仅能够讲汉语还能讲本族语言,甚至在多民族聚集的区域了许多儿童还能将多族语言。拥有双语能力或多语能力。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这些儿童的教育缺乏关注与研究,导致现在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教育非常片面化,出现许多误解与偏见,认为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能力较差。
对少数民族儿童来讲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如果按照普通标准来判断其成绩是非常不公平的。语文成绩与语言能力不能相提并论。另外,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处较偏僻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缺少教育机会,社会环境较为闭塞。对外界认识非常有限,造成巨大的文化差异。教育环境的差异造成少数民族儿童在表达方式上比较落后,缺乏创新思维能力。[1]
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环境多处于双语或多语环境之中,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双语或多语环境下去学习语言,能够对儿童的智力水平有很大思维帮助作用。双语或多语言环境中的儿童在语言领悟能力上优于单语环境的儿童。直观体现在语音、语义等方面。[2]
通常情况下,双语儿童在语言理解力、创新思维、语言组织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要优于单语儿童。相关研究显示,双语儿童在智商测验中的平均成绩要好于单语儿童。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在加工速度上优于普通话等。双语儿童能够很快进行语码转换。
少数民族儿童在母语的环境中可以提升自身认知能力的水平,同时有利于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力。以前关于母语对学习第二语言起到不利的影响的观点是非常片面化的,缺乏科学性,事实上母语对于儿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到很多的正面影响。学习双语的儿童不但比学习单语的儿童更具语言优势,另外在思维方式和智力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二、少数民族儿童双语教育对策
双语教育就是在对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教学中使用汉语、本族母语两种语言教学。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利用双语教育能够非常出色的处理民族教育各种难题,具有非常长远的意义与积极影响,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必经之路。
1.双语教育需要重视要民族儿童语言能力。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需要懂得学生的母语,利用学生的母语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第二语言的学习。不能照搬单语教学的方式。也不能模式化套用双语教学方法。应当根据每个民族语言的特性,针对性的研究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纲领。熟悉教育对象的母语特征与文化。另外,由于双语教育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语言的基本知识方面,还需在学生的语言潜在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诸多方面去着重培养。
2.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形式多样,在语音和句法等方面与汉语有明显的差异化,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与制约因素?通常来讲,存在一部分干扰因素,例如、发音、词义、语法等。由于母语学习培养了学生一方面较强的的语言能力或普遍语法,能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母语对学生的智力发展的影响深远,学习母语会促进学生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改善民族语言的退化情况,有效的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3]
3.寻找适合各民族特色的双语教育的方法。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差异性,各民族的母语学习的方式方法都不相同。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汉语言的学习,所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不标准化,应当在教育环节中结合各民族自身的特色分类指导,灵活应变的采取各种教学手段,针对少数民族儿童在启蒙教育的时候尽量使用母语教学,在此阶段同时加入汉语授课。等到高年级以后再全部采用汉语授课。这样做的好处,既保证了民族传统文化和语言的传承,又能够和国语能力同步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双语教育对少数民族儿童的积极影响。[4]
另外,双语教学应当分科目针对性的进行,如动手能力、口语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的学习科目使用母语教学。例如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能够保护民族文化中少数民族善歌善舞等独有的特色文化。双语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对自己母语的热爱,加深对本族文化的了解,熟悉民族历史等。
4.推进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进步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是教学环节最为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其突出问题是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水平非常差。这是由于以前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匮乏所造成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出优秀的教师队伍,这对双语教育的未来至关重要,从而培养出大批优秀秀的双语教育民族教育工作者。[5]
三、结语
我国现阶段逐渐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去研究与实践的,如何更好的保护民族文化,民主语言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少数民族儿童双语教育实施各种科学有效的举措,各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实现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1]林泳海,王勇,刘雍江.壮族双语儿童数学加工的壮语优势[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2]林泳海,温庆闻,熊少青.瑶族儿童汉语语音意识与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林泳海,李荣宝.有关民族儿童语言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4]戴庆厦.深化双语研究的几个问题——“第四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总结发言[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5]李锦芳.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