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2015-02-28代贵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语文

代贵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金象希望小学 河北承德 067411)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代贵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金象希望小学 河北承德 067411)

本文通过研读教育论著及课堂教学实践,围绕"语文教学深入生活"这一论题的研究及自己教学实际,充分阐述了怎样将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 回归 生活 研究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即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古今中外大教育家关于“生活即教育”的论述,使我更加了解了“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生活”这一理论论断。

通过研读教育论著,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使我深刻明确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应该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我们知道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围绕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和“生活中孕育着语文教学”这一辨证的论题,我校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活动。

1.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

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语文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一组一张用水彩笔画的画。)让他们在组内结合生活中看到的画面,合作作诗,然后全班交流,记得他们个个小脸通红,小手高举,争着要汇报呢。听了他们各组一起朗诵合作创作的诗歌,我激动万分。看到孩子们当时学习的热情,我倍受感动。是啊,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这样的学习是“润物细无声的”。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懂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与学生生活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如班干部的选举,我让学生可以自荐,并上台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是推荐别人也让他们说自己推荐的理由;每天请一名学生给大家讲故事,可以是听来的,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如果学生有在学校上课那天过生日的,就让学生一起给他说祝福语、编祝福歌;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课让学生一起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还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参加文艺体育活动,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这样,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学科间内容整合的生活化。

更新教育观念,落实课改精神,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工具性外还有人文性,还担负着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融合,它们可以说是两门有着“近亲”关系的学科。因此采用生活丰富语文教学,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学科整合的方式方法,在听读说写的实践活动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健康的个性,完善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能创造并享受文明生活的新

三个大的教学板块:走进生活,丰富体验;感悟文本,内化语言;实践运用,创意表达。布置学生课余时间继续在生活中寻找秋天、收集秋天;搜集与秋天有关的成语、诗歌等。有兴趣做“小小气象员”的学生,组建一个“气象发布站”,从各种途径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填写观察记录表,每天定时在班级发布气象信息,提醒同学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服。在学习课文《秋天》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边读边交流,边读边回味,体会秋景的美丽,秋游的快乐。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他们感觉就像是在读自己,读自己的生活,读自己的内心感受,读自己的切身体验,一个个全身心投入,谈得动情,读得有味。我让学生分小组展示收集的瓜果、蔬菜、粮食等。介绍从家长处了解到的某一种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的全过程,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在生活中要节约,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进入秋季,孩子们就在开心地寻找着,惊奇地发现着,快乐地阅读着,幸福地生活着。学科整合给了学生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欢乐、无穷的创造。

此外在课堂上采用歌唱、朗诵、画流程图、小记者在行动、小老师登场等学习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课文的内容,“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开放课堂教学,让阅读教学生活化,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萌发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大大增强,对知识的建构更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中,力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与欲望,热爱语文学科;使学生乐于阅读与表达,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有较丰富的想象力及一定的独立见解;培养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意识,能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以期让学生形成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并享受生活的积极的学习态度,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3.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构建有自我特色的知识体系,培养了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生的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要努力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除了在课堂上去充分利用生活化资源外,更要鼓励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经历去学习语文。克服困难带领学生深入学校、社区,加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开拓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上下功夫。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把研究工作继续做下去,切实让语文教学扎根在生活这片沃土中。探索还需努力,研究还需在专家学者中的引领下向更深一步发展。

[1]陶行知.以生活改造教育,以教育改造社会.(J)《新教育》,2005年第10期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