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日语教学探索

2015-02-28汝利娜熊媛廖晨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日语大学语言

汝利娜 熊媛 廖晨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大学日语教学探索

汝利娜 熊媛 廖晨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大学日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就如何进行大学日语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探讨。

大学日语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随着越来越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出现,掀起了日语学习的热潮。面对高校日语教学热的出现,各校对日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在不断作出调整和创新,力图改变日语教育局限在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其他知识面较欠缺,适用教材少,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的现象,从单一的语言文字向“专业知识十日语”的复合型转变。使所培养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提高竞争能力。现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加以探索大学日语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的特点

1.大多为初学者

大学日语专业教育和英语不同,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日语这门新的语言。因此,这门课对学生而言,感觉既陌生又新鲜。

2.均是成年人

还有一个特点是,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不同于学习英语阶段,还是青少年。因此对于日语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学习自觉性高。

因此,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应在第一堂课就讲解了学习日语的方法,分析了日语与其他语言的异同,使之明确学习目的,产生积极的兴趣。我们首先是让他们喜爱日语,产生兴趣。

二、教学设计的几点探索

根据上述对学生学习日语的特点,笔者通过调研,结合自身教学经历,针对大学日语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课程设置、教学要以社会需求为背景,加强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仅有30%的人在从事日语教育工作,大部分都在日企或少部分转行。

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学生毕业的实际需要,设置适合学生进入社会实用的专业及课程。如应增设一些翻译、会话等课程。针对社会不同的需求,培养“专业知识十日语”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除对基础知识的教授外,更应对学生的综合教育素质进行提高。某一位日企负责人曾表示:“我们需要的人是有一定语言基础并有团队精神,踏踏实实的人。不懂的我们可以慢慢教,最害怕的是花几年时间培养的人才到时候跳槽!”。这一点正是日资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根据目前用人需要,设置适合的专业。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了解并学习日本的企业文化,培养以“和”为中心的文化素质修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2.授与受应相结合。

尽管大多数学生从零开始学习日语。但是根据学生都已是成年人,不能同小学学习一样,强调死记硬背。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沟通。授受相结合。在每堂课之前,都要告诉学生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适当增加教学难度,从注重单词量的增加,语法、句型的模仿转变为如何应用所学的词汇、语法进行表达,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操作的能力。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抓住弱项,改变一把抓的教学方式,突出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才能够带动“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平衡发展。在初级阶段可以教师多讲解,学生多练习。但是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应力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如在讲解前文和会话时,教师只需讲解个别难点,其他的要留给学生自己翻译。每篇课文学完之后,要让学生用日语运用学过的语法进行总结。可以采取三五人一组,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大学生语言的实践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在团体合作的能力。

3.小班制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型教学模式

外语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参与和体验使用外语的过程。而小班教学从班级规模上为教师开展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提供了可能性。便于师生、生生互动,营造民主、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不应同英语一样,大班教学,应采取小班制教学。

同时,在初学阶段,可以采取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记忆为辅。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方法,应成为主体,因为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有着自己的能力,能够独立探索。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体现在讲授上,也不再体现在对知识的“讲深讲透”的直接形式上,而是体现在进行周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精心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更高层次的间接形式上,或是体现在帮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上,体现在帮助学生将错误的知识修正为正确的知识。这种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责任,也是模式构建发展的必要条件。

4.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语言的形式、表现手段乃至交际内容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日语反映着日本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教学中正确认识日语的文化背景,从文化角度来把握日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将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日本文化的内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较好的语言环境。同学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比如:学生学习日语“相扑”“,刺身”这些日语单词时,老师就要向学生简要地介绍日本民族的体育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背景和实际使用语言的环境。

5.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大多都以拥有了手机,电脑等,因此我在第一堂课就公布了我的手机号,电子邮箱以及QQ。学生可以在课下有问题的时候,或者有不好意思当面说的问题,和我进行沟通。并且我自己创建了一个日语学习博客,把我自己的课件,以及一些日语的学习方法放在上面,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和我进行联络。也可以通过邮件批改作业,我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他们的想法。利用网络,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

6.外教口语练习,创造语言环境

外语水平的高低,与言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能达到去日本学习的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创造这个环境,要求学生在班级尽量来说日语,少用汉语。教师在二年级下学期可以运用大量的日语来进行授课,同学之间,教师之间多交谈,多接触,只要坚持下去就会逐渐提高会话水平,同时,如果有外教的话,可以积极的和外教进行交谈,每周开设一次外语角。

三、结束语

常言道:教无定法。说的就是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授的内容等进行教学。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依据大学日语课程的特点,精心进行课堂设计,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大学日语教学的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

[1]世界日本语教育,日本凡人出版社,2005.2

[2]成人日语学习课堂设计之探索,梁作丽,科教文汇2007(11)

猜你喜欢

日语大学语言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