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群生活的道德教育——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道德意蕴及其启示
2015-02-28程伟
程 伟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走向社群生活的道德教育——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道德意蕴及其启示
程伟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20世纪80年代,面对西方社会道德衰败的景象,麦金太尔力挽狂澜,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重建传统社会的社群。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倡导德性伦理、坚持历史主义道德观、强调重建社群;提示应该重建社会,鼓励学生组织的成立与发展,重建道德信仰,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有助于当今道德问题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麦金太尔;社群;社群主义;道德传统;道德教育
一、现代性的道德隐忧: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产生
肇始于启蒙运动时期,以“理性、世俗、自由”为价值诉求的现代性,在给西方社会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同时,也对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性的力量整个地毁坏了所有美善的事物”[2]200-201,突出表现在个人主义的膨胀、工具理性的张扬、虚无主义的弥漫三个方面。
第一,个人主义的膨胀。启蒙运动以来,反对中世纪神学束缚、倡导个性解放、个人自由成为思想界的共识,尤其是在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大力推动下,经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自由主义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主张尊重个人的自由与权力,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诚然,这些主张对西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民主化进程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20世纪中期以来,以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呈现泛滥的发展趋势,社会责任感缺失,公民责任意识淡薄,以德性为核心的道德观逐渐被以功利和权利为核心的道德观所取代,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国民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社会道德标准混乱、无序,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尤其是青少年吸毒、酗酒、校园犯罪率明显增加,整个西方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
第二,工具理性的张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想之间的张力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然而,随着现代性的漫延,工具理性不断张扬,价值理性逐渐式微。工具理性侧重达到目的的手段的理性化,强调效率、精密、严谨、科学,由此,“科层制”成为主导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工具理性成为判断社会制度、组织规则合理性与正当性的标准和依据。在工具理性下,看重现实、追求功利逐渐成为人们的最高宗旨,“人们不再有更高的目标感,不再感觉到有某种以死相趋的东西”[3]4。我们每个人都被囚禁在“理性的铁笼”之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道德观盛行,丧失了对价值理性、终极关怀的坚守。
第三,虚无主义的弥漫。随着基督教一元信仰的打破,多元价值呈现上升趋势。超验的世界秩序一分为三(认知、道德、审美),完备的价值系统分崩离析。韦伯称之为“诸神不和”,“有些事情,尽管不美但却可以神圣,而且正因为它不美且只就它不美而言,才变得神圣……有些事情,不仅是它尽管不善而成为美的,并且只从它不善这方面看,它才是美的……有些事情虽不美、不神圣、不善,却可以为真,此乃一项常识。这些现象,不过是不同制度的神和价值之间相互争斗的最普通的例证”[4]4。不仅如此,尼采发出“上帝死了”的呐喊,海德格尔认为现代人成为在精神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另外,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脱离蒙昧状态,对宗教信仰的怀疑不断增加。然而,科学只能解决事实问题,对人的存在意义等价值问题却无能无力。现代人在获得了空前的自由的同时却迷失了生存的意义与价值,道德信仰解体。在由现代性引发的道德隐忧这一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二、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道德意蕴
(一)倡导德性伦理
德性伦理“是指以个人内在德性完成或完善为基本价值尺度或评价标准的道德观念体系”[5]141,亚里士多德是德性伦理的集大成者。在麦金太尔看来,西方社会之所以出现道德困境就在于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挽救西方的道德危机就要回到亚里士多德。为此,麦金太尔探究了英雄社会的德性、雅典社会的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和中世纪的德性是如何嬗变的。从古希腊至今,德性概念纷繁复杂没有一个定论,在对历史上的德性概念提炼、概括、总结的基础上,麦金太尔总结了历史上三种不同的德性观:“德性是一种能使个人负起他或她的社会角色的品质(荷马);德性是一种使个人能够接近实现人的特有目的的品质,不论这目的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亚里士多德,《新约》和阿奎那);德性是一种在获得尘世的和天堂的成功方面功用性的品质(富兰克林)。”[6]234如果对这些不同的德性概念作出梳理,得出一个关于德性概念的定论,就必须从德性的历史嬗变入手,探讨德性伦理发展的三个阶段。麦金太尔在吸收亚里士多德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伦理观,包含实践观、个人生活的整体性和传统观三部分。
第一,实践观。“实践”是理解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德性的核心概念,在麦金太尔的德性论中,实践与德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麦金太尔通过内在的善与外在的善诠释实践的内涵。外在的善是功利性质的;内在的善则是囿于活动内部,只有参与者、只有参与这一活动才能获得。在对二者作出明确界定和区分的基础上,麦金太尔初步对德性下了定义,“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6]241。这个定义清楚地体现了内在的善和德性之间的关系:在一活动中只有拥有德性才能获得内在的善,而且拥有德性也一定会获取内在的善,否则只能得到充满物质和功利的外在的善。
第二,个人生活的整体性。现代社会将人的生活分成一个一个的片段,生活成为孤立的碎片,个人生活的整体性不复存在了,“工作与休息相分离,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相分离,团体则与个人生活相分离,人的童年和老年都被扭曲而从人的生活的其余部分分离出去,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6]257。同样,德性作为生活的整体也消失了,这是由于现代自我的出现摒弃了前现代的自我。现代职业将个人与其所扮演的角色相分离,个人的生活也就被分割为不同的区域,每一块区域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而且是不可通约的,所以就迫使个人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麦金太尔称其为“职业技艺”而不是德性,作为生活统一体的德性不见了。德性只有在整体的个人生活之中才能出现,个人生活只有成为一个整体才是可理解的,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德性不仅与实践紧密相连而且与人的美好生活尤其是生活的整体性息息相关。
式(1)中:R为位置;t为模拟时长;v和a分别指其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M(R,a)为惯性负载;C(R,v)为阻尼负载;K(R)为刚度负载;F(R,v,t)为外界负载。Orcaflex基于离散集中质量模型,利用显示积分方法或隐式积分方法进行求解。根据给出对象的初始状态,导出作用在节点或物体上的外力及外力矩,代入运动方程后得到下一时刻的物理量,反复迭代计算最终得到完整模拟阶段的模型运动特性。Orcaflex中的缆索采用的凝集参数模型见图4,详见Orcaflex说明书。
何谓个人生活的整体性?在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判断之前要了解他的动机和目的,并将其作为前后连贯的历史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将个人的历史与个人所参与的活动的历史联结起来。在此意义上,麦金太尔深化了对德性的理解,“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的善,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6]277。简而言之,德性就是在生活的过程中对善的不断追求,好的生活就是不断追寻德性的生活,是富有德性的生活。由此,德性与人的向善的生活联系了起来。
第三,传统观。麦金太尔批判了现代自由主义和分析道德哲学的自我观,这种自我仅仅源于个人的选择,没有考虑个人的历史传统。可以说,这种自我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自我,摒弃了个人在历史和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也就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个人是集多种关系于一身的,“我是某人的儿子或女儿,另外某人的表兄或叔叔;我是这个或那个城邦的公民,这个或那个行业或职业的一个成员,我属于这个氏族、那个部落或这个民族”[6]277。正是这些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构成个人的生活,成为道德的逻辑基础。通过传统,个人与历史实现了联结,个人生活也是传统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德性也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也正是依靠德性才得以保持和继续。
(二)坚持历史主义道德观
所谓历史主义道德观,是指每一时代都有与其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麦金太尔在对现代西方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究时发现,情感主义的现代道德文化是导致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根源。为了进一步厘清情感主义是如何出现的,麦金太尔展开了对道德哲学史的考察和分析,尤其是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分析。
情感主义的出现源于启蒙运动试图为道德进行合理性论证的失败。从休谟的“激情”、狄德罗的“欲望”到康德的“理性”,再到克尔凯郭尔的“选择”,启蒙思想家的道德筹划全部失败了,原因在于他们都从自己所理解的人性观出发进行道德规则的论证,而“他们所共有的道德规则、戒律的概念和他们共同的人性概念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一致”[6]67,因为道德原则和人性概念有各自的历史。不仅如此,还“因为他们在确实要为自己根据人性问题上的独特见解得到的道德信念寻找合理基础的同时,又承继了一套道德禁令和与这种禁令显然不一致的人性概念”[6]71,他们都排斥了人性概念中的目的论。换言之,启蒙思想家们在继承前人思想对道德原则进行论证时,忽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已经与前人相比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条件下所作的道德推理一定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启蒙运动对道德谋划的失败是必然的。
启蒙运动之后,以边沁、穆勒和西季威克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以及分析道德哲学试图挽救启蒙运动失败的局面,拯救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可惜的是,由于功利主义没有建立新的目的论,而分析道德哲学也没有完成对道德规则进行逻辑论证的使命,所以也都没有成功。在功利主义和分析道德哲学影响下的功利概念和权利概念成为一种“道德虚构”,这种道德虚构“都旨在为我们提供一种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但是无一成功”[6]90,道德在普遍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麦金太尔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就是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论证失败的结果,而启蒙运动道德筹划的失败正是道德普遍主义的失败,这一点在康德的思想中表现非常明显,在康德看来,“合乎理性的道德所规定的原则能够也应该被所有人遵循,并独立于环境和条件,即能够被每一个有理性的行为者在任何场合中前后一致地遵循”[6]59。不仅如此,被称为“精致的康德主义者”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无知之幕”,主张在处理分配问题时,将性格、能力、身份、阶级、家庭背景等与个人有关的信息全部屏蔽,以此获得分配正义的最大化,普遍主义价值观发挥到了极致。因此,要从道德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就必须摆脱道德普遍主义的魔咒,在具体的语境和时代背景下谈论道德,由此才能重建西方社会的道德体系。从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分析道德哲学,到尼采,最后到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麦金太尔描绘了一幅西方社会道德逐步衰落的图景。
(三)强调重建社群
麦金太尔认为现代社会是处于德性之后的社会,道德成为传统的一些碎片而已,规则成为道德的中心,要想恢复德性传统,只有回归传统社会的社群,“我们正在等待的不是戈多,而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圣·本尼迪克特”[6]331。首先,自我依赖社群,自我认同唯有在社群中才能实现。在传统社会,自我是通过其在各种社群所扮演的角色来认识自己的。而进入现代社会,社群不存在了,自我脱离了社群,最终使得个人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其次,德性通过社群得以传承。社群是在共同的善的基础上形成的,社群成员对社群共同的善的追求使得传统的德性一代代延续下来。不仅如此,在对共同的善的追求的过程中,自我的存在得到彰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予以体现,自我对社群的归属感愈加强烈,善成为自我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如此,德性一直在道德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人类传统的德性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对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几种误读
由于麦金太尔思想的深刻性加之道德问题本身具有的争议性、分歧性、复杂性,麦金太尔的思想很容易被误读,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主义与相对主义。麦金太尔坚持历史主义道德观,传统是德性的构成部分,德性只有扎根于传统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道德只有结合产生它的背景条件才能被理解。麦金太尔的这一主张却容易被误读为道德相对主义,因为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道德是不同的,道德也就具有了独特性和特殊性,这些道德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公允地说,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道德观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区别判若云泥,道德相对主义“坚持道德的相对性,易变性,反对道德的绝对性和恒定性,否认道德判断有一个普遍的永恒的标准和原则,否认各种道德或价值之间的等级差别以及在它们之间进行任何比较和评判的可能性”[7]41。通俗地讲,道德相对主义就是抹煞了道德善恶的区别,消弭了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确定性的价值判断标准,甚至否定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在麦金太尔的思想中并非没有判断道德善恶的标准,“只有那些能被合理辩护的道德实在才是适宜的和有益于生活的”[2]211-212。不仅如此,而且道德标准还源于个人的传统之中,“只有基于个人生活于其中的传统才能找到道德探究的起点”[8]。
第二,理想性与现实性。当代西方社会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物质高度繁荣,多元文化发展势头强劲,民主政治成为共识,现代性成为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回归亚里士多德的社群传统是否只是一种理想而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首先,在人类历史上,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新近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包括中国先秦儒家最高理想的“大同社会”与道家最高追求的“小国寡民”社会都是一种理想,到目前为止也都未曾真正实现,但谁都不能否认这些理想的意义和价值,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同样如此。其次,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贡献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看待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要理解个人的行为,必须把个人置放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中来考察。这也就是说,要理解个人及其行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群和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9]174。这也是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融理想性与现实性为一体的表征。
第三,批判性与建设性。麦金太尔对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自我观、普遍主义等理论诉求进行了批判,无疑,这些批判是犀利的、深刻的。如此一来,是否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缺乏建设性?首先,在西方思想史上,以批判闻名的思想家与哲学流派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为代表的以批判社会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它不仅在思想上,更在现实中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其次,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建设,更需要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与建设相比,反思与批判需要更大的勇气与胆识。再次,对先有理论的批判可以使其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与缺陷,从而进一步完善原有理论,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同样是一种贡献。在麦金太尔及其他社群主义者的批判下,罗尔斯也逐步意识到新自由主义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正是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建设性所在。
四、走向社群生活的道德教育
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社会,经历了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面临着与西方社会极为相似的社会环境和道德问题,多元文化、物质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混乱等问题同样困扰着当代中国人,诚如许纪霖所言:“政治上的犬儒主义、人生观上的物欲主义和道德上的虚无主义,这就是当今中国精神状况的现实。”[10]148作为一种外域文化参照,麦金太尔主张恢复和重建社群的理论诉求无疑为我们反思道德问题,特别是道德教育回归社群生活贡献了一些新的思路。当然,由于时空差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麦金太尔视野中的社群与我们所提倡的社群会有所区别,但这并不妨碍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对于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
第一,就宏观的社会层面而言,社会的重建是当务之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模式,国家统揽一切事物,处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社会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位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育,社会的生存空间又不断受到市场的挤压。建国60年来,社会不断受到权力和市场的侵蚀,“我国前30年的实践,证明了由权力包打天下行不通。又用了30年,明白了市场也不能包揽一切。在权利和市场之外还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11],社会的恢复和重建成为时代的吁求。
第二,就微观的学校教育而言,首先应该构建学校社群,使社群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渲染,从而促进道德品格的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也是一个道德社群。除此之外,学校中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也应成为对学生发展有益的组织,“教育应尤其注意发挥学校这一特殊社群的道德教育意义,使得学校、课堂、教师群体、学生群体都成为一个能有益于学生品格发展的‘道德社群’,使学校教育场域成为连接学生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纽带”[12]79。其次,鼓励各种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发展。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在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成立各种社团,减少对学生社团的控制和约束,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社群生活环境,保证学生时时、事事生活在社群之中,过一种社群生活,从而促进其道德成长。
第三,重建道德信仰。如果说社会、学生组织等社群是道德教育的组织依托,那么道德信仰则是道德教育的灵魂,是道德教育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信仰的道德教育形同虚设,只能是一副空壳。重建道德信仰是道德教育的寻根之旅。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所谓回到传统,不是回到那个文本,那个规范,而是重建自身历史的连续性,同时重建讨论自身历史的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13]4。何怀宏教授在《新纲常》中探讨了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人的道德信仰——敬天、亲地、怀国、孝亲、尊师[14]152,这应当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另一方面,站在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道德教育在其中担当着启迪民众、昭示未来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是一项文化事业,道德教育更是如此。道德教育改革已经超越教育层面,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牵动着中国社会的整体架构。面对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道德教育问题,一味地谴责、怨天尤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像麦金太尔那样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现实,寻找解决方案才有助于道德问题的改进和完善,才是建设一个充满道德关怀社会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2]平卡德.麦金太尔对现代性的批判[M]//墨菲.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胡传顺,郭沙,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泰勒.本真性的伦理[M].程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4]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8]张言亮.麦金太尔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7-22(A06).
[9]韦森.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M]//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十字路口的选择——重建权力,还是重建社会[N].南方周末,2010-09-16.
[12]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1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何怀宏.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ReturntoCommunityLife:
(责任编辑朱春花)
收稿日期:2014-12-18
作者简介:程伟(1988- ),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5)02-0099-05
Macintyre'sCommunitarianismThoughtandIt'sInspirationsforMoralEducation
CHENGWei
(CollegeofEducation,ShandongNormalUniversity,Jinan250014,Shandong,China)
Abstract:Facing with the twilight of virtue in Western societies in the 1980s, Macintyre tried to advocate a return to Aristotle's virtue ethics to rebuil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ommunity.His communitarianism promoted the virtue ethics, historicist moral values and community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emphasis on rebuilding the society and moral believes and encourag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the contemporary moral issues.
Key words:Macintyre; community; communitarianism; moral tradition;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