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张良的智慧人生
2015-02-28梁安和
梁安和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秦汉文史研究]
简析张良的智慧人生
梁安和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张良是秦末汉初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以自己的智慧和胆略,为刘邦战胜项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汉初年大封功臣,张良因功官拜太子少傅,之后辞官归隐,成为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位得以善终的人。研究张良的智慧人生,特别是他的两次人生转折,对于今人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良;反秦复国;西汉;智慧;人生转折
1 张良生平简介
张良(约前250—前186),字子房,今安徽亳州市人,秦末汉初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秦国灭韩,张良怀着国仇家恨,力图反秦复国。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财,结交侠客,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因铁椎误中副车,受到秦朝政府通缉。不得已,张良改名换姓,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北),巧遇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并不断研习,深明战争谋略。后在反秦复国生涯中,率众投奔刘邦,成为其重要的谋士。灞上分封时,张良通过项伯向项羽“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彻底打消了张良恢复韩国的想法,为刘邦谋划灭楚兴汉,立下汗马功劳。
张良在鸿门宴上力劝刘邦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助刘邦转危为安。楚汉战争中,他向刘邦提出不立六国之后,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为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汉建立之初,许多功臣将领积怨甚至谋反,张良向刘邦提出封其宿怨雍齿,尽释群臣,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天下平定后,针对建都问题,张良力排出身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刘邦与群臣纷纷想要回河南洛阳建都之议,主张建都长安(咸阳城东南),并指出长安能掌握关中与函谷关,免除关东战事纷扰;同时,长安兼具四川财富与河套地区的畜牧便利,是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邦闻后依张良之言,定都长安。
汉高祖晚年,宠爱戚夫人,欲改立戚夫人之子为太子。皇后吕雉向张良求教如何保住太子刘盈。张良为其谋划,让其请天下四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商山四皓辅助太子刘盈,便可打消高祖废立之意。最后刘盈顺利登上帝位。张良于惠帝六年(前189)病卒,谥号文成侯。
2 历代史家对张良的评价
张良这位智者,“以三寸舌为帝者师”的富于传奇色彩的生涯,令后世之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极为神往,把张良视作智慧的化身而加以称颂赞扬,代不绝书。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写道:“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1]2049班固基本接受了司马迁的观点,他在《汉书·张陈王周传》中说道:“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2]2063司马迁与班固都对张良圯上受书感到不可思议,又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只能认为是鬼神所使,是天意。同时,又对张良在楚汉战争中神机妙算、佐高祖灭楚兴汉的历史功绩大加赞赏。其实,在《史记·留侯世家》和《汉书·张陈王周传》中,此类记载不止一处,如“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榖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良曰,沛公殆天授”。现在读起来,仍然感觉有以后所谓的谶纬迷信之色彩。这里,司马迁、班固神话张良,其实是为神话刘邦作铺垫的,是为以后西汉政权天意神授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撑的,是时人天命思想的一种反映。今天看来,张良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每每为刘邦解忧排难,甚至力挽狂澜,扭转危局,最后战胜项羽,与张良十年潜心苦读《太公兵法》,对战争的双方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有关。特别是张良在下邳与项伯结识,并有很深的交情,所以项羽的许多情况张良有渠道了解和把握。而且,关键时刻,张良的建议也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了项羽的采纳。比如,在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的重要时刻,张良建议项羽出兵山东解决田荣的威胁,这对刘邦立足关中、图谋日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张良游历社会,接触面宽,对当时的天下大势及诸多项羽与刘邦的部将都有深刻的认识。
三国时期的刘劭称赞道:“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3]65裴松之认为:“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4]332刘劭、裴松之只是基于方术家或道家的思维方法上对张良的奇策异谋进行赞赏和评论,未免有所片面。
隋唐时期的朱敬则则评价张良:“神人无功,达人无迹。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也。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于周隋。”[5]1746张良不求功名富贵,最后销声匿迹,化羽成仙,与历史上其他人物相比,张良是佼佼者,是许多人物不可同日而语的。司马贞认为:“留侯倜傥,志怀愤惋。五代相韩,一朝归汉。进履宜假,运筹神算。横阳既立,申徒作扞。灞上扶危,固陵静乱。人称三杰,辩推八难。赤松愿游,白驹难绊。嗟彼雄略,曾非魁岸。”[1]2049对张良一生做了精彩点评:虽然功冠三军,却无所求,愿与赤松仙游,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诗圣李白评价道:“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6]1847认为张良为韩报仇不顾个人身家性命,博浪刺秦,震动天下,而后隐匿下邳,学习《太公兵法》,为日后建功立业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一种智勇的表现。
北宋的王安石认为:“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世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榖城黄石非吾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7]41对张良的身世、人生拼搏的过程及所取得的历史功绩给予很高的评价。司马光讲道:“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8]363对张良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的明哲保身的做法给予赞赏。
南宋的陈亮:“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于是张良以神仙自托;萧何以谨畏自保;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认为汉初三杰中,只有张良得以善终,是其智慧的表现。陈元靓:“楚兵正雄,秦鹿方走。圯桥跪履,鸿门碎斗。王业以昌,名垂不朽。去追赤松,从容无咎。”[9]107也对张良功成名就、仙游人生的智慧表现大加赞赏。
明清时期朱彝尊说道:“当年博浪金锥,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便论功三杰,封侯万户,都未是平生意。”认为博浪沙刺秦及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被封为万户侯,在张良看来都是身外之物,最终辞官归隐、浪迹天涯才是张良的真正归宿。王夫之:“汉高帝疑于所立,乃进而谋者,张良、叔孙通耳。良虽多智,而心固无私;通虽诡合,而缘饰儒术,且皆从容讽议之臣,未尝握兵而持国柄者也。”[10]1086对刘邦与张良的关系进行了评述,认为张良乃忠臣,没有私心,更不追求权势,是难能可贵的。潘业:“孺子报韩志已奇,天涯更有莽男儿。纵然不尽祖龙寿,也是从来第一椎。”只是对张良当年博浪沙刺秦的胆识给予高度赞赏。
3 张良的两次人生转折对今人的启示
纵观张良的人生,是坎坷、传奇的一生,也是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改变命运的一生;是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的一生,也是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流芳百世的一生。张良的一生,有两次重大转折,在这些关键时刻,张良都把握得很好,所以受到历朝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度评价。
3.1张良的第一次人生转折
张良的祖父张开地,连任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继任父职,连任韩国二朝的宰相,可见张氏家族在韩国地位显赫。然而至张良时,韩国逐渐衰落灭亡,这使张良失去了子承父业的机会,也失去了进入仕途的可能,所以张良对秦国灭韩怀有强烈的仇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复韩。
韩国灭亡后,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制定刺杀秦始皇的计划。在仓海君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一个大力士,准备实施刺杀计划。之后,张良便四处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要经过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东半部),遂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博浪沙。不多时,秦始皇的巡游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由远及近行驶而来。见此情景,张良指挥大力士用铁椎一下将最豪华的车辆击中,他则趁乱钻入草丛树林中,逃离现场。因秦始皇曾多次遇刺,故早有防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并时常换乘座辇,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是秦始皇乘坐的,所以误中副车。秦始皇幸免于难,却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是大力士被杀,主谋者不得而知,张良得以“逍遥法外”。
张良逃脱后,埋名隐姓,隐匿于下邳,静观形势变化。一天,张良来到沂水桥头,遇一穿着粗布老者,故意把鞋掉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下去捡鞋。张良愕然,强忍不满,违心地替他把鞋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忍无可忍,直想挥拳相向,但因他久历人间沧桑,饱经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跪膝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者穿好鞋。老者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漠然,只见那老者走出里许,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说道:“孺子可教矣。”并要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会面。张良不知所措,但还是恭敬地应诺。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者已到桥头,见张良来到不高兴地斥责道:“与老者相约,为何迟到?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还是晚老者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赶到桥上等候。张良经受住了老者的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老者,于是这位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道:“读此书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者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岩高士黄石公。张良得到此书惊喜异常,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领略其间深意,体察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谋圣。在这段历史记载里,虽然表现出谶纬、迷信与神话色彩,却透露出张良千方百计甚至低三下四讨教兵法的艰辛过程。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起义,反秦灭秦的战火从此拉开了帷幕。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反秦复国的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加入到亡秦的队伍当中。后因感到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投奔景驹。途中却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如故,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劝谏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则要遇到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的不期而遇使张良转暗投明,反映出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聪明才智和政治抱负也得以充分施展。
从历史的角度看,张良的第一次人生转折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张良既是一位勇者,更是一位智者。如果不及时调整方向,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刺杀秦始皇,必将受到秦律的严惩,甚至死无葬身之地。虽然忠孝两全,了却了一生的心愿,成就了英名,但毫无意义,只是做无谓的牺牲罢了。张良隐姓埋名,忍辱负重,学习兵法,不仅保全了性命,而且为以后施展才华,实现远大抱负奠定了基础。如果不是选择后者,也就不会有刘邦入关灭秦,不会有刘邦鸿门宴卑辞求和,更不会有后来的立功立言……张良也就不会成为政治家、军事家,更不会成就谋圣的英名。那么,楚汉战争、秦汉历史将可能重写,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另一幅历史画面。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互动的结果。可见,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3.2张良的第二次人生转折
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大封功臣。张良虽然没有作战之功,但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西汉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刘邦对其大加赞叹,列其为“汉初三杰”之一,并令其“自择齐三万户”。张良答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2]2031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
刘邦称帝后,一直觉得吕后所生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惠帝)生性懦弱,不像自己,而偏爱戚夫人所生之子赵王如意,因此屡次想废掉太子刘盈而立如意为太子。在封建社会,太子的废立往往关系着政权的稳定,所以当时的大臣叔孙通、周昌等都犯颜强谏,但都没能得到高帝的肯定。吕后很恐惶,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见效,最后逼张良出主意。张良为吕后谋划,建议让太子刘盈“卑辞安车”,去迎请高帝一直想招致却请不到的四位很有名望的贤人——商山四皓,让他们跟随太子入朝,使高帝见到,表明太子刘盈得到民众拥护。这一着果然见效,高帝见到四皓跟随太子,看到人心所向,就放弃了废立的主意。
此后张良多数时间称病不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于是学道,不问政事。刘邦去世后,吕后感激张良,令其强食其邑,并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2]2037张良不得已,强食其邑。最终张良还是辞官归隐,逍遥余生,得以善终。他的子孙后代受其恩泽,香火延续几千年,一直受到人们的祭祀和供奉。
张良的第二次人生转折是成功的,人生选择也是正确的。首先,在荣誉、地位、财富等面前不贪婪,表现出知足的思想,这一点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11]31又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11]186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1]180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狡兔死,良狗烹”的严峻形势,应该说张良的这个选择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杨树达指出:“高祖所谓三杰,淮阴见诛,萧何械系,良之辟谷,所以自全耳!”[12]136其次,在西汉王朝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中,张良选择急流勇退的明智做法,避免了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种自保的智慧和思想也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刘盈性格懦弱,吕后专权,大封吕氏,刘姓江山面临严重威胁。张良无法力挽狂澜,也感到身不由己。吕后请张良辅佐刘盈,张良不敢当面拒绝,请求考虑一段时间,吕后应允。张良为逃避这一历史重任,从此销声匿迹,最后不知何时何地在人间蒸发。[13]78张良死后葬于何处,史家也难以定论。
纵观张良的一生,历朝历代史学家、政治家都无不敬佩他高深的智慧,称赞他神奇的谋略和力挽狂澜的胆魄。作为一名谋士,他深知智谋对于战争胜败的影响,对于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所以他在下邳隐匿期间,忍辱负重,刻苦学习兵法,同时游历社会,结交豪杰,洞悉社会形势变化,待机而发,为以后成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张良人生的第一次成功转折。虽然身怀韬略,但要施展自己的才能,还需要选择善于纳谏的明主,所以张良选择了投奔刘邦。在反秦战争、楚汉战争中,张良屡出奇计,为战胜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功成名就之时,张良没有贪婪于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知足退让。在西汉王朝内部矛盾和斗争的漩涡中,张良选择了辞官归隐,逍遥世外,借以避免无谓的烦恼甚至牺牲,避免了无端被杀的劫运,从而保全了张家的子孙后代。[14]这是张良的第二次人生转折。张良一生的两次重要转折都是正确的、成功的,对于成就他的智慧人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史为鉴,对于当今社会那种狂热浮躁、物欲横流的现象,张良的两次人生转折及智慧表现对于我们仍然有着历史鉴戒作用。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刘劭.人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5]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王安石.王安石集[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8.
[8]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9]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0]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杨树达.汉书窥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3]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4]张富强.西汉专制下张良的自保智慧研究[J].兰台世界,2014(3):82-83.
AnAnalysis of Zhang Liang’s Life of Wisdom
LIANG Anhe
(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Shaanxi,China)
Zhang Liang is the statesman,military strategist and tactician of the late Qin and early Han dynasties.He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for Liu Bang by using his wisdom and courage to defeat Xiang Yu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 all the officers who ha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were offered official status. Zhang Liang,who was also offered official status,paid a visit to Prince Shao Fu.Later he resigned from his post and went into hermitage.Consequently he became the only one of the three early Han heroes who died naturally.Study of Zhang Liang’s wisdom of life,especially the two turns of his life will be useful for the people today to take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and values on life,which ha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Zhang Liang;the opposition against the Qin for the restoration of State Han;the Western Han Dynasty;wisdom;the turn of one’s life
K234.1
A
1672-2914(2015)01-0001-04
2014-11-28
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13JZ080)。
梁安和(1960-),男,陕西武功县人,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