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征,处处隐藏文化的本旨
——浅析余秋雨《阳关雪》中的象征手法

2015-02-28桑芝华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
关键词:阳关余秋雨欣赏者

◎桑芝华

象征,处处隐藏文化的本旨
——浅析余秋雨《阳关雪》中的象征手法

◎桑芝华

如果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称得上繁荣、热闹,那么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则显得冷清和寂静,但九十年代的散文却是个例外,它成为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变成新的文坛霸主。这其中余秋雨功不可没。

余秋雨兼具了学者的知识根底和诗人的才情,把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与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在历史文化的遗存中,探究民族文化的灵魂。在创作中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应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亮点,他散文中的象征之处,处处隐藏着文化的本旨。

他认为象征就是以“一个可触可摸的直觉形式构建出一个宏大而深刻的意蕴”。在谈到象征的美学意义时,他认为象征可以“使欣赏者面对具体物象而获得一种广阔感和自由感”,“使创造者和欣赏者一起产生一种略带隐蔽的社会认同感”,“使欣赏者享受了一种以少胜多、由此及彼的想象、思考、联结的自由,发挥了他们的审美主动性”。

人们选择余秋雨的文化随笔,是对文学的渴求,也是对知识的渴求。在《阳关雪》这篇散文中,余秋雨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积淀与写作功底。借助阳关景与阳关史,表达了他眼中的文化苦难与文化悲剧。在抒发自己的文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余秋雨大量地借助了象征的手法,并较多篇幅地借用了艾略特《荒原》中的意向和思想,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和文化的忧患意识。这也成为这篇文化散文的一大亮点。

“坟堆”是文中出现的第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意象。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不过是触发作者感怀的一景,但当笔者看完全文,看到作者对于文化衰亡的忧患,再结合《荒原》,便会发现坟墓的真正用意。余秋雨的思路离不开《荒原》,《荒原》的第一节便是《死者的葬礼》。艾略特刻画了一个毫无生气、充满死亡气息的现代文明之都——伦敦。它宛若地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浑浑噩噩中走向死亡。而位于阳关的坟堆,它们埋葬的却不仅仅是人的尸骨。在余秋雨的笔下“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更像是传递着文化的悲剧——无人问津、远离人群、慢慢被历史侵蚀。在这里,坟堆既引入了作者的想象,引入了阳关的悲剧,又引入了阳关背后的文化悲剧。

后文中,余秋雨将象征使用得淋漓尽致。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马蹄”“呐喊”“热血”象征了战场,象征了阳关这片土地上历经的悲惨历史。这一段中,有战场上的助威厮杀与流血,有亲人眷顾,有战争胜负,有君王愁虑。而这所有的一切逝去以后,留下的就是一个荒原。而下一句“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不禁让人想起了艾略特笔下的人们,他们生死状态如同这战士。这之中更透露出余秋雨对于文化的思考。

在写到“唐人风范”前,余秋雨始终是在写阳关景中隐隐地透露着自己的感怀,他对于所有文化的哀叹只是暗中通过景物传达出来。而在这一节中,余秋雨开始将自己对于文化的咏叹直接地抒发出来。他以王维为例,着重写出了唐朝文人的悲剧,他们终究只是娱乐而非文化,因而得不到重视。这些文人的命运也象征着文化的苦难。余秋雨曾这样形容过,“唐朝,尽自己的力量搜罗并保护着各地的精神流浪者”。这些文人,不过也只是千千万万精神流浪者之一,他们游离于权贵之外,行走于荒原之上,面对火的训诫,听着雷霆的话。这正是几千年来非正统文化的生存状态,而这文化,最终也成了阳关。

阳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象征了。也曾辉煌,终成土墟。它的衰败之中,流露出的是文化衰落的悲具。阳关的雪,阳关的风沙,莫不是从古至今一次又一次对文化的摧残。当余秋雨面对着破败不堪的阳关时,他对文化的忧患便从这土墙上飘然而起。文章最后的“羌笛”是什么,“哀音”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余秋雨以一句怕还要下雪结尾,透露出的悲哀莫不让人拍案叫绝。

在现代散文中,大多数散文比较关注的是自我情感的抒发。而余秋雨先生的很多散文虽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于景物的自然现象,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作者用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景物,用象征手法,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和文化的忧患意识。《阳关雪》一文中,想象与现实、意象与实景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情的咏叹调。其中的象征,无疑为作者的忧患穿上了颇有文化的外套。象征,恰恰就是文化隐藏于每一处的最好体现。

(桑芝华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226400)

猜你喜欢

阳关余秋雨欣赏者
留出想象的空白
遥望阳关
余秋雨投其所好
余秋雨投其所好
阳关:虚实印象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
西出阳关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