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分析
2015-02-28覃发业
◎覃发业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分析
◎覃发业
一、“板块式”教学思路概述
(一)“板块式”教学思路简介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坛上流行着一种名为“板块式”的教学思路。其创始者正是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专家余映潮先生。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者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板块式”教学思路与一般阅读教学思路的区别在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然后一个段接着一个段地分析,或者一个部分接着一个部分地分析,最后小结课文特点或者进行课堂学习小结。”正是这种差异,使得“板块式”教学思路以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一步一步扎进中学语文教坛,影响一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
(二)“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特点
1.精练实用
精练的教学设计,能够大大地改变课堂教学步骤不清、思绪杂乱的现象,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都始终贯彻一条精练明朗的路线,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知识的安排,在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实用性强。
2.逻辑清晰
清晰合理的教学步骤,是科学教学的基础。“实际教学之中‘板块’组合的形态、形式非常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以鲜明的逻辑步骤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逻辑特点。”
二、“板块式”教学思路的优势
(一)教学内容严密
“板块式”教学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从一篇课文的整体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把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完整的而不是分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实例3:《马说》“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脉络
教学板块一:辨读文词(约15分钟)
教学板块二:析读文意(约14分钟)
教学板块三:品读文情(约12分钟)
“板块式”教学最精彩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板块知识的对接严密,一般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前几个板块串到一起,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对接,综合,比较,提炼,或引申,以凸显教学目标、课文主旨、文章亮点。
(二)教学过程简练
李海林先生对其高度评价:“余老师这堂课之所以是成功的,一是教学内容把握得正确:他正是教了鉴赏教学应该教的内容;二是教学方法选择得对,他的教学方法适应鉴赏教学的需要。要上好一堂课,这其实是最重要的两点。”很明显,这里的教学方法选择就是简练的教学过程,达到以一抵十的效果。
(三)可操作性强
清晰的板块设计,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牵连并进,牢牢锁住教学目标,锁住教学内容,扎实实现教学内容讲述,在对付教师“怎样教”的问题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教学实例4:《故乡》教学思路设计
板块一: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
板块二:揣摩妙点——多侧面发现
板块三:评说人物——多层次表述
鲁迅的《故乡》是公认教学难度极大的课文,可揣摩的地方可谓是方方面面,教师有很好的教学经验才能把控。而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思路只用了三个板块就把全文理清楚,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设计。三个板块的知识剖析,易于操作,避免逃离主题的解读。
三、运用“板块式”教学思路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的综合性设计决定了课堂内容的有效性与价值性。鉴于以上对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探讨,笔者认为,赞美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对其进行一些教学反思?
(一)教学模式化
余映潮老师曾指出:“板块式”教学思路是适合所有的文体教学的。教学课堂面对的是一群活泼、思想多样化的学生,如果按着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而不管学生的反应,这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发展,也不符合教学的规律。固定的教学板块,无疑是教师给自己安上的铁轨,也是给学生限制在一个范围,板块就是学生的五指山,再怎么逃也逃不出板块这座五指山。
(二)人文性欠缺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是语文教学必须要把握好的,可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学所要体现的重要内容。学生的人文性是通过文章的熏陶,情感的逐渐转变而发展的一种内在素养,是语文课标展示的三维目标之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是分析一下“板块式”教学思路,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特点:似乎都在围绕语言的把捏上,不断地围绕语言打圈,语言后面承载的人文性却显得“瘦小”。
教学实例7:《夏天也是好天气》的教学设计
板块教学一:告诉大家——读妙文
板块教学二:提醒大家——寻雅词
板块教学三:评说课文——品奇字
板块教学四:表现生活——用美句
教学实例8:《论求知》教学步骤
步骤一:识字词。落实字词,听写雅词。
步骤二:背名言。每人选择背诵课文中的3—5条名言,择其一条说说为什么喜欢。
步骤三:析精段。从不同的角度,品味一段话。
步骤四:学表达。学习运用一种“三列式”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如果一味地对一个教学内容钻研,就凸显不了语文课堂的魅力,只有在钻研语言的同时,让学生得到人文性熏陶,这样的课堂才是最佳的课堂。因此,“板块式”的教学设计,必须权衡人文性的体现,不要让人文性在课堂上消失。
(三)学生自主权弱化和语言公式化
新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既然学生有自主权,那么如果按着已经设定好的教学板块,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这走那,那就是走向了以教为主的课堂,弱化了学生的自主权。课堂灵活性强,学生的思维碰撞也是不能驾驭的,如果让学生一直按着教师的步子走,这样的课堂必将是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当然也不是任由学生散乱,而是要让他们在一定文学条件下进行自由地学习。文章的美与否,并不能以教师的一言之词来概括,必须是经过学生自己去发现,用已有的经验来探索。
教学实例9:《狼》的教学构思美点欣赏
美点之一:清晰、精巧的结构
美点之二:人、狼交织的构思
美点之三:简洁、精练的描写
美点之四:深刻有力的主题
教学实例10:《口技》的最后一个板块教学设计
教师:比如说:“善”在“摇闻”一词用得好,它写出了深夜的寂静……
学生进行准备,小组交流,课堂发言:
“善”在声音有大小。
“善”在声音有远近。
“善”在声音有内外。
“善”在声音有动静……
教学实例11:《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设计之一
板块一:全文美在夕拾朝花
板块二:美在性格刻画
板块三:美在细节描写
板块四:美在情感抒发
综观这些课例,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引导的时候总是先给学生一个例子,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回答的模式,“‘善’在有大小……”,“美在性格刻画……”。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用了几个这样的句式:“这是………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赫特的爸爸是一个……的人”。“三峡的……美,你看……”,“课文的……美,美在……”,“课文中……写得好,写出了……”,“妙在……(写)用得好,它表现在(说明了、点出了)……”。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回答的模式,那么后面的回答就可以依葫芦画瓢,走向了公式化的语言。学生的语言往往是丰富有个性的,教师不能先入为主,把学生限制在一个公式化的语言,公式化的句式中,剥夺了课堂所应该拥有的趣味性。如果学生在十几年的语文学习生涯中都被这样的句式所左右,那还期望学生的语言表达在课堂上有多大的进步呢?
辩证地看待每一个教学模式的使用,打破权威教育理论的教条主义,随时照照镜子,切勿被权威教育理论家所误导。多元化的今天,课堂已经不限于一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而必须是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个性,有创新的教学活动。教师是一个每天面对学生成长的职业,学生在变化,教师的教学思路也需要变化,教师赶的不是时代,而是随时出现的变化。倡导多元化的、个性化的课堂,保持敏锐的思维,让个性化的课堂符合教学的发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优秀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才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郑桂华,王荣生.1978-2005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语文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于漪,刘远.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6]余映潮.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6).
[7]黄启东.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2002,(4).
[8]杨先武.不应该推行这样操作模式——评“板块式”教学[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版),2007,(2).
[10]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1]彭红兵.余映潮课堂教学模式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
(覃发业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