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班级管理的科学之道

2015-02-28李万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班规凝聚力班会

李万飞

(安徽省蒙城县第八中学 安徽蒙城 233500)

浅析班级管理的科学之道

李万飞

(安徽省蒙城县第八中学 安徽蒙城 233500)

本篇文章尝试从想方设法打造魅力班会、不断夯实班级凝聚力、建立并执行完备的奖惩机制、始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结合笔者的高中班主任工作经历,浅析班级管理的科学之道。

高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尽可能帮助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掌握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稳步发展为身心健康、能力全面、责任意识强且有幸福感的人。简言之,班主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班级管理智慧,以促进每一名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实现这一班级管理目标显然并非易事,努力探索出班级管理的科学之道势在必行。

一、想方设法打造魅力班会

定期组织班会一直都是广大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内涵之一,然而,由于对班会意义理解的偏差和班会组织方法的单一僵化,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仅没有在班会上有所收获,还对这一班级例行活动非常厌恶和排斥。所以,想方设法打造魅力班会,是我们探索科学的班级管理之道时首先需要加强思考的方面。要想打造一个魅力班会,班主任教师需要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班主任要正确全面地理解班会的意义。众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实践经验证明,班会观的不正确往往是导致教师难以科学组织班会的根本原因。比如说,有的班主任仅仅将班会理解为学生问题的总结大会,过多过滥强调班级纪律问题,导致学生们消极班会体验的不断强化,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不情愿参与班会。再比如说,部分班主任认为班会其实就是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员大会,把所有的班会时间都用在分析学生的各科成绩上,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正确的班会观强调,班会是促进师生交流的最佳平台,是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的最佳德育路径。单一强调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不科学的,只有关注学生的各方面问题,我们的班会才有意义,也才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其次,每一次举办班会之前,班主任都要有一个精心的筹备过程。所谓精心,有两层内涵,一是指我们不仅需要在班会主题上下一番功夫,还应该用心琢磨班会形式上乃至班会上的各个细节。二是指班主任不应该独自决定班会的所有事宜,应该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坚持与学生进行沟通,耐心听取吸收学生们的想法和意见。简言之,班会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舞台,而是班主任和所有学生畅所欲言、互动交流的共同平台。学生的意见得到尊重,班会内容与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的班会自然是有魅力的、是学生们愿意参与其中的。

二、不断夯实班级凝聚力

从班级的角度来说,班级凝聚力毫无疑问是影响班级秩序稳定、风气良好的重要因素。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来说,班级凝聚力关系到他们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建立。然而,当下,有相当数量的高中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课程的学习上,集体意识相对单薄。因此,班主任很有必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不断夯实班级凝聚力。在众多的夯实班级凝聚力的途径中,以下两点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首先,班主任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合作。实践影响认知,学生合作的机会多了,他们对于合作的认识自然会发生转变,学生逐渐就会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进而与身边的同学加强合作与互助。互相帮助本身就是强化班级凝聚力的主要方面。其次,班主任可以多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助于他们增强集体荣誉感的视频资料,尽可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进而紧紧团结在一起。

三、建立并执行完备的奖惩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新的时期,尽管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再过分约束压迫学生的行为。但是,每个人的自律性都是有限的,所以,一定的班级管理规定依然是保证班级秩序稳定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一个班级的班规中,完备的奖惩机制无疑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在制定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完全可以采取民主化的方式,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不再只是班规约束的对象,而更是班规的制定者。比制定奖惩条例更为关键的,就是执行。部分班主任教师在前期制定奖惩条例的时候非常用心,但是到了执行就逐渐放松懈怠了,导致这些奖惩条例都成了一纸空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班主任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能偏爱甚至袒护任何一名学生,因为这样做会极大影响班规的执行效率,更会影响班主任的公信力以及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所以,制定并且执行各项奖惩条例是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时不容忽视的一点,更是影响深远的一点。

四、始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观点认为,所谓健康指的就是身体上的健康。如今,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了。班主任教师关注学生健康问题的过程中,不只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需要切实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推进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班级管理举措。高中时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且,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是相对隐蔽的。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就会贻误宝贵的心理开到最佳时机。所以,班主任在组织班级工作的始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进行专门的集体性心理健康讨论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做到两点。一是日常多关心情绪上波动比较大的学生,给予他们及时的开解和疏导;二是以身作则传递学生更多的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的性格。

[1]陈法友.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吕中科.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结构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

[3]戴世颖.班主任班级管理监控能力浅析 [J].教学与管理,2001,14:24-26.

[4]刘红云,孟庆茂,张雷.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态度及其与学业效能间关系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2:62-67.

猜你喜欢

班规凝聚力班会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