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理解"得阅读者得语文"

2015-02-28罗杰陈飚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阅读者理解能力

罗杰 陈飚

(湖南省常德市德山经济开发区石门桥中学 湖南常德 415000)

怎样理解"得阅读者得语文"

罗杰 陈飚

(湖南省常德市德山经济开发区石门桥中学 湖南常德 415000)

语文教育关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语文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阅读水平的高低,但是阅读活动并非是只对语文有依赖作用,它反过来又会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语文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无数阅读的历练是大量知识的运用与积淀,这些积淀是夯实语言文字的使用的重要途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指阅读反过来促进对文字的理解。本文就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阅读能力 认识发展论 智力背景 后天教育 理解能力

要进行阅读,首先你得掌握文字的音、形、义,而语文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文字的音、形、义,只有初步掌握了一些常见字的音、形、义,才具备了语文的最基本的知识,这样之后也才能去进行阅读。不会阅读的人,他在掌握知识上所付出的代价是事倍功半的,他会整天淹没在单一的文字习题这中,手忙脚乱的去学习一些冰冷的毫无生气的文字或公式。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从人的生理心理学方面来分析,没有阅读能力,就没有大脑和他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而缺乏这种可塑性,将不能保证神经元之间的的联系,表现在外部的情形就是缺乏阅读就缺乏思考的能力,难怪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还举例说:“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学,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这一点,大家可以从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中得到印证:北宋时期的江西金溪的人方仲永,可谓是一个神童了,他五岁之前,从未“识书具”,有一天,他竟然“忽啼求之”,他父亲给他向左邻右舍去借来纸笔,他便能当即挥笔写了四句诗,而且这四句诗还有一个中心,即“养父母收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才,他的非凡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令人叹服,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般的孩子,由于后天没有继续培养,失去了知识的积累,阅读的积累,导致了他十三岁时却“泯然众人矣”的悲剧结局。

我有一个侄女,她学习成绩优秀,在全校都是排得上前几名的,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她的学习生活,发现她在家并没有怎样的去认真复习功课,一般是“该怎么玩就怎么玩”,这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放假或周末,均在家,或同妹妹玩耍,或同弟弟打闹,或同我们一起郊游,很少在家打书山题海战,她唯一不同于其他同学朋友的地方就是喜欢看课外书,而不是课内教科书,现在我终于明白,并不是她有多好的条件多高的智力多大的才能,而是因为她喜欢读课外书,她的阅读能力很强。我们曾经一起去游玩一座古寺庙,那庙中有关于此庙的来历传说,她就认真地去看,下山后我逗她,要她给我讲一讲这座寺庙的来历,她竟然将故事传说复述得很完整,而且还加进了她自己的见解,而一同去的其他孩子就没有认真去看那庙中的文字,问他们也答不出个所以然,这个现象说明:好的阅读能力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发展了皮亚杰的认识发展论,这一理论的中心或关键是:1,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密不可分,2,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依靠已有的语言文字符号去与人与书与世界交流,同时又在使用交流中获得新的语言,使语言系统更加完备,而在这一过和中,从们对以文字符号形式呈现的书籍的阅读和与他人的口语交流更为普遍,是两种极重要的语言运用形式,口头语言生动直接,但它没有书面语言细致完备丰富,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阅读,将使他们的语言系统发展得更完备,使他们的“智力背景”更加丰富多彩,相应的,他们的思维能力将更发达。思维发达了,学习能力就加强了,提高了,在学习上他们拥有了强于他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上来了,语文是百科的基础,语文这个基础打好了,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了,他对于其他科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了,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什么都要容易掌握,而语文水平的高低,又可以说是由阅读水平的高低,阅读能力的强弱所决定的,阅读历练多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就很强,他的学习只要稍作努力,便可事半功倍,成绩提高了,此时的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则比他人具有很多的优势,这些优势会让他在竞争中夺得佳绩,也可以这样去想:在同等年龄阶段,某甲同学的担子在他身上能轻松地挑起,并且可以挑起比所处年龄阶段更重的负担,如果他处的年龄是能挑得起80斤的阶段,而他由于各方面的条件优越,他此时就能挑起90斤或更重的担子,而某乙同学在这个年龄阶段只能勉强支撑起在本年龄段应挑起的重量,如果将年龄段再往前进一步,那么,此时他的承受能力也只能相应地加大一点点,仍然处于勉强支撑状态,而甲同学的年龄在随之增加的同时,他的承受能力也相应的增强了一点,此时,他对于加重的负担不但不感到吃力,而且比原来更轻松些,他的表现是越来越轻松,而乙同学的表现则是越来越勉强,最终导致不能负担起在某一年龄阶段的应负重量,那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在此时放弃,要么往后退一步,云负担比在某一年龄段本应达到的承载低一个年龄段的重量,这种现象就叫留级,而甲同学的优越之处就是他的阅读能力比乙同学强,究其实,甲同学和乙同学他们在出生时的身体状况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正常健康的,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生理因素,而在于对他们后天的教育培养上,智力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后天的教育,而在后天的教育中,首先是语言的启蒙,语言地不断运用和发展,离不开阅读。因此,有人说,孩子的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以乘法的形式呈现的,阅读的历练与积累越多,孩子的智力就越呈几何级数递增。在此,我要强调一点,怕有人误会,认为我所说的好像这阅读是万能的,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只是告诉大家,在学习上,阅读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阅读的学习是万万不能的,换句话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不是阅读造成的,不是因为孩子因看了课外书而耽误了学习,如果孩子喜欢阅读,则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那么,有人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学校里不是有那么一些学生,文科好而理科一塌糊涂吗?这种现象又作何解释呢?我们说造成孩子偏科的原因有很多,但阅读不是造成他偏科的原因,孩子的偏科,也许是由于家庭原因,也许是因为遗传基因,也许由于某个偶然的刺激.世界上的事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件事的产生经过和结果都自有他形成的原因,不能用“非此即彼”这种简单的判断去认识世界,如果偏爱文科而理科成绩不好,那么他的学习发展就不均衡,不全面,他在考场上是不会得胜的,因为一个跛子永远赶不到四肢健全者的步伐,如果理科已落后于人而文科又不爱阅读,那他的学习就到了危险的边缘,最后将文理皆失,反之,即使你的理科再好,如果语文成绩不好,那最后还是要吃大亏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吃过这种苦头的科学家。

总之,如果要想学习成绩好,阅读是不能少的,所谓“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这话是不无道理的。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阅读者理解能力
我的各路好友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