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

2015-02-28胡国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探究

胡国艳

(定边县职业教育中心 陕西榆林 718600)

浅谈高效课堂下的导学案

胡国艳

(定边县职业教育中心 陕西榆林 718600)

我校大力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统一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追求高效的课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名课程实施者,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导学案的教学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部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一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预学,导学、互学、评学”的教学模式,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导学案是分课时编写的,每课时基本分为“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其中学习过程包括“预学、导学、互学和评学”四个模式,在此还包括了“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提升”和“当堂检测”等内容。

1.促动学生思考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内容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尝试题,并把自己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在小组内合作探究。

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利用导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根据导学案中“合作探究”这一版块的问题,在积极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幸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相互提出自己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讨论导学案上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预习”“知识检测”后,一方面教师把普遍存在的错误当堂解答,满足学生急切知道错误原因的心理;另一方面把个别的错的放给学生,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小组讨论,做错的向做对的同学讨教,在讨教的过程中会的同学会很痛快去讲,体验“成就感”,做错的同学会认真去听。

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知识检测”的实施,促成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促成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改变了学生眼高手低的习惯,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巩固和掌握。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有时在当堂测试中也会“马失前蹄”,每节课都能对他们产生一种诱惑,产生一种紧张,产生一种汲取的动力。

二、利用导学案导学促使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利用导学案导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

三、利用导学案导学的困惑

1.学生以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为己任,因此拿到导学案后,急于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而不去认真地阅读教材,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不能真正在小组内展开探究讨论,甚至在老师点拨讲解时也忙着完成习题,连举手发言的人也寥寥无几了,产生了所谓的“假思考”“假探究”“假讨论”“假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更不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如何引导?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了,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有时教师觉得难以驾驭,甚至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种“利用导学案导学模式下,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实现其主导作用?

3.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发表提问的机会很少,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以此有正当理由说话的机会,说话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教师该如何应对?

四、对编写导学案的建议

1.首先导学案的编写,不能盲目的加大孩子的学习难度,遵循课程标准的准绳。

有的导学案的编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五彩纷呈,这样就失去了孩子学习知识的准确性,热热闹闹的学了一堂课,结果习题还做不准确。

2.导学案的编写,不能脱离教材,应该本着遵循教材的新知识的构建结构,去编写。无论是教材上的一个图画,一个例题,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所以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以教材为主。

3.轻形式,重内容。在集体备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导学案的形式太过于重视而忽视导学案的内容部分,那么这样的集体备案讨论就失去意义。真正的集体备案是要讨论出东西,檫出点火花,而不仅仅是表现在形式上的。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利用导学案导学的意义,不能因为有一些困惑,就动摇了利用导学案导学,追求高效课堂的决心。因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相信,通过不断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