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文相与析
——从"一词两赋"看苏轼赤壁人生

2015-02-28董月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旷达释怀赤壁赋

董月萍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0)

美文相与析
——从"一词两赋"看苏轼赤壁人生

董月萍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0)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那里的天空,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他的“一词两赋”更是书写了他独具魅力的赤壁人生。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的问号

“高处不胜寒”的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的灾难,被流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站在黄州的赤壁之上,面对滔滔江水,他通观古今,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面对“乱石穿空,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他怀想周瑜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流倜傥。怀古伤今,对照自己:满腹经纶,却无人问津;胸怀大志,却空等满头华发。“人生如梦”从词人心中流出,沉郁苍凉。用豪放的情调抒写出的心中的块垒更让人感到一个没有泯灭积极入世的文人的委屈。这失落的心情该如何安顿呢?滔滔江水没有回音,赤壁之上除了清风、明月,只有一个多情的问号。

二、《前赤壁赋》——理性的逗号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又一月夜,苏轼在游赤壁,泛舟于江水之中,沐浴着清风明月,流离的箫声却把苏轼的思绪带向更远的地方。“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娓娓道出苏子寂寞的心境。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是多么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又是多么短暂啊。这是同游的客的感叹。这又哪是什么客啊,这分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苏轼,委屈的苏轼!矛盾的苏轼,多情的苏轼。但苏轼又是豁达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的抱负即使在当时“知不可乎骤得”四处碰壁,可他依旧可以从大自然中,从历史的旧痕中寻得一方精神的寄托与慰藉。“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天人共生,物我合一的感悟把他的悲喜升华到另一种空灵而广阔的境界。寥寥一曲《前赤壁赋》在情景交错中,在心灵的对话中尽现一片淋漓尽致的洒脱,凭借深刻的哲理反思试图达到自我释怀的目的,以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寻求快乐人生的支点。“客喜而笑”是释怀的苏轼笑了,他在赤壁之问后面画上一个理性的、旷达的逗号。不是句号,因为他还在思考……

三、《后赤壁赋》——潇洒的叹号

苏轼是理解赤壁的,赤壁也同样包容着苏轼。当他偶起雅兴故地三游时,赤壁江月依旧,但不再是浮光掠影,箫声幽怨,而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天的赤壁清冷而又峭拔。他“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遥遥的明月,流光下的山间草木,奇异惊险的旅程,登高极顶的寂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不能不使他联想到“高处不胜寒”的身世,而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表现出悄然而生的悲壮。返回舟中见一只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而去,游后入睡在梦乡中见到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更是让人感到超凡脱俗之气,一种浪漫主义的飘逸。冬天的赤壁给了苏轼另一方式的超脱,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碰撞使他又拥有了一种道家哲人的睿智和深沉。好一个苏轼!

千万别误会,在这次缥缈之游中苏轼想彰其“遗世之想”(见《三苏文范》引茅鹿生语)。非也!苏轼留恋这个世界!他被贬黄州后写给友人的书信最能表现他的心声。书信摘录: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 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苏轼写给李常的信)

虽然蒙冤遭贬,但只要有对国家、对老百姓有利的事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去做,从不在乎得失荣辱,不在乎名利。这是多么真诚的勇敢,多么洒脱的情怀。这是何等的披肝沥胆。

在感激涕零中,突然明白《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都是表达的“旷达之思”。旷达即乐观,豁达。真正的旷达之士,不是没有悲伤,而是在顺境、逆境中保持本色,在痛苦时能自我解脱,从容面对。有了旷达的境界,就不会感到心累。在《前赤壁赋》中,一个理性的苏轼在安慰委屈的苏轼,晓之以理,让他释怀,《后赤壁赋》则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苏轼在教委屈的苏轼自我慰藉的具体途径:去道家的药店去抓几剂药来疗伤吧。放松吧,疲惫的心灵,受累的心灵,虽然不能完全解脱,但从容面对吧。用淡泊名利的精神去做经世济民的事吧。超脱的苏轼用他的旷达在赤壁之上画上一个飘逸而从容的叹号。

一词两赋,由“人生如梦”的多情到“梦得道之仙”的超然,显示了苏轼以儒家济世观念为主导思想向以道家逍遥顺化为主导思想的转变过程。多情的感叹、明快的直抒胸臆及深远的意蕴含蓄构成了苏轼的赤壁人生:旷达是标杆,处之泰然是准绳。当凡夫俗子长吁短叹时,苏轼已“一蓑风雨任平生”,因为他做到了游刃有余——用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

猜你喜欢

旷达释怀赤壁赋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旷达者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 独白的秘密(连载三)
旷达者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 独白的秘密(连载二)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
旷达者
苏东坡《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