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分工下制造服务化发展的动因及趋势
2015-02-28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制造服务战略研究课题组
□文/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制造服务战略研究”课题组
全球分工下制造服务化发展的动因及趋势
□文/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制造服务战略研究”课题组
制造服务化不但依赖于制造业本身的服务化转型,即服务型制造,也依赖于相关制造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产业的跨产业深度融合。针对不同的制造业和不同的实体产品,可以有不同的服务化模式,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也需要不同的融合模式。制定我国制造服务化战略,涉及面广,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制造企业以“产品”为核心,以生产制造环节为中心,以产品售出为过程的终结。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发生了三个重大转变。其一,市场从产品短缺转向产品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制造企业为了强化市场竞争力,将战略出发点从强化企业自身转向关注消费者,从而强调产品质量及其功能,并逐渐扩展到相关服务,例如产品的升级服务、定制服务、交易服务、咨询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维修服务、回收服务等,以提高产品的整体价值和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其二,制造业通过细化分工,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逐渐形成不断延伸的制造产业链;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单纯产品的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制造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演变和提升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得不向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和下游的销售服务环节扩展,或者求助于外部日益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三,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流通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为制造产业链各环节的分离和延展,为横跨第二、三产业的产业融合和全球性布局奠定了基础。制造企业迎合这三大转变,从以“产品”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以“生产”为本到以“生产+服务”或“服务”为本,形成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趋势。
制造产业链延伸出高附加价值的服务环节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延长了传统只注重生产的制造产业链。现代的制造产业链已经表现为涵盖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元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功能升级、废品回收与再制造等环节,具有自始至终相互关联的完整产业链条。
通常可将其分为三大段落,即包括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的前端研发设计环节,原材料采购、元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的中间生产制造环节,以及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废品回收的后端销售服务环节。
生产制造环节主要依赖于由天然禀赋资源提供的原材料、动力和包括土地、劳动力及资本等为主的基本生产要素,是以一般劳动和技术工具装备为主体的直接制造环节;而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更多依赖于高级生产要素,即表现为增长的人力资本和显性或隐性知识的科学技术,是以技术(知识)为主体的非直接制造环节。
因为所依赖的生产要素不同,三大环节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也就不同;一般来说表现为高附加价值的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以及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产业链附加价值曲线。
制造业展现全球性分工
任何一家制造企业所能够掌控的生产要素,通常相对聚集在某个生产环节,并形成对其他企业的比较优势。聚焦优势环节,有选择地弱化弱势环节,甚至将其外包给其他企业,是制造企业发展的一种更为有效率的方式。若一个制造企业注重研发设计,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生产核心部件,则为技术主导模式。若一个制造企业以“销售服务”为核心,从“销售产品”到“出租产品”、“销售服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为顾客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则为销售主导模式。不论是技术主导模式还是销售主导模式都可归为服务主导模式,都是主要依赖高级生产要素,力求占据制造产业链的高附加价值环节和获取产业链高分成比例利润的模式,可统称为服务型制造。制造业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和聚焦于哪个环节,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产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如果缺少必要的资源,就难以自主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只能被动参与他人主导的产业链条,承担其中若干低价值的生产环节;只有具备了产业高端技术、人才和完备的销售服务体系,才有可能向制造业高端转变并获取高利润。是坚守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还是转向高附加价值的研发设计环节或销售服务环节,对企业来说决定着其在整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盈利水平,而对国家来说,则决定着其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布局中的地位。
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利用其掌控的生产资源和比较优势,通过深化国际产业分工,控制产业链高端的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向落后国家转移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始终占据着世界制造业的制高点,形成了当今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态势。全球汽车行业总利润仅有40%左右出自生产制造环节,其余归属服务环节。世界著名运动鞋企业耐克公司实际已经实现服务化转型,其公司总部仅包括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部门,所有制造环节几乎都外包给质量好、成本低的制鞋企业。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并不具备在生产环节有高附加价值的优势,因而只能依赖于基本生产资源,发展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以量取胜,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要想实现“制造强国”之梦,我国制造业必须“质和量”并举,逐渐从重视“量”转向更加重视“质”。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企业关注到生产模式转型问题。一些制造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从提供单纯产品向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服务价值,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和企业盈利。例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上汽集团等。即使是一些中小企业也不甘落后,开始关注制造服务化的趋势。
能否转变生产经营模式,从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向高附加价值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环节发展,直接体现制造企业和所在国制造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抢占全球制造产业链的制高点,即便可成为制造大国,也绝不会成为制造强国。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制造服务化是关乎我国制造业前途的关键,是改变全球制造业分工局面以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实现“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之路。
制造产业链分化出制造服务业
制造服务环节既可由制造商自营,也可委托和外包给其他服务企业。制造商自营是指制造企业利用内部生产性服务部门进行服务的方式,其优势在于节约交易成本且针对性更强,但需要其内部服务部门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能力。通常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研发设计工作,以及主要服务于其他企业的设备制造业的售后服务工作较多采用自营的方式;而主要面向社会的消费品产业则更多地依赖于服务外包。
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制造企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从而需要深化劳动分工和实施相关环节的专业化,以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效率。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迫使制造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他们一方面将原本企业内部的相应服务部门分化外置成独立的服务企业,另一方面则将更多的相关服务活动委托或外包给社会上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制造企业将服务业务委托或外包给其他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性服务商;尽管需要支付交易成本,但可让制造商更加专注于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获取更专业和更低成本的外部服务。尤其是一些原本缺少生产服务能力的中小制造企业更乐于将服务需求委托或外包给独立的制造服务企业。
在此过程中,某些企业集中专注于生产制造环节,对其进行专业化提升,甚至做到极致。同时大量接受委托生产(代工),同样可以形成高效率,取得较高利润。
由此,社会上逐渐发展出第三方专业的制造服务企业,整合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造服务业。这些制造服务企业不再仅仅为特定的某个制造企业服务,而是面向整个制造产业,从而得以不断聚集资源,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服务效率和扩大服务规模,也就提高了整个制造产业的制造生产效率。制造服务业日益成为制造业的重要辅助力量。
制造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
制造服务业是向产品开发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所提供各种形式服务活动的总称,既包括面向生产者及生产过程的生产性服务,也包括面向消费者及消费过程的生活性服务,其中某些要素和环境条件的提供还涉及公共服务。所以,制造服务业既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部分,也是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一部分;其面向制造业生产者和生产过程的生产性服务,具体包括技术研发和转移、产品设计、采购、物流、质量监控、设备租赁、信息技术、金融、保险、财会、法律、人力资源与人才培训,节能环保、工程设计与管理、管理咨询服务等;面向消费者和消费过程的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产品的市场分析、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形成,以及产品回收、处置和再制造服务等。
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大多数服务业都存在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活动的交叉,例如,金融服务业就既有面向企业的信贷服务,又有面向居民的储蓄服务,还有维持社会和市场稳定的公共服务性质等。制造服务业也存在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活动的交叉,因而,目前制造服务业的范畴和分类界定尚难以统一,也难以进行制造服务业的国民经济统计。
传统制造业以产品生产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从纯粹的生产部门,逐渐延伸出相关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部门;从纯粹的生产制造模式,逐渐转向制造+服务模式;从自身“大而全”的组织架构,逐渐分化,形成相对独立的制造服务业。制造业在转向服务型制造,制造服务业在寻求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制造业离不开制造服务业的辅助,制造服务业也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互补的关系。这种趋势可统一称之为制造服务化。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工业制造业仍持续增长,服务业也仍可得以快速增长,制造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服务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事实充分证明两大产业通过融合可实现更加有效的发展。尽管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分属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已不是完全分立的两大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属第二、三产业的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正在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制造业质的飞跃和制造服务业的超前发展。
制造服务化基本内涵
综上所述,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渗透,制造业产业链继续延长,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强化,进而形成地域范畴的国际化分工。这种分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原制造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等服务环节分化出去成为独立的服务企业,开始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其二是制造企业把原核心的生产制造环节外包,只保留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其三是制造企业沿着产品售后服务延伸,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甚至不销售而是租赁产品;其四是制造服务企业创新出新的服务技术和服务业态,从而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其五是衍生出一批连接制造企业和制造服务企业的中介机构。
制造业的转变不但改变了制造业自身,也改变了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越趋复杂,产业界限越趋模糊。例如,制造环节外部的原制造企业是否仍属制造业,产品由售转租的企业是否仍属制造业。尽管不同类型的制造产业和制造企业会有不同转变的表现形式,但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推动下,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业将继续快速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和多元化的局面。正是这种趋势构成了制造服务化。
制造服务化涉及两个方面。从制造业角度,制造服务化强调制造企业服务内容的强化和延伸,例如从单独产品开发和改进向应用技术研究延伸,从产品销售向租赁和售后服务延伸,包括产品实时使用情况监控,产品维护和报废回收,以至再制造等。从服务企业角度,制造服务化强调发展相关制造服务业,强调服务企业面向制造业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前端服务,如技术研发服务、产品和生产线设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等;后端服务,如市场营销服务、物流服务和售后服务等;以及提供各类中介服务,如技术转移中介、人力提供中介、金融中介和公共信息服务中介等,其中中介服务对于中小制造企业有着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
制造服务化符合全球服务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服务经济的一部分。服务经济的发展也许会造成制造业规模占GDP 比重的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减弱了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可能增加,但很大程度上源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战略转型关键阶段
尽管我国制造业现已体量庞大,但正面临几大问题。
世界金融危机使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高度重视制造业,例如,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发展战略等,并辅以强化的国际贸易保护行动,以巩固和重新掌控原本在制造业的领先优势。世界制造业已进入新一轮的国际化分工和市场划分阶段。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一大批大型企业,多是大而全类型,有研发活动但并不强,销售则是按计划实行调拨,没有市场意义上的营销。改革开放后,在全球化国际分工的大格局下,新出现了大批“三来一补”企业,主要是委托加工组装方式,缺乏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环节,核心技术专利对外依存度高(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工业产品新开发技术约70%属于外源性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率和利润率均低。
我国制造业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大军的基础之上,多年来,产业利润主要源于“人口红利”;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飙升,“人口红利”日益减少,产业利润空间逐渐收窄,导致资本吸引力日趋减弱,严重削弱制造业增长的潜力。
我国制造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制造业面临更为严厉的资源环境制约和“环保成本”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作出过重大贡献,但长期主要依赖于资源型增长,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产业特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单位GDP 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10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碳排放量都位居全球第一,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严重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不足30%;环境高风险时期已经提前来到。“十五”计划期间,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三个指标同步增长。我国既无法回避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人均GDP 为8千美元到1万美元时开始环境治理,而我国人均2千美元就已经遭遇环境危机了。
世界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规则,我国不可能将环境成本转移出去,因此,发展与治理并举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将建立覆盖全国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适时开征环境税和推行排污权交易等。
实施制造服务化战略,将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从主要从事制造产业链中附加价值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转向附加价值较高的研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发展转向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从依赖于“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转向依赖“技术红利”和“服务红利”。从而将有利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有利于制造服务业实现更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和融合发展、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实施制造服务化战略,我国制造企业可以展现多种发展模式。例如,某些企业可以在生产制造环节基础上,强化研发设计,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或者强化销售服务环节,甚至实施延伸服务,走顾客至上的道路;也有些企业可以强化前端研发设计以及后端销售服务,仅将中间生产制造环节外包,走虚拟制造的道路。反之,有些企业也可以坚守中间生产制造环节,而将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外包,走服务外包的道路;还有些企业,尤其是长期自力更生的国有大企业,仍然可以走全产业链发展的道路。但无论哪种模式,都须更加重视服务环节,更加重视与各类制造服务企业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