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派古琴的当今演绎

2015-02-27程欣

新城乡 2015年2期
关键词:抚琴古琴成都

程欣

1月8日晚7点30分,曾河的古琴课开始了。位于大慈寺旁高级写字楼46层的教室,与270度飘窗外的成都,一起随着夜色静了下来。

教室陈设简单,却又中西合璧。茶壶和咖啡机并排而放,香薰机和传统合香一同起雾。4把学员古琴围成U字形,曾河落座中央,面向学员单独抚琴,身后是教学用屏幕。他戴着眼镜,身着花灰圆领毛衣、卡其休闲裤和一双时尚的复古皮鞋,与学员用四川话聊天,与老一辈古琴家的气质大不相同。

授课中,曾河用手机播放古琴曲目,用PPT介绍《酒狂》背景故事,还教学员运用“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的方法来标注琴谱,用他自己总结的一套系统来沿袭“手艺”而并非“知识”。用他的话来说,“用这种理工科的思维来识谱,会让学习的效率提高很多”。

26岁的曾河,出生于古琴世家。父亲曾成伟,是蜀派古琴开山始祖张孔山的第六代传人,也是少有的还活跃在四川古琴圈内的老一辈琴人。目前,父子俩已开办两所古琴传习机构,面向社会教授古琴,组织交流讲座等。在他们的推广下,古琴频繁进入普罗大众的视线。

古琴之兴

古琴与成都的缘分从明清时期就已结下。据唐中六先生的《巴蜀琴艺考略》,成都与古琴相关的地名就有30多处,鼎鼎有名的有“琴台路”、“琴台故径”、“抚琴南路”、“抚琴东路”等。不远的邛崃,还能找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琴事遗址“相如琴台”,见证了一段与琴有关的爱情。就连宋时眉山的三苏一家,也常有琴声流出。清代以后,张孔山集大成,蜀派古琴真正自成体系,并在蜀中逐渐壮大。上世纪70年代,张孔山的《流水》随“旅行者1号”宇宙飞船回荡于太空,更是让蜀派古琴“洋盘”了一把。

古琴俗称七弦琴,它结构简单,仅有外形、用料和音色上的区别。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把练习琴就能满足需求,只有到了技艺纯熟的“大师级别”,才需要演奏琴。

犹如涓涓细流不曾停歇,蜀派古琴如今已发展成为普通人都能接触到的传统技艺。由于古琴技术门槛低,3个月即可入门,除了小朋友外,很多上班族也愿意去学习古琴,图的就是古琴能让他们疲惫的身心感受到放松和宁静。曾河说,现在许多学古琴的学员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比如焚香、饮茶、禅道等,古琴与此是一脉相通的。而初学古琴,可以从《秋风词》《凤求凰》《酒狂》等初级曲目入门,别有一番韵味。

成都市区现在有大大小小40多家古琴社,致力于承袭古琴这门手艺和文化,其中活跃的还开展培训、交流、雅集等活动。这些琴社几乎都是由年轻的民间力量形成,其组织者不少都师承于俞伯荪、黄明康、曾成伟等老一辈蜀派古琴代表,资历深厚,且具备四川音乐学院的正统教育背景。揣着文凭的他们,似乎更容易被社会认可。

2003年,古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邛崃举办了“中国古琴国际艺术节”。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段集体古琴表演,更令全世界的观众沉醉于古琴之美中。此后“古琴热”开始引燃、升温。成都的琴社除了老派的如曾成伟主持的锦江琴社、黄明康主持的东坡诗琴社外,其成员还分别成立了若干新琴社琴馆,呈现出“各自为政”之势。一些已经另谋出路的古琴专业学生,也重新回到古琴这一主业上来。

传授之美

2008年,年轻的古琴人吕思阳辞去了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和小伙伴们一起,创办了自己的琴社——酌云琴社。

吕思阳与曾河一样,是当下活跃在四川古琴圈内的新一代人。他梳着道士一样的发髻,说话语调平和缓慢,不怎么会用微信,给人以“老琴人”的感觉。他带学生的方法也相对传统、自成一家。他不大会用现代化的辅助工具,也不先教学生识谱,而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学习技巧、动作,用这种和古人相同的“口传心授”,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古琴之美。

试图避免“学院派”教学模式的还有曾河,“学院派的学习模式,就像工厂流水线一样,都是一个模子,弹出来的曲子也都是按照一个范本学习出来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曾河自幼跟随父学习古琴,母亲也是古琴演奏家,接受的是传统的“家学”,耳濡目染中,古琴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在家中,他与父亲以“曾老师”互称,这种“距离美”,也显示出一种古琴世家的严谨风范。现在,他把之前享用过的这份“家学”,通过系统化的整理,汇编成了教材、课件,让机构的学员更轻松、更全面地学习古琴技艺。

琴社之变

要在成都学古琴、买古琴,都绕不过琴馆琴社这一平台。但是,琴社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古琴的价格也殊异,学员需自己掂量。

“现在,古琴火起来了。有些明清时期的古琴,还不抵现在一些老师的琴贵。”吕思阳说,琴馆琴社的大量出现,大背景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升温。一些古琴的价格也成倍攀高,其中也不乏借机炒作者。然而,尽管社会上古琴研习推广比早几年更活跃了,但比起古筝、琵琶等民乐,古琴地位仍没得到广泛重视。

新一辈古琴人对微信等社交媒体保持着微妙的态度。一方面,他们看重信息的作用,利用自媒体来推广古琴;另一方面,他们并不频发推送消息,犹如他们对待古琴的态度,谨慎而严肃。

爱好古琴的人在一起,很容易找到相同的爱好,“渌山琴茶”就是把茶和古琴二者结合的例子。2014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雅安人郭磊和廖婷婷,通过网络认识了吕思阳,热衷于发扬茶文化的他们,很快爱上了古琴这门艺术。于是他们决定邀请吕思阳一起,在成都开一所结合了古琴和茶艺的工作室。这里经常聚集着热爱蒙顶山茶、蜀派古琴的年轻人,他们在此品茶抚琴,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

早年间,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蜀派古琴不像当下拥有许多展示、交流的机会。现在,全国几大流派的活跃古琴家,常常汇到一起交流,蜀派古琴渐渐博众所长,演变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蜀派古琴。只是,老一代蜀派古琴人已多步入老年,要做一线推广已显得心力不足。古琴妙音的流传,仍需各方努力。

猜你喜欢

抚琴古琴成都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穿过成都去看你
伯牙抚琴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成都
抚琴只为弹一曲错过
抚琴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