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差异锻造自我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与福建卷之现代文阅读分析

2015-02-27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学类现代文福建

关注差异锻造自我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与福建卷之现代文阅读分析

◎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 林银海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和福建卷的现代文阅读在试卷的结构、考点的设置、命题的角度、分值的安排及难度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语文备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关注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Ⅰ和福建卷的现代文阅读的差异,有针对进行现代文阅读的训练。

高考;现代文阅读;问题差异;高考策略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下称“新课标卷Ⅰ”和“福建卷”)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在试卷的结构、考点的设置、分值的安排及难度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应引起广大师生的充分重视。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

两份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都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两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9分,由3道题构成。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福建卷由3道题构成,共15分,分别按5分、4分、6分安排;新课标卷Ⅰ由4道题构成,共25分,分别按5分、6分、6分、8分安排,该阅读比福建卷多了10分。另外,选文的出处、命题的角度,两份试卷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新课标卷Ⅰ选文的篇幅大多比福建卷长,如2015年三篇现代文阅读共4100多字,比福建卷多了800余字。

二、考点的设置和能力层级

现代文阅读是考查考生分析理解、概括综合、探析文本等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拉开考生成绩档次的一个重要题型。

1.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在考查考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对文本内容及结构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做出初步的评价。”

两份试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题型的不同:福建卷是一道单选题和两道简答题,新课标卷Ⅰ三道都是单选题。从命题角度看,虽然能力层级基本相似,但考点却有很大的差别,具体如下:

从考点和命题形式上看,第2、3题完全不同,福建卷考理解句子含意和分析文章结构,采用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新课标卷Ⅰ两题都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采用单选题的形式,侧重对考生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考查。

从文本选材的出处上看,近几年的福建卷紧跟时代步伐,从时新的报刊、报纸上选取具有时代气息的通识性文章进行命题,如15年是摘编自201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的《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14年是摘编自2013年10月28日《学习时报》的《阅历与读书》,13年是摘编自《啄木鸟》的《时尚浅说》等。考生对此类文章的内容相对比较熟悉,因而对文本的解读就显得相对容易,答题时就较得心应手。

新课标卷Ⅰ选材范围较大,内容涉及面较广,常常选取一些具有一定专业性、学术性和历史厚重的文章,如2015年是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2014年是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谈有关悲剧的审美价值,2013年是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等。这些文章历史性、专业性、学术性较强,考生对这方面知识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又加上文章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考生对文本的理解顿觉茫然无序,对选项的判断更是手足无措。

2.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

性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是考生解读文本的重中之重,也是阅读的重点、难点。

从文本的文体选择看,2013—2015年两份试卷有较大的不同。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福建卷三年选择的都是散文(2013年是王剑冰的《瓦》,2014年是农人的《祖屋》,2015年是邓琴的《纸上故乡》);新课标卷Ⅰ选择的都是小说(2013年是[阿根廷]莱·巴尔莱塔的《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2014年是叶紫的《古渡头》,2015年是李德霞的《马兰花》)。又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福建卷每年选择的体裁都不一样(2013年是人物传记《那一种遥远的幽默》,2014年是通讯《九天神眼》,2015年是科普文《说不尽的萤火虫》);新课标卷Ⅰ相对稳定,选择的都是人物传记(2013年《“飞虎将军”陈纳德》,2014年《科学巨人玻尔》,2015年《朱东润自传》)。

从命题方式、考点和能力层级的安排上,2015年的两份试卷不管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有比较大的不同:

文学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不管是考点的设置还是能力层级的安排,两份试卷都有较为明显的车别。下面以两份试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为例做个比较:

①选择题的题干要求和赋分不同。选择题都是五选二,但新课标卷Ⅰ不是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两项”,而是选择“最恰当的两项”,在具体评分时却有三个选项可以得分,即根据各个选项的难易程度或概括、分析的范围大小(全文、局部、细节)分别给以3分、2分、1分,错误项0分。而福建卷是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两项”,答案有且只有两项是“正确”或“不正确”,如果只选对其中一项则可得3分。

②主观题的命题意图不同。命题意图是指命题者命制某一题目所要达到的考查目标。福建卷重视文本考查,注重“以文解文”,强调考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和深度解读;新课标卷Ⅰ重视文体考查,注重拓展联系,试卷中的文本只是考查文体要素的一个载体,即借助试卷文本的内容灵活考查所选的文本体裁的特点及其要素,从而检测考生学以致用的运用能力。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

13.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14.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福建卷)

这两道题都需要考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并从文本中概括出相应的内容进行回答,答案提取的依据、要点都在文本内。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新课标卷Ⅰ11题)

三道题分别考查了小说的线索、人物形象、主题等,小说的几大要素通过《马兰花》这一文本载体进行考查,侧重检测考生的知识迁移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除了解读试卷中的文本外,还得理解、掌握小说这一体裁的有关知识。

③主观题的题干设置不同。福建卷对主观题的题干设置较为笼统,如上面所举的13题、14题,每道题只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要求考生对文本进行归纳、概述或结合文本分析;新课标卷Ⅰ则出现大题之下的小题化,每道题基本都由两个小问题组成,问题由易到难,层次性较强,能较好地体现考生不同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拉开考生的档次。

④选考题的难度值不同。选考题的难度值是否相当,体现了试卷是否公正公平。福建卷对选考考题难易的设置虽有点偏差,但基本是相当的,而新课标卷Ⅰ实用类文本的题干设置、答案概括不直接,难度明显比文学类文本大,出现了不等值的现象。

三、备考策略

通过上面的比较,在试卷结构、命题思路、考点设置、分值安排等方面,福建卷与新课标卷Ⅰ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难度值上也存在差异,那么,我们应如何未

雨绸缪,积极备考呢?

1.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试卷是由阅读和写作构成的,也就是说,语文考查的根本是阅读和写作。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是否丰富,视野是否开阔,也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强调学生多看、多读、多背,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的阅读能力与应用能力。“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关注差异,有针对地训练。

两份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其命题特点,掌握其命题规律及解题思路,当面对新题型时能够成竹在胸。如论述类文本阅读,仔细研究便可发现,三道单选题有两道是从局部内容进行设题,一道是从整体进行概括或分析。一般来说,第1题考查理解概念、语句。第2题考查理解文章含意,辨别、筛选、综合信息。第3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作者观点、推断新的结论,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其次,加强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在训练——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规范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几年来新课标卷Ⅰ的命题方式基本是一致的,那么,教学中在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应该注重文章体裁及其要素在具体文本中的运用与训练,提高文体意识。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文学类现代文福建
那个梦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文学类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