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研究

2015-02-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导游课程标准

田 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研究

田 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强调职业教育中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对于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就本校以及当地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的必要性,提出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实现旅游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的路径思考。

旅游专业 课程标准 职业资格标准 融通

一、绪论

(一)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再到现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无论怎样的表述,都强调了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决定更是强调了办好现代职业教育首先要考虑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要和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要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要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要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要和终身学习对接。

当前,我国正处于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衷,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人才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概念

关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国外的众多学者和机构给出了多种解释。国内关于课程标准的解释,是崔允漷教授综合了各种观点,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而提出的。他认为: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它是国家(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动作。课程标准是在一定层面上制订的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的一种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高职的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描述,是高职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根据高职的教育目标,以及职业性、社会性的特点,高职课程标准可以理解为:(1)它规定了某一门类或某一领域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2)它是高职类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3)它体现了多个利益主体(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学校层面)对当代“职业人”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要求;(4)它是高职类课程管理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它具体规定了某专业领域的高职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5)它提供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在这样的理解下,高职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某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也包括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职业资格是对个人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既包括从业资格也包括执业资格。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

二、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研究的必要性

(一)现有研究深度不够

根据调查了解,国外关于职业教育“双证融通”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比如世界典型的四大职教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和北美的CBE,给我国的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借鉴和参考。除此以外,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把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合二为一。韩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按职业群分析法、职务分析法及专业特性开发。并要求融入产业现场的高新技术内容。但是还停留在某些学科和专业的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融通的理论前提上,并没有涉及到旅游相关的专业。

在我国,从2004年至2014年十年间,国家一直积极提倡职业院校中的课程组成要素与职业标准进行衔接、沟通,并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国内对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研究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仍未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如何更为有效地实现“双证融通”。另外,对于旅游专业的课证融通的研究尚不充分,大多围绕课程体系。如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吕函霏所写《高职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顾菁《谈基于行业调研的“课岗证对接”课程体系构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刘雪梅《职业导向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开发》,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吴剑豪《基于“课证融通”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还有是关于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如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段颖的《论导游资格考试制度与旅游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关于导游资格考试与旅游职业教育关系问题的思考》,湖南省劳动人事学校易红兵《旅游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合模式的探讨》。这些都未能深入到旅游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的具体措施。

(二)市场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大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提出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公民的旅游需求不断提升,对导游人员的数量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对所在的江苏省以及泰州市的旅游人才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旅游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缺乏。

根据全国各大人才市场的信息,从旅游行业来看,江苏近二十年来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国内旅游人数一直在全国前四位,旅游市场的红火,与旅游行业合格人才的匮乏一直是一对矛盾。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的泰州存在着同样的情况,“十二五”期间,旅游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业总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相对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来说,专业旅游人才显得十分紧缺。尤其是地接导游和景点导游人才缺口很大,与本市旅游发展的未来规划相差甚远。另外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行业对人才知识和素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也从原先的观光旅游逐渐过渡为以休闲享受、体验度假、文化寻根等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状态。这就需要导游人员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有更高的服务水平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三)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供给不足

虽然从全省的旅游人才培养来看,全省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共计116所(其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旅游院校58所,中等旅游职业学校62所),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近二十个专业,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证。但从旅游行业的实际来看,旅游从业人员呈现非专业化现象,旅游专业人才供应不足态势明显,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缺少既懂理论又懂技能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这远远满足不了江苏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泰州旅游业不断发展,也呈现旅游从业人员流动性加强以及旅游专业人才供应不足的现象。从泰州现有的3家开设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调查了解到,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导游考试的人数在50%左右,但考试通过率近三年平均为20%,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为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参加导游考试并取得导游证的同学毕业后又未必从事旅游工作。加之,自2013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对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规定,其强调学生必须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并获得导游证,是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条件,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入旅游行业实习和工作的门槛,这就导致虽然有兴趣但没有参加考试以及没考到导游证的同学无法上岗。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的意义在于使课程的教学更符合职业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掌握某项职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技能,从而实现高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很多学校都重视并实施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标准建设中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某些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性和针对性,开设的课程与旅游管理的实际工作任务联系不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地方经济脱节。一味追求课程内容的难度而忽略了职业教育理念。甚至由于培养目标的过宽或过窄,导致课程体系要么庞杂无序要么单一局限。

2.各门课程的标准制订随意性大。课程的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课程的内容只是由教师本人根据教材内容来制订,缺乏行业企业等多方的参与,没有打破知识性的结构框架,与职业性、应用性不符;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以传统的试卷考核为主,评价主体单一。

课程的开发建设应该是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开展的,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就应该了解课程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职业资格标准理解把握中的问题

首先,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定位不准;另外,误将导游资格考试的考核标准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所面向的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资格标准的概念来看,职业资格标准就是从事某一职业或岗位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意味着不仅要获得导游资格证书,具备从事导游工作的资格,还要获得导游证,也就是具备导游工作的能力,能实际地应用。同时考虑导游职业间迁移和可持续发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应该是国家制订的《导游职业等级标准》中关于初级和中级导游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三)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中的问题

在实际中,针对导游资格考试而调整课程安排是许多高职院校改革的普遍做法。但是有的过分夸大了职业资格考证的重要性,单纯追求考证的通过率,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的是完全以考试课程为主,加大课时量,而其他课程为副,整个课程体系发生了倾斜;有的是仅在考试科目的课程中选用了考试用的四本教材,并在教学中按照考试大纲进行应试的教学,认为课程标准就是考试大纲,职业资格标准就是几门课程大纲的总和;有的虽然重视了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却忽视了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四)学生整体素质的问题

学生的参与度、配合度不高,课程改革难以推进。高职学生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的不足,再加上近几年由于招生形势的影响,有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采取了注册入学的招生方式。这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另外还有思想懒惰、自觉性差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对专业的认知模糊,对学习结果无所谓,逃避上课甚至逃避考试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导游资格这样含金量较高、但难度较大的考试采取了逃避和观望的态度,也有部分同学虽然报名参加了考试,受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而出现畏难情绪,导致临阵脱逃。教学改革推进难度大。

四、旅游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的路径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旅游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是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职业岗位的职业标准,旅游专业的课程标准即根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确定的课程体系和各门课程的标准。具体的实施路径为: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旅游专业针对当前行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展对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深入调研,并对毕业生的进行回访,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根据调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首岗主要是旅行社导游、景区讲解员以及旅游服务接待人员;毕业3-5年后,可以发展成旅行社计调、外联、以及景区主管;毕业5-10年,可以发展为部门经理。

(二)根据职业岗位与任务能力分析,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递进关系按专业基础课程——就业导向课程——职业发展课程的先后顺序来确定课程体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需求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概论”、“旅游政策法规”、“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礼仪”、“商务沟通”、“团队合作”,并增设“泰州地方文化”,目的为学生从事地接导游工作打下基础。就业导向课程开设:“导游服务技能”、“景区服务”、针对就业岗位将原有的“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调整为实际应用的“旅行社计调业务”和“旅行社外联业务”,并增设“模拟导游”,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发展课程开设“旅游英语会话”“旅游营销学”“客源国概况”为学生职业升迁服务,并针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增设“会展旅游”课程,拓宽就业面。其中“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旅游政策法规”为导游资格考试必考科目。

(三)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确定课程的教学标准。

课程授课之前,教师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和岗位的特点,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先进的、实用的教材并安排课程的内容。与导游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选择考证用书,帮助同学学习和复习,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和考核的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注意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部分课程比如《泰州地方文化》由教师根据当地情况收集整理资料,组织编写教材;《模拟导游》《计调业务》《外联业务》这类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结合企业真实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并自行编写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前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现场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法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带团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此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得到提升和巩固。针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摒弃一贯地只以试卷来评价的形式,用调查报告、PPT汇报、技能考核等多元的考核方式来强调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素质,同时引入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作为学生学习和考核的参照,帮助学生在实习和就业中实现零距离对接。针对导游资格考证的课程还强调考证标准,用真题模拟、现场实境体验来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核。

(四)整合学校、政府、企业资源,推进旅游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多项政策规定,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发展和强调职业教育。旅游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还是一项空白,而旅游专业承担着对社会导游人员的输送和培养的责任。针对泰州市导游考试通过率不高,三所职业院校学生考试情况不理想的现状,在旅游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整合三所院校的师资、课程资源,并联系当地优秀的旅行社和景区,共同建设旅游专业的教学资源库,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使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同步,为在校学生的学习考试,社会人员考证、导游人员的培训管理提供帮助,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政府多方受益的目的。

[1]段颖.关于导游资格考试与旅游职业教育关系问题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0(2).

[2]车秀英.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11).

[3]魏巍.导游员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李蓝蓝.关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5(1).

[5]周丽芝,李天霞,杨迪.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1).

田力,女,1981—2,江苏泰州,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旅游管理,酒店管理,225300,硕士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导游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网约导游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英语导游资格考试”目标引领下的“导游英语”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