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5-02-27薛志梅

新课程 2015年9期
关键词:长方体线段多媒体

薛志梅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到发展。学生是知识的自我构建者,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独特的心理认知和经验走进课堂。现代教育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相联系,展示数学的魅力,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生活中的数学

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高质量地发挥教育教学过程的条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会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思维与活动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从而产生浓厚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制作多媒体课件。优秀的课件能够对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丰富的教学课件在教学时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利用Flash制作了长方体的展开过程。学生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先打开与“前面”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左面”“右面”“下面”“后面”慢慢展开,都与“前面”在同一平面内,最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长方体的六个面。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三组图形,即“两个前面、两个侧面、两个上面”。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了长方体的表面是由几部分组成,很快明白如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运用多媒体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巧妙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感受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领略奇妙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数学,达到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目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感受数学中的“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堂要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突出实际操作的过程,积极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比较,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捕捉数学信息,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性,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在教学“认识线段”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线段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拍摄了“公路上画线机画斑马线”的情景和“木工师傅用弹线盒画线”的视频,并插入教学用的PPT中,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生活中线段无处不在,然后再让学生在身边寻找线段,这时我把学生寻找到的线段拍摄下来,通过多媒体直接投影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线段就在我们身边。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发挥着作用。它那声情并茂、水乳交融的效果对创设数学课堂情境起到巨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课堂教学散发出夺目的光彩。教师要改变思路,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拓展数学教学空间,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更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常规教学打开了大门,能吸引更多的教师越过技术门槛加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列中,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李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猜你喜欢

长方体线段多媒体
拆拼长方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拆拼长方体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抓不变量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