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2015-02-27杨志强

关键词:机能耐力体能训练

杨志强

(山西省大同体育运动学校 山西大同 037005)

浅谈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杨志强

(山西省大同体育运动学校 山西大同 037005)

蹦床运动被誉为"空中芭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体能训练项目,虽然我国的蹦床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但运动员的体能却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加强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本文详细阐述了蹦床运动员的体能结构、体能获得途径、体能的特征及训练方法等,从而提高我国青少年蹦床运动员的体能素质。

蹦床 体能训练 方法

蹦床运动被誉为“空中芭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体能训练项目。蹦床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或是比赛的负荷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抗疲劳的能力。蹦床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形态,体现蹦床运动项目美的性质,而且需要运动员具有高超的机能水平和综合竞技能力,达到较高的体能水平,适应不断变更的规则及难度动作发展的要求。以下从多方面详细分析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一、运动员的体能结构

蹦床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蹦床运动员提出了更全面、更严格、更符合专项化的体能训练要求。良好的体能训练作为队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是现代竞技体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蹦床运动员的体能结构反映了蹦床运动员体能系统的内部关系,而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实际上就是蹦床运动员形态结构、机能和代谢状况的综合表现,反映了蹦床运动员的整体运动机能。同时,运动素质的发展反过来有对运动员的体能结构和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体能的四个构成因素中,运动素质与身体形态是体能的外部表现,生理机能是体能的内在基础,心理能力则是上述三个指标的衍生体。

二、运动员体能获得途径

从体能获得途径来看,体能有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两种途径。生理学研究表明: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力量和速度水平。因此,科学的选材和正确的结合自身的遗传特征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另外,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可能是肌肉的体积增大,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募集运动单位的机能能力,使力量素质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速度训练可以发现,能明显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对无氧阈和有氧阈的研究也发现,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无氧阈值则受训练影响较大。

三、运动员的体能特点

1.体能的不均衡性

肌肉活动是依靠有机体的能量供应保证的。由于身体的功能系统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必然会产生能量供给的波动性。另外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体能变化周期,因此,教练训练计划的制定、手段方法的选择应以整体队员为单位。每个运动员的最佳体能周期不同,在训练中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对运动员的状态进行调整,使运动员的训练达到整体最佳。

2.体能的综合性

运动员训练中的体能表现是受综合因素影响的,运动员保持长时间训练不仅与有氧耐力有关,还与运动员的肌肉耐力、恢复耐力和意志力有很大关系。此外,蹦床运动员的体能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能量供应系统影响,恢复手段、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影响等,解决运动员的体能问题必须从这些因素出发,不仅要解决肌肉耐力问题,还要详细分析产生问题的因素,从综合调整入手。

3.体能的时间局限性

运动员的最佳体能水平只能保持相应的时间,这就提现了体能的时间局限性。蹦床运动员体能产生的过程也是运动员有机体的应激和适应过程,通过短期体能强化训练,刺激运动员机体产生急性适应性反应,通过专项强化训练所获的体能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是因为这种适应性反应是通过高强度的专项负荷产生的,是以超量恢复为其表现特征,并不建立在各种器官、系统的肥大变异的基础上,即生物学的形态改造上,这就导致体能存在着时间局限性。另外,体能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4.体能的实用性

蹦床运动属于通常对抗性项目。比赛中双方队员始终是在制约与反制约之间进行面对面的较量。这种对抗性体现在身体的直接接触,攻守技战术的制约,心理和智力的对抗,要求运动员能在对抗的过程中,保持“力”的运用恰当、头脑清醒、动作合理、有效的制约对方。

四、蹦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心理素质训练

随着世界大赛的激烈竞争,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意志的培养是建立在运动员良好体能发展的基础之上,身体训练是改善和提高人体运动机能,逐步达到专项成绩目标要求极其艰苦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影响是极其深刻的。通过身体训练反复、多次的向身体运动极限的冲击,克服生理障碍,磨炼出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2.蹦床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同,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任务和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要进行综合考虑。由于青少年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掌握耐力训练的强度至关重要。因此,在对青少年蹦床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经常组织一些耐力训练,这样才有利于蹦床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耐力的迅速提高。常用的有持续负荷法、重复训练法、高原训练。

3.蹦床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力量练习要与发展柔韧性、灵活性结合起来,多做伸展肢体的练习和体操练习,不宜采用较大的负荷练习,一般要求用最大速度完成40%一60%强度的练习。青少年时期不宜进行大重量杠铃练习,长期的大重量负荷练习,会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脊柱的正常发育,导致脊柱的缓冲作用下降,影响脊柱的弹性和灵活性。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要重视练习方法和手段的!择。

总之,蹦床运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体能训练项目,虽然我国的蹦床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但运动员的体能却处于劣势。因此,为了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体能素质,必须加强蹦床运动训练,要掌握好其中的训练方法及技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能力。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马雪田等.现代蹦床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延丽,赵艳成,姜宝华,等.蹦床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97-196.

[4]刘丹.蹦床体能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卓贤麟,陈峰.蹦床运动的体能特点与技术动作训练规律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机能耐力体能训练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