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5-02-27兰彦雷
兰彦雷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河北衡水 053000)
高中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兰彦雷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河北衡水 053000)
近年来,中华经典诵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的认同。但是,各学校对经典诵读的理解却深浅不一,尤其是小学和高中的开展情况悬殊。
有报纸称:在全国的许多中小学校,“四书五经”又重新走进课堂,成为一门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的必修课程。广州市的“五一”小学等学校,早在1998年就试行“读经”。全国共计约有100万孩子加入了“读经”行列。[6]还有消息说,山东曲阜办起了“诵经”班,挑选入学儿童中的聪慧者,进行专门教育,执教者是国学功底深厚的七八十岁的老先生……据笔者了解当前各中小学校大力推广经典诵读活动,尤其是小学,由学校牵头,家长配合,在各小学中形成了诵读古诗文的浓厚风气和良好习惯。
当经典诵读在小学校园里大力推广之时,我们不妨再看看高中开展的如何。
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现象很少,开设经典诵读课程更是不多见。学校的日常课程主要还是以语文常态课为主。关于经典诵读的教育内容是否能进入语文课堂,主要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在课堂上注入,因此经典诵读在课程设置上尚需完善。
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入选教材的经典篇目并未当成真正的经典来教学。他们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字音、字词、翻译和如何有效地将重点句式转换为现代汉语等方面。而经典诵读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价值才是其精华所在,高中语文教育却恰恰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诵读及内涵精神的体悟。
学生学习态度上,学生们不喜欢语文课上的文言部分,他们说很无聊、枯燥无味、听不懂、没兴趣等等,背诵下来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做几道数学题呢。本该生动的语文课变得如此乏味。当问到有没有必要学习经典作品时,大部分同学表示没必要,小部分认为有必要但没时间,少数认为很有必要。但这种程式化、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让许多学生感到厌烦,甚至产生漠视和抵触的心理。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方面的缺失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必须找出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什么小学开展的如此“热”,高中却这般“冷”呢。造成高中语文开展经典诵读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具体分析。
一、高考的压力
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升学的压力迫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围绕高考转,将成绩作为对学生、教师评价的主导指标。
1.高考对学生的压力
首先,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心理时期,这是一个心理上从懵懂过度到成熟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尊心增强,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们为了能够金榜题名,总是埋头苦读,每天都在沉闷紧张中生活,这样就束缚了他们的心灵,压抑了他们的个性,使他们乐意于隐藏内在渴望而选择默默的竞争。诵读经典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其次,当代的学生,处于一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们被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压力所影响,他们不得不为了分数,为了考一个好的学校,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做题上了。学生埋头苦读英语,或是热衷于对政史地的背诵,或是陷入数理化的题海中不可自拔。总之,从早到晚的学习是忙忙碌碌,却很难见到学生拿着语文课本或是与之相关的书认真看,更别提诵读了。最后,随着全球的网络化,网络文化的全面渗透和挑战,互联网对现有的各种观念产生了许多影响和冲击。如许多学生认为虚拟空间里没有讲诚信的必要,民族意识的淡薄,圣贤教诲的淡忘等等这些都对经典诵读的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因素。
2.高考对学校的压力
学校在课时安排上,我们会发现在高中阶段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少之又少。更有甚者,一些学校认为语文提高学生高考总分效果甚微,因此,挤占语文课的现象也时有存在。早读时间基本被英语占有。其次,学校不为经典诵读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
3.高考对教师的压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7]但目前很多语文教师,由于考试的压力,只注重自身业务能力、业务素质的提高,忽视了自身整体素养的提升,教师根据考点的要求进行教学,把经典诵读与文言文教学同等对待,把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投在文言字词的梳理、文言句式和翻译上,而忽略了文章的真正精华所在。
二、教学资源单一
中华传统经典博大精深,书目众多,语文教材只是其中一种。语文教师在引导经典诵读时,如果只局限于现有的语文教材,那么会使得经典诵读显得单一。语文课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海纳百川,和学生一起探讨天南海北。教学中应该利用多媒体,这样声情并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把文言文篇目的教学只局限在课堂,只局限在语文教材和黑板,那么学生的思想也会受局限,又何谈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呢。
三、家庭教育缺失
现在的家庭教育往往将目光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上,将成绩放在首位,很多父母很早就为子女安排好未来的升学和教育,而忽视成绩以外的素质培养。其次,大部分家长对经典诵读知之甚少,对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灌输和有效的引导。当今社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因工作繁忙,父母无暇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另一种是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整天让孩子忙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单单注重智育的培养,忽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教育,更别说经典诵读教育了。[8]总之,家庭中缺乏经典诵读的氛围。
[1]王君.以经典阅读为纲,建设学生高品位的阅读生活[J].语文教学通讯,2008,2:6~7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8
[3]戴微.中学语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15~20